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原子
一场语文测试正在进行中,这是小学六年级的考场。有几个学生显得很奇怪,仅仅用眼睛看着试卷,却不写字作答。结果可想而知:零分。
这些学生,都是四肢健全的孩子,平时都不愿动手做什么。他们已经有一段时间不写字了。尽管老师、父母用尽了办法,还是收效甚微,最后不得不放弃。他们成了如今的样子,真是令人痛心啊。
没有一个孩子,是天生不写字的。他们能到今天这个地步,完全是由于父母教育方法不当而导致的。这些父母到底做了什么呢?主要有下列两种原因。
早练。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这样的父母就迫不及待地要孩子写字了。一边识字,一边写字,岂不两全其美?他们迷恋早鸟哲学,有的甚至让孩子在幼儿园中班时期,就开始了写字训练。幼儿时期的孩子,手部的小肌肉根本没有发育起來,这是常识。此时,他们的小手还握不住笔,可又必须写字,那可怎么办呢?有的孩子甚至采用了“握拳式”,小手吃力地攥紧那支“不听话”的笔,可是写出的字还是七扭八歪的。仅仅是字写得不工整也就罢了,这样做,还会影响孩子手部肌肉和骨骼的发展,最终基本都以错误的握笔方式写字。
此时引诱甚至逼迫孩子写字,是对其学习积极性的迎头一击。因为肌肉无力控笔,他们在写字的过程中,尽管尽力为之,可依然是“七扭八歪”,总是难以收到好的效果。无论怎样努力都希望渺茫,“写字”这件事,逐渐会成为这些孩子的幼年噩梦。久而久之,他们痛恨,甚至干脆放弃写字,不是很正常吗?这是因为孩子“懒”吗?
“家中无角色”是另一种原因。有的父母会反复叮嘱孩子,家里的事情都不用你管,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就好,前提是,只要你的学习成绩够好,就没问题。可以说,这样的孩子,没有任何家庭角色。因为角色的缺失,相应地,就没有责任感。没有责任感的孩子,就会以自我为中心,只对自己愉悦的事情感兴趣,只做让自己高兴的事情,而且逐渐会不计后果。
古代有个笑话,说一个孩子懒得出奇,他的父母要出远门,怕他饿着,就做了一张大饼,在中间掏出一个圆洞,套在他的脖子上。本以为这样安排,就能保证孩子不饿着。等他们回家来,却发现孩子早就饿死了——原来,这孩子只把嘴巴附近的饼吃了,需要动手才能送到嘴边的饼,并没有吃,因此而饿死了。这是一篇夸张的笑话,可是,在今天,却不能当作笑话看,因为,那些早早放弃写字的,那些不愿动手做任何事、一心只想打游戏的孩子,跟这个饿死的孩子有什么区别呢?
懒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改变全在父母。找出原因,行动起来。行动之前,亲子坐下来,说一说懒的危害,更有必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