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红十字会 领跑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

2018-12-17 19:33王海珍肖彩霞
中华儿女 2018年23期
关键词:文峰红十字捐献者

王海珍 肖彩霞

“对方的性格应该和我很像吧?不然怎么会配型成功呢?亲兄弟姐妹都未必配得成……”汤文峰,“90后”,余杭人,目前是空军驻杭某部的战士。性格腼腆的他在今年8月14日刚刚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

2014年12月25日,汤文峰和战友在一次献血活动中留下了各自的血样,一起成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入库志愿者。2017年4月,汤文峰的战友赵骞与一位患者配型成功,并完成了捐献。今年5月,汤文峰也接到了通知,他和一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工作人员至今还记得,电话那头传来了小伙子腼腆却坚定的声音:“这很有意义,我捐!”

汤文峰是家中独子,从小父母对他只有关爱,没有溺爱。5年前,汤文峰提出要参军,父母很爽快地同意了,他们希望儿子能在部队里经受磨炼,成为一腔铁血的男子汉。

在杭州,有许许多多像汤文峰这样的骨髓捐献志愿者。他们的身影,李勤愛记着很多很多。“我记得我是从浙江省第95例开始看护的,除了到北京进行跨国捐献的志愿者,到许艾菲为止,浙江省那么多捐献者都是我看护的。”李勤爱已经71岁了,具体从哪天开始做捐献者看护,她实在已经说不上来了。“这份志愿者工作让我觉得很快乐。”李勤爱笑声爽朗,和年轻人一样,“捐献者都是有大爱的人,和他们在一起,很快乐,也非常亲切”。看护过200多位捐献者,李勤爱也见证了这些捐献者的故事。200多名捐献者,李勤爱用小本子记下了他们的联系方式。“我会问问他们恢复得怎样了。”这些年,不少志愿者会回来给李爱勤过生日,“给我买蛋糕,买一大束鲜花,还祝我永远年轻漂亮,夸张得很”。说起这些,李勤爱笑开了……

2017年1月17日和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瑞士达沃斯国际会议中心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和在日内瓦联合国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均引用了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创始人亨利·杜南的名言“:‘真正的敌人不是我们的邻国,而是饥饿、贫穷、无知、迷信和偏见。”“能否成立人道主义组织?能否制定人道主义公约?”习近平说,“‘杜南之问很快有了答案,次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应运而生。经过150多年发展,红十字成为一种精神、一面旗帜。面对频发的人道主义危机,我们应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为身陷困境的无辜百姓送去关爱,送去希望;应该秉承中立、公正、独立的基本原则,避免人道主义问题政治化,坚持人道主义援助非军事化。”

杭州市红十字会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结出的累累硕果,对习总书记的科学论断在红会事业领域作出了最好注解。

改革开放,杭州市红十字会硕果累累

杭州市红十字会成立于1911年11月,时称中国红十字会杭州分会,1956年5月改名为杭州市红十字会。以1949年为界,杭州市红十字会前后可分为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前期是1924年至1949年,战地救护、收治伤病员和收容赈济灾民是当时红十字会的主要工作;后期是1949年至今,新中国的建立为杭州市红十字会掀开了历史崭新的一页,主要工作拓展到赈灾救济、社会服务、群众性卫生救护培训、献血与造血干细胞捐献、国际交往和红十字青少年活动等多项内容。建国初期,“中国红十字会杭州市分会”的抗美援朝志愿医疗队曾为我国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1978年以后,杭州市红十字会工作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近年来,杭州市红十字会积极拓展人道工作领域,常年开展“博爱帮困”系列救助和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工作,大力推动捐献造血干细胞资料库建设,突出备灾救灾、加强救护培训;先后被中国红十字会评为抗震救灾先进集体,被省红十字会评为“浙江省红十字会系统先进集体”“抗救灾最佳组织奖”,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杭州市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造血干细胞捐献,杭州市红十字会领跑全国

杭州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启动于2003年。当年11月20日,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员工章焱成功捐献,成为杭州及浙江造血干细胞捐献第一人;2005年12月15日,杭州首位工人捐献者张英华实施捐献;2007年2月1日,杭州首位医护人员捐献者汪霖实现捐献,他也是杭州首位两次涉外捐献者;2007年4月24日,淳安县财政局余平成为杭州首位公务员捐献者……来自各行各业的“首位”大量涌现,带动更多市民加入奉献爱心的行列。截至目前,杭州已有2万余名志愿者加入中华骨髓库,136人成功实现捐献。

从2003年到2012年,杭州用了9年时间走过从1例到50例的艰难历程;而从2012年开始,杭州短短四年就完成了从50例到100例的跨越。每一位都有生动感人的故事:有的耐心说服亲人给予理解支持,有的放弃赚钱机会赶来捐献,有的提前安排假期专门调养身体,有的毅然推迟婚礼实施捐献,还有的在妻子生产时赶赴异地进行捐献……

多年来,杭州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以及捐献者所在单位一直重视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在政策导向、宣传动员、志愿服务、评选表彰、捐后服务、财力保障等方面给予关心支持,共同营造了良好的捐献氛围。市红十字会系统更是把造血干细胞捐献作为关爱生命、服务民生、促进和谐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广泛深入宣传动员,健全捐献网络,加强规范管理,做好服务保障,促进捐献工作良性稳步发展。

一是出台相关文件和条例,优化工作环境。杭州市委、市人大和市政府高度重视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关爱生命工作的实施意见》《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文件和条例,倡导和鼓励公民自愿捐献造血干细胞,明确各种激励措施,保障捐献者的合法权益,从而有力推动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开展。各区(县、市)政府也都结合当地实际,出台相应的激励办法,较好地发挥了政策导向作用。

二是加强宣传动员,提高社会认同和参与度。注重选树典型,组织“最美杭州人——红十字最美人物”评选活动,5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和7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被评为“最美红十字人”,他们的事迹被搬上杭州市大街小巷的文化墙。积极推荐捐献者参加各类先进奖项评选,几乎所有捐献者被评为当地最美人物和好人、平民英雄。在杭州市主城区20余条马路上制作了2000余米的宣传墙,每年在100辆公交车上制作手拉环广告,宣传展示捐献知识和捐献者的事迹。通过宣传折页、倡议书和宣传展板等多种载体,将捐献知识送进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区、学校等,深化宣传力度,拓宽宣传范围,提高公众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的知晓率。

三是注重服务保障,促进捐献工作可持续发展。每一例捐献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都会做好与捐献者所在单位及其亲人的沟通,让单位为捐献者做好捐献期间的工作调整和假期安排,进一步做好释疑解惑工作,取得亲人的理解和支持。捐献中,各级红十字会领导都到医院看望慰问,组织当地以往捐献者到医院陪护鼓励。捐献后,及时回访跟踪,在每年世界红十字日或春节前后,对上一年的捐献者进行回访慰问,了解其身体、生活情况,力所能及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有温暖感和归宿感,进一步增强认同感。许多捐献者还成为捐献工作的义务宣传员和志愿者,形成社会化的推动和保障力量。

猜你喜欢
文峰红十字捐献者
近30年国内外篮球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月光饭店
心肺复苏将被纳入教育内容
我国人体器官捐献者的权益保护研究
舒适护理在首次单采血小板捐献者中的应用效果
红十字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价值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