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艳兵
英国当代著名诗人、小说家、教育家T.S.艾略特在《现代教育与古典文学》一文中写道:“如果今日教育似乎在退化,如果教育似乎日益混乱和毫无意义,那首先是因为我们没有固定的和令人满意的社会结构,也因为我们对于我们所向往的社会具有既模糊又不一致的意见。教育这个题目不能在真空中讨论:教育的问题又提出了其他各方面的问题,社会的、经济的、财政的、政治的,等等。和教育相关的问题甚至于牵涉到比这些还要更根本的问题:想要弄清楚在教育领域中我们的需要是什么,必须先弄清楚我们总的需要是什么,我们必须从我们的人生观中引出我们的教育理论。”[1]今天,我们的教育业似乎也出现了问题,但是,这绝不单单是教育出了问题,它与“社会的、经济的、财政的、政治的”问题密切相关,说到底,恐怕是我们的人生观出了问题。就大学教育而言,人生观的问题或者与我们的大学精神有些关联,而大学精神的塑造和建立多少与班主任制度有些关联。这里,我想以个人为例证,说说大学精神与班主任职责之间的关系问题。
说来话长,1987年我从湘潭大学硕士毕业后来到青岛大学任教,屈指一数,那已是“故园三十一年前”了。两年后我当了一任班主任,这就是青岛大学1989届中外文秘本科生的班主任。这是我第一次当班主任,也是我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当班主任。如今将近三十年的时间过去了,虽然断断续续离开青岛多年,天津、北京,辗转多地,但仍与这个班的学生有联系。他们的名字我大多能熟记于心,一个个鲜活的面庞也常浮现于眼前。于是,总想就我这一生中绝无仅有的班主任工作说点什么、写点什么。
担任班主任之前,我并不明白什么是班主任,什么是好的班主任,如何才能做一个好班主任。但我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我知道自己希望成为怎样的人,而他们各自亦都有自己的希望。我想起1925年陈寅恪先生在清华园王国维墓碑上的题词“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我想这就是大学之精神。而大学之精神應该体现在每一个大学生身上,作为大学班主任,这自然应该是他最关切、最需要做的事情。
“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自然不是“教”出来的,更不是“管”出来的,甚至都不是“培养”出来的。康德认为,教育主要的目的就在于教会人们思考。“大学教师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和教会独立思考。后者当然比前者更重要:知识是可以获得的东西,而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却不是那么容易学到的。”[2]当代欧洲杰出的数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1861—1947)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写道:“教育是教人们掌握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这是一种很难传授的艺术。你可以肯定,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有人写出一本具有真正教育价值的教科书,就会有某位批评家说这本教材很难用。这种教材当然不容易教。倘若容易,就应该将它付之一炬,因为它不可能有教育的价值。”[3]我以为这种自由精神和独立人格应该是熏陶、引导、启发出来的,在这一过程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自然不敢奢望自己成为学生的榜样,但我的所作所为应该尽可能吻合或者接近我所追求的“大学之精神”,至少不是与之背道而驰。
1989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大,对外经贸的迅猛发展,青岛大学中文系领导与老师在经过反复酝酿讨论后决定开设“中外文秘”专业,并招收了第一届学生(遗憾的是,这个专业似乎有些不伦不类,第二年便停止招生了)。于是30名优秀学生从全省(当时的青岛大学主要在山东省招生)各地齐聚青岛大学,开始了他们“也有风雨也有云”的四年大学生活。我被指派为他们的班主任,也开始了我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主任”的生活。
