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志宝
摘 要:在交通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对混凝土的浇筑和混凝土的摊铺捣实是施工的核心环节,随着现在城市道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对交通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混凝土施工技术又是土建施工中的核心技术,因此在施工中应认真分析和总结影响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切实加强混凝土质量的管控,从而更好地强化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本文就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交通工程;土建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整体交通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为了确保交通工程土建施工质量得到提升,就必须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而混凝土自身的质量又是确保整个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的关键,所以必须强化对其质量的控制,掌握其技术要点,才能更好地确保整个交通工程质量。
1 影响交通工程土建施工所需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由于混凝土质量决定了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而强度又是决定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所以必须加强对混凝土强度的控制。就多次工程实践来看,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主要是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和水灰比的控制。因而为了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就必须切实加强水泥等原材料质量的控制,对其水灰比进行科学的设计。一般而言,由于水泥强度、标号和水灰比的设计不当,往往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带来影响。而粗细骨料也是组成混凝土的主要材料,所以粗细骨料的粒径也会对其强度带来影响。由此可见,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主要有材料、水灰比设计和混凝土的拌合工艺等,均会给整个混凝土的强度带来影响,因而必须在实际施工中切实加强对这些影响因素的控制,才能更好地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得到有效的提升。
2 强化混凝土强度和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
土建施工的核心技术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整个交通工程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有必要对其技术要点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具体的施工工艺,并探寻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进而有效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上述分析我们主要对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强化混凝土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就应切实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
1)加强水泥质量的控制。由于水泥是整个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所以在选择水泥时,为了降低路面出现裂缝的情况,就应切实加强对水泥的强度和质量的控制,并在土建施工中结合结构与部位的不同,针对性的对水泥的品种进行确定,一般应选取水泥水化热较低的水泥,所以必须紧密结合设计要求,针对性的进行水泥品种的选择,才能从根本上确保交通工程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2)加强混凝土拌合用水质量的控制,由于水也是拌合混凝土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因而施工所需的拌合用水必须具有较高的清洁度,一般选用自来水即可,但是没有经过处理的污水严禁投入使用,否则就会由于水的酸碱度过高导致拌合质量低下。
3)加强骨料质量的控制。由于混凝土拌合过程中对骨料的需求量较大,所以必须对骨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尤其是粗细骨料的粒径。一般而言,粗骨料的粒径最大不超过3.2厘米,且所选的骨料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各标号在砂石质量标准方面的需要。
4)加强对砼配比的控制。只有确保混凝土配比与施工设计要求相符,才能确保所拌合的混凝土的质量。这就需要在拌合过程中对砂石的含水量进行测定,并结合确定的设计比例针对性的进行优化和完善,并在拌合之前及时地整个混凝土拌合所需的袁爱玲的质量进行检验,再严格按照配比加强对其的拌合。
5)在混凝土拌合过程中,为了确保所搅拌的混凝土质量与工程施工要求相符,不仅要针对性的进行搅拌机的选择,同时还应对投料的顺序和一次性的投料量和搅拌的时间等进行科学合理的确定。尤其是一次性的投料量,應紧密结合搅拌机进料的容量对其投料量进行严格的控制。而在施工配料过程中,则应结合搅拌机的实际和配比要求,对搅拌的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针对性的对投料的顺序进行确定,从而确保所拌合的混凝土质量达标。
6)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拌合之后,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施工进度,就应及时的对混凝土进行运输,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为了预防其具有较强的均质性,尤其是严防出现泌水和离析的问题。同时还应将混凝土搅拌到使用的时间间隔降到最低,并将其转运的次数减少,并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就应进行浇筑,且浇筑量达标,而且在运输时能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连续性。
7)水泥水化热反应过程中的进度主要受到泥水化热的放热速度和放热最高峰放出的热量的影响,放热过大,水化反应过程太快,将使温度变化很大。如果受热不均,忽冷忽热,材质容易产生裂缝,降低工程结构性能,影响工程质量,使工程的耐用性无法达标。必须对这一问题加以重视,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例,经过反复试验,在不断的实验中取得进步,研究出最佳配额和比例,保证安全混凝土施工工程的质量,同时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出配合比例,不能按照盲目的经验随意配置,以免造成施工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同时在具体情况下,配合比可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施工方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混凝土的搅拌,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保证相应材质的最优化配合,以提高其使用性能。
3 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工程质量,这就需要我们切实掌握其技术要点,切实加强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环节的质量控制,并在上一道工序质量达标之后强化工程质量的控制,才能确保整个交通工程的土建施工质量。 在做好上述准备工作的基础上,由于混凝土已经运输到施工现场,所以施工企业就必须在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切实掌握混凝土浇筑、施工缝预留以及混凝土振捣等技术要点。
1)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交通工程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所以必须在施工中加强与各方面的配合,尽可能地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及时高效的进行。一般而言,应在基底处理好之后及时的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在浇筑过程中应采取分层的方式进行,运输到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应及时的进行摊铺施工,并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连续高效的进行,在上一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就应完成下一层混凝土的浇筑,并确保其浇筑具有较强的均匀性和密实度,同时结合混凝土的出料量对混凝土浇筑的进度进行合理的优化和控制,确保整个交通工程的混凝土浇筑质量符合工程质量的需要。
2)在混凝土浇筑的基础上,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提高路基路面的压实度,就应及时的对其进行振捣和碾压,在振捣过程中,应确保振捣密实,并严防出现过振和漏振的情况,在振捣的基础上,就应及时的对其进行碾压,确保其压实度得到有效的提升,而且在碾压过程中应针对性的确定碾压的机械,从而确保所浇筑的混凝土路面具有较高的强度。
3)切实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在混凝土浇筑之后,就应及时的进行养护,一般应养护一周左右才能拆模,同时此时的混凝土强度基本已经达标,就应及时的切割伸缩缝,从而确保整个混凝土路面的伸缩性进一步得到提升,同时预防出现混凝土裂缝。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整个养护过程必须严防外力导致路面强度被降低。
4 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土建工程中的重要构成部分,直接影响了工程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必须充分掌握相关技术流程,加强拌合、运输、浇筑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整个交通工程的土建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堃.混凝土技术在路桥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7)
[2]李德文.浅析道桥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