关于教育为何就是教育

2018-12-18 01:30袁萍萍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9期
关键词:教育教师学生

袁萍萍

摘 要 当今社会,教育究竟是什么以及该如何定义这一问题已引起人们广泛思考,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涉及当代教育的成败,结合当前教育疾病,从教育的构成要素以及教育的根源、教育的本质出发探析得知教育就是教育。

关键词 教育 教师 学生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教育究竟是什么?它该如何定义?这个问题引发人们思考的同时,我们不由得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每个人对这个问题都有发言权。作为父母,他们对孩子的教育细微到一针一线,可谓“润物细无声”。作为教师,他们对学生的教育渗透到一问一答,可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学者,他们对教育的定义更是追踪溯源,颇有“树一宗,学百家,求创新”的风范,但教育真正是什么呢,它是否真如数学题一样需要一个标准的答案呢,其实不完全是这样。

1直面实事:教育本身

胡塞尔在《逻辑研究》第二卷引论中指出: "我们对逻辑学所提出的规律的意义,对概念、判断、真理等等及其各种划分做初步反思时,我们决不会仅仅满足于单纯的语词,即对语词单纯的象征性理解。那么产生于遥远、含糊和非本真直观中的含义对我们来说是远不够的,我们要回到“实事本身上去。”所以我们谈到教育,就得回到教育这一事实本身。研究教育,教育的构成要素是必过的坎,所以我们对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统这三要素的理解,对“何为教育”这一问题的认识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教育中的成人学生。教育,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者,并且教育者主要是指学校中的教师和其教育工作人员。

《语文建设》 2013年第1期中有一篇文章,其录了一节公开课结束后的一个片段:主持人:你希望老师怎样上语文课?学生:希望老师能让我们自己读书、自己思考,不喜欢老师讲我们听。学生的话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教育的本质问题本就是人的发展问题。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征,教育之所以为教育,全赖乎于此。尽管在新课程提倡“学生为主体”这一时代背景下,一些教师仍旧忽略了教育这一本质特点,如一位青年教师上《烛之武退秦师》时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四个问题都没有说清楚,并在学生满脸疑惑想继续问下去时示意学生坐下,这就是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表现,而不敢放手的重要原因就是害怕学生思维活跃,超过了自己的预设,致使自己无法掌握课堂。从何谈起培养人是教育的立足点,是教育价值的根本所在,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呢?甚至让我们从何谈起教育呢?做教师易,做教育者难。陶行知先生说得好:“要做孩子的先生,先要做孩子的学生。”若教师只是将受教育者当作道具,将课当成舜台,那就是假教育。而教育中介系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与互动的纽带,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试想,若教师没有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者,没有使学生成为有意义的受教育者,那我们谈教育中介系统也无多大意义,谈教育更是“索然无味”。

2追根溯源:教育背后

在探求事物的本源上,西方哲学一直遵循着古希腊的传统,认为事物的根源不在其本身而在其背后,故我们唯有不断从问题出发进行归纳总结。从教育目的看,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在目前的教育方针中有鲜明体现: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从此段话中,可看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所在即社会主义的方向是对人才性质的要求,而一些学者认为“教育是社会的产物”、“教育是政治的产物”,这些都是对这段话的过度解释。叶澜老师在《新基础教育》一书中提到,我们过去的教育的弊端,就是“大量养成以被动接受现成知识,以适应、服从、执行他人思想与意志为基本生存方式的人,缺乏创造精神与能力的人”。 而对这种教育的校正与超越,则是“人的主动发展“,唯有采取主动方式去参与活动并形成积极的关系,在活动中实现自我发展的人,是能在当今社会实现其生命价值的人和创造幸福的人生的人。

如我国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 (2011年版)极其强调作为学习者本身的价值,其中“主动”一词出现12次,“自己”一词出现了45次,可见课堂逐渐从专统的“师本课堂”,转向“生本课堂”,语文老师愈来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江苏省扬州中学戴老师在上《想念地坛》 这一课时,她非常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需力。课上她组织学生一起思考、一起讨论、一起研读文本,使得学生在深刻领悟史铁生的人生态度这一基础上,对自己的生命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这堂课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也将语文的“人文性”贯穿其中,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当然,在教育过程中不能为了达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课程目标而忽略了教育的根源是人。一些教师原本的出发点是好的即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却忽略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从而在课堂上问一些高于或低于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并鼓励他们展开讨论,尽管课堂热热闹闹,学生讨论得面红耳赤,但问题的结果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意义是什么,他们都不得而知。这种“伪讨论”、“伪合作”的教也是对教育的过度理解,是一种忽略了根源、架空了根基的“伪教育。所以,教育是真心诚意为人服务的,而人主动发展后又试图将所学知识、所得经验教育给下一代代,故为人服务之根本还是为教育服务。教育本身就是这个样子,它不是被某个词汇,术语或概念所规定的,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情况,而是教育本身就是教育。

3事实本质:教育就是教育

教育究竟该如何着力,我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不单单是身体,心智水平更为重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坚持教育的本质,从教育根源出发,以阅读教学为例,有的学生能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文本,从而把握文章的主题以及内函,而有的学生只能读懂文本的表层意思,不能理解其背后的深层含义,此时教师万不可以同样的要求、统一的进度来要求这些不同的学主,应做到耐心对待,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这才是对教育最忠诚的态度。

倘若非得就“教育是什么“说出一个所以然来,我非常赞同张楚廷先生的回答,那就是“教育就是教育“,颇具真实自有万钧之力的气势,而且, "教育就是教育”绝对不是一个伪命题,尽管这一回答非常简单且万能,但它至少说明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理念即从教育的自身来阐明、解释教育,张先生以独特的视角再结合自身的体验回答了教育的本源意义,这是对当今社会纷纷质疑教育并认为“教育是无用的”最有力的回答,而他也主张人们就该问题没有必要做进一步的展开,并沿此走下去,因为我们与其多说教育,不如多思考、多领悟、多体验、多践行,以“不忘初心”的态度将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教育弄得尽可能明白、清楚一点,这样才能方得始终。

参考文献

[1] 胡塞尔.逻辑研究[M].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2] 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薛晓阳.教育原理与策略[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

[4] 叶澜.新基础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教育教师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学生写话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