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面层微表处罩面施工技术研究

2018-12-17 08:01张爽余帅
卷宗 2018年29期
关键词:施工工艺

张爽 余帅

摘 要:作为一种预防性养护技术,沥青面层微表处罩面施工技术的应用,具有良好封水性能、抗滑性能及抗磨耗性能,且能常温施工对环境影响较小,目前,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及推广。为此,本文在充分了解微表处概述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对沥青面层微表处罩面施工工艺、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沥青面层;微表处罩面;施工工艺

1 微表处概述

在公路工程预防性养护中,微表处是常用的技术之一。其主要成分有相应级配骨料、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以及相应添加剂等,经过拌合形成沥青混合物,并摊铺于需要养护的路面之上。与其他预养性防护措施相比,微表处技术的特征较为明显。主要如下:

其一,微表处施工在常温环境下也能进行,避免了沥青烟对环境造成污染,环保性能良好。

其二,微表处施工的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对多种路况的处理,混合料中的改性沥青混合物一般采用SBR或者SBS改性,软化点相对较高,加快路面硬化的速度,减少对周边交通的影响。

其三,微表处施工的厚度较小,不会影响原有路面结构,同时有效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及抗滑性,延长公路工程使用年限。

2 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起止桩号为K57+000~K99+514,目前轻微纵裂问题存于主线路面,且部分路段存有大量横裂现象。为避免结构层内渗入雨水,需先封闭裂缝,并进行微表处铺设。局部严重损坏位置,则应先做好挖补施工,随后加铺微表处。

3 沥青面层微表处罩面施工工艺

3.1 铣刨

选取德国2000DC型铣刨机进行工程路面铣刨施工,2m为铣刨机工作宽度最大值,20cm为铣刨最大深度,为此,需分幅进行各个车道铣刨施工。施工时在铣刨机前应指派车辆进行铣刨弃料接收,且在铣刨机后紧跟专用清扫机械,待路面铣刨后及时进行清理。随后在指定位置堆放铣刨后的废料。

3.2 粘层油施工

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清理干净后,需及时将粘层油喷洒其上,一般选取PC-3阳离子乳化沥青作为粘层油,要求均匀撒布,且在每平方米0.3到0.6L之间控制洒布量,通过人工方式,在构造物立面,如连接沥青混凝土的路缘石等,均匀涂抹粘层油。

3.3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

选取胶粉改性沥青混凝土作为沥青混凝土表面层,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取沥青混凝土材料。与普通沥青混凝土施工温度相比,胶粉改性沥青施工温度应高出20到30℃,完成沥青混凝土底面层施工后,需将粘层沥青喷洒到底面顶面,确保其质量合格后即可施工沥青混凝土表面。

表面层摊铺厚度、平整度控制,主要选取非接触式平衡梁方法,根据工程施工现状,需在每分钟2.5到3.5m之间控制摊铺速度。碾压沥青混凝土表面层和沥青混凝土底面层的方法不变,但必须按照胶粉改性沥青的碾压温度规定进行碾压3阶段施工,即初压、复压及终压。完成终压作业后,要求表面无明显轮迹,施工过程中,压路机应由专人指挥,顺着油边进行压实作业,严禁在热料上错轮轴。

3.4 微表处施工

正常施工环境下,微表处混合料拌和时间可控制在120s以上。通过ISSA TB139粘聚力试验进行稀浆混合料初凝时间及交通开放时间的确定。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可在30分钟以内控制初凝时间,此时需在120N.CM以上控制粘聚力值。并在60分钟以内控制固化交通开放时间,此时需在200N.CM以上控制粘聚力值。根据混合料设计配比级配矿料:乳化沥青:水:填料=100:10.5:6:1进行施工。

稀浆封层机械就位后,需对各项系统进行详细检查,如沥青泵、集料、水泵,确保机械施工状态正常。摊铺过程中,机械应顺着导线方向匀速不断前行,且在每小时2到3km之间控制摊铺速度,3.5到4.2m之间控制各幅摊铺宽度。摊铺作业中,需及时对摊铺厚度、平整度等参数进行详细检测,保证其和易性、流动性良好,随后对稀浆状态进行适当调整。如存有问题,需及时选取人工方式进行修整,如破乳、结团问题存在于摊铺箱内,则必须暂停施工。