夜深人静,我依稀记得自己在灯光下,一边翻阅着学生的档案、简历,一边思考着如何当班主任。我想第一步是选出临时班干部,在同学们相互之间还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选举是不可能的,但又不能没有班干部,这大概是班主任首先要做的、最重要的一项工作。这项工作一旦完成,学生便可以自我管理了,班主任就可以“无所为”,而同学们则可以“大有作为”了。这应当是符合我的班主任理念和精神的。然而,不久问题就出现了: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兴趣,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兴趣去发展;同学中间有上课迟到的、早退的、逃课的,考试有舞弊的,甚至有班干部率先“作为”。有的同学在寝室里私用电器,有的同学则在班里公然恋爱,有的同学私自爬山登峰,有的同学三五结伴下海游泳。这其中的惊险与危险无须他人言说。自由过头了,就可能成为无政府主义、为所欲为,但我们不能因为可能过头的自由干脆限制或剥夺自由;独立过头了,就可能演变为孤立、孤独、孤傲和孤僻,不屑与任何他人来往,但我们不能因为可能过头的独立而削弱或取消独立。“自由精神与独立人格”的塑形也需要付出代价。因此班里出现的种种问题除了让我变得更为惊醒和细心外,并未令我改变初衷。
四年之后这个班的同学毕业了,从商、从政或为学,同学们各有选择,各奔东西。以后依稀听说有人辞去了公职,有人离开了公司,有人考上研究生又退学了,有些人则仍在坚持。他们走出校门后还在选择,他们不愿意将就,不愿意放弃自我,他们不断地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他们面前有了更多选择的机遇,因为他们拥有了更多的自由。自由意味着选择,选择意味着责任。记得毕业前夕,有学生非常诚恳地来请我帮助他做出选择:是去报考研究生呢,还是尽快找一个不错的单位开始工作?毕业后是去文化学术单位呢,还是去某个外贸单位?他既想继续深造,研究学问,又想尽快工作赚钱,活得潇洒;他既想去一个专业对口、品位不俗的单位施展自己的所学和才华,又想去一个效益好、收入颇丰的单位以获得更多的实利。这使我想起了巴尔扎克《高老头》中的那个年轻大学生拉斯蒂涅。“他是那种因家境贫寒而不得不用功的青年,从小就懂得父母的期望,自己在那里打点美妙的前程,考察学业的影响,把学科迎合社会未来的动向,以便捷足先登,榨取社会。”然而,身处巴黎这个欲望的海洋,他“在汪洋大海中间,既不知向哪个方向驶去,也不知把帆挂成怎样的角度”。[4]拉斯蒂涅面临艰难的选择,正如今天的学子也面临多重选择一样。那么,哪一种选择正确呢?我想这里没有绝对的正确,每一选择都有它的合理性,也都有它的弊端。重要的在于个人的感觉、个人的兴趣,以及个人的志向。那么,作为班主任的我能否帮助他们做出选择,或怎样帮助他们做出选择?
这时我想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存在主义哲学大师萨特的一件逸事。一位法国青年面临两难抉择:一方面他想同他的同胞一样去前线抗击法西斯,另一方面他又想留在家里伺候无人照看的老母。于是,他写信给萨特请求帮助,萨特回答说,什么能帮助他做出选择?基督教的教义能帮助他吗?不能。基督教的教义说:要博爱,要爱你的邻居,要为他人牺牲自己,要选择走最艰难的路,等等。然而哪条路更艰难?对谁更负有手足之情,祖国还是母亲?……谁能对此先验地做出回答?谁也不能。也没有哪种伦理学经典中有这样的回答。康德伦理学曰:永远不要将他人视为手段,要永远视其为目的。很对,如果我留下和母亲在一起,我就是将她视为目的而不是手段;但以同样的标准,我处在将那些正在为我战斗的人作为手段的危险之中。反之亦然,如果我去幫助战士们作战,我就是视他们为目的,而处于视自己的母亲为手段的危险中。……因此,我只有一个回答,你是自由的,选择吧。看来,萨特可以帮助那个法国青年进行思考,但却不能帮助他做出选择,因为任何人都是自由的,他应该自己为自己做出选择。因此,我最终不得不像萨特那样,对同学说:“你是自由的,选择吧!”当然,我没有必要像萨特那样有意回避对问题的回答,以便使自己的哲学思想贯彻到底,所以,通常我总是又补充道:“如果我是你,我会选择……”但是,我毕竟不是你。