施工当天气温较高时,需及时将机械前置路面喷水系统打开,做好洒水作业,保证路面湿润,无积水问题。如施工天气不佳,阴雨过后如路面干燥度较差,不得施工微表处。完成摊铺作业2h即可进行养护施工。为避免微表处施工影响车辆通行,摊铺施工需进行一个车道施工,且按照慢速缓行的原则通过施工段。

各车道摊铺施工前,需将毛油毡铺筑到起点位置,保证横接缝顺平,尽可能避免废料污染。稀浆封层机械停止出料后,如断料或稀浆不均匀等问题存于摊铺箱余料中,需及时暂停摊铺施工,将摊铺箱中的余料及时清理出来。根据工程建设实际情况,选取对接施工法进行纵接缝施工,保证其平整顺直,且在3mm以内控制纵缝对接后不平整误差值。

4 沥青面层微表处罩面施工注意事项

4.1 路面表观不均匀

在车辙病害严重路段易出现此类问题。由于出现的原因不同,表观不均的外在形式也有一定差异。首先是粗细不均匀,这主要是因为在摊铺施工的过程中存在两侧厚度不均匀的问题,造成粗细集料的分布不平衡,出现粗料滑动问题,进而导致表观呈粗糙状态,影响路面的使用行性能,针对这一现象,可根据路面的实际情况,在施工中适摊铺机在不同部位的摊铺厚度。其次是每车混合料摊铺后表观不均,这主要体现在接缝两侧的表观不一致。针对这种问题,应尽量保证混合料级配保持均匀一致,在装料的过程中避免取料不均现象的出现。用水量也是造成表观不均匀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施工中因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用水量,并视施工环境中温度而适当调整。

4.2 表观接缝问题

1)横向接缝。应确保混合料的稠度达到相关标准之后才能进行摊铺施工,以免出现摊铺不均匀的现象。在摊铺作业的过程中应组织施工人员将多余的混合料铲除,保证横缝边料的整齐。

2)縱向接缝。若混合料的稠度过稀,在摊铺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跑浆问题,进而导致纵向接缝不齐。或者是摊铺机行驶未按照直线前进,摊铺箱随着行驶路线出现位移现象。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合理控制用水量,确保混合料的稠度满足施工标准。尽量控制相邻两幅搭接处的宽度,保证接缝的平滑顺直,在搭接的部分需要及时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抹平。

4.3 表面出现划痕

表面出现划痕的主要原因是集料中存在粒径过大的石块,导致在摊铺的过程中在摊铺箱后部出现卡料现象,摊铺机运行时形成划痕。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应严把材料质量关。所选择的集料应保证粒径均匀一致,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指标进行筛选,及时清除集料中存在的大粒径石块,并做好筛选工作,避免集料中出现杂质,在后期施工中出现结团现象。摊铺作业完成之后,做好搅拌缸的清理作业。摊铺厚度过小也会出现划痕现象,因此需要根据公路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摊铺厚度,防止出现集料滑动。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沥青路面在重压作用下逐渐呈现出病害问题,如裂缝、凹陷等,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将大大增加行车危险性,甚至出现大量交通事故。为此,必须针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病害处理技术,如微表处罩面施工技术,该技术作为最常见的预防性养护方式,能够有效提升路面使用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年限,是推动公路工程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虎增福.对我国微表处技术推广应用中一些问题的思考[J].石油沥青,2014.10.

[2]宋芳,于志东.浅谈微表处在高速公路养护技术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3).

[3]胡厚琪,张守城,辛宇.微表处技术在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J].石油沥青,2016(3).

猜你喜欢
施工工艺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电力工程焊接施工工艺创新研究
MSS40移动模架连续后退施工工艺
公路工程隧道施工工艺的探讨
挖淤换填施工工艺在市政工程的应用
优化TP347炉管施工工艺
柔模支护施工工艺中存在问题
桥梁工程中钻孔桩施工工艺探讨
断层带常用钻进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