斗转星移、岁月不居,将近30年过去了,他们当年做出的选择如今已经纷纷有了结果,他们当年的自由换来了今日的担当和责任。他们有的成了董事长、总经理,有的成了处长、镇长,有的成了副教授、教授。他们果真独立自由了吗?是因为独立自由彼此之间便不需要太多的联系和相互支持呢,还是因为各自独立打拼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联系和相互交流?不论原因如何,结果似乎一样:我们的联系很少,我们的交流不多,我们20年来从来没有团聚过。
然而,不见不等于不思念,少联系不等于少关切。因此,毕业20年后这个班的学生筹备了一次盛大的师生聚会。当我们再见时,作为每一个独立自由的个体,作为每一个自我发展的主体,我们的见面带来了多少丰富和精彩啊!因此,有同学说,“我们每个同学选择的发展道路不同,经历各异,有顺利的,有坎坷的。在没有做出一定的成绩之前,大家都在默默努力,不断摸索前行。但是,我们班师生的感情不会因为毕业后人生道路的不同而淡薄,身远心还在,默默思念,静静关怀。咱们班同学的特点是:平时寂静如水,一旦被一件事或者一种有共鸣的情绪调动起来,那种热情、激情、想象力、坚决的行动力,就会喷薄爆发。这点是否是‘中外文秘中西结合独有的特点呢?”果然,20年来我们几乎没有什么联系,作为班主任我原以为失去了这个班,不料20年一聚让我惊喜、兴奋,并心怀感激,有一种“失而复得”的惊喜。当然,其实我们从来就没有失去,只是这次聚会让我们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拥有!
此时此刻,我似乎明白了:什么是班主任?怎样才是一个好班主任?“班主任”一词,根据《汉英词典》释为“ateacherinchargeofa class”,或者为“classsponsor”,显然没有相应的对等词,这是否意味着西语中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推想最初柏拉图创办学园的时候,肯定没有班主任,亦无需班主任。我们只要翻阅一下《柏拉图对话录》便能略知一二。中国古代孔子办学时自然也无需什么班主任。《论语》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何等自由自在,何需班主任?
果然,班主任的历史很短,最早可追溯到1904年1月13日中国清朝公布的《奏定学堂章程》。该章程规定,小学“各学级置本科正教员一人”,“通教各科目”,“任教授学生之功课,且掌所属之职务”。由一个教师担任一个学级的全部学科或主要学科的教学制度,称为学级担任制,简称级任制,该教师便被称为级任教师。1932年国民政府规定中学实行级任制,1938年改为导师制,这样负责班级组织教育工作的教师便被称为“级任导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承老解放区的传统,学习苏联的教育经验,于是在中小学一律设置班主任,再到后来大学也不例外。考察班主任的历史我们发现,如果还不能说班主任的职责与大学精神相背离或相去甚远,至少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矛盾。而矛盾发生时我宁愿选择后者,而放弃前者。因此,知道什么是班主任,未必能当好班主任;知道什么是大学精神,或许便能当好大学的班主任。
大约30年前我当班主任,四年后我的班主任工作宣告终结,20多年后我与班里的学生再次相聚。这么多年来我们大家都有变化,身份、身体、职位、地位,变化纵有大小,但不变的是那份师生情、同学情。其实,即便是师生情、同学情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只是变得更加醇厚、更加真切,也更加温馨。记得尼采曾经说过,当你离老师最远的时候,你才真正回到了老师那里。是的,当我们走向自由和独立时,我们一定离老师很远;而当自由和独立走近我们时,我们和老师其实很近。
注释
[1]托·斯·艾略特.现代教育和古典主义:艾略特文集·论文[M].李赋宁,王恩衷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309.
[2]阿尔森·古留加.康德传[M].贾泽林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89.
[3]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8.
[4]巴尔扎克.高老头[M].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