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梅
摘 要:近年来,我国石油供需缺口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关注,石油贸易开始进入“大量进口”发展阶段。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结合中国石油进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中国石油;进出口;贸易
从现阶段来看,中国石油进出口贸易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同时,进口渠道比较单一,主要是利用马六甲海峡水道完成进口,石油储备能力相当薄弱,且缺乏定价权,这很不利于我国石油行业的成熟化发展。为了改变中国石油进出口贸易中的问题,应实现原油进口依存度和进口渠道上的突破,改变不利局面。以下就是对中国石油进出口贸易方面问题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中国石油行业发展提供有利
参考。
1 中国石油进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依存度大
在石油进出口贸易中,我国对外依存度较大,自我国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后,2005年我国石油进口度达到了40%。2010年,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由40%上升到60%,由“不安全期”进入到“危机期。”2017年,中国石化副经理曾表示,我国石油表观消费量正在不断上升,但产量却不断降低,年产量仅达到了1.92亿吨,石油全年净进口量是3.96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由2010年的60%增长至67.4%。预计到2018年为止,石油对外依存度仍将不断上涨,甚至逼近70%,这很不利于我国石油行业稳定发展,难以满足社会发展中的石油资源使用需求。而造成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较大的原因归咎于是由行业发展处于低级阶段,始终处于粗放型经济增长状态,不注重石油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同时,现今石油勘探技术比较落后,无法从情况复杂区域开采丰富石油资源,最终陷入石油净进口国发展局面。
1.2 渠道单一
从我国石油进口来源来看,中东、非洲、亚太是我国原油进口主要地区,进口集中度较高。而在所有原油进口中,中东约占据45%,非洲约占据32.5%,亚太约占据3.5%。在进口原油运输时,我国主要是与外轮公司进行合作,以海上船运方式将进口原油运输到国内,采取这一种进口原油运输方式的约占据90%。这一种原油运输方式不仅单一,且存在一些石油安全问题,当海上船运的进口原油经过马六甲海峡水道时,将受制于人,极容易给石油进口带来不利影响。除此之外,中东等产油区常年战乱,这将引发石油市场不稳定发展问题,甚至间接影响我国原油进口情况。总之,渠道单一对我国石油进出口贸易产生了较大影响,需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
1.3 风险预防能力脆弱
为了解决石油供需问题,2017年我国在舟山、舟山扩建、镇海、大连、黄岛、独山子、兰州、天津、黄岛国家石油储备洞库建立了9个石油储备基地,原油储备量增长至3325万吨,涨幅达到了715万吨。而从我国石油表观消费角度来看,2017年我国以平均每天消耗100亿桶石油位居全球10大石油消耗国第二名,仅次于美国,但美国石油消耗量大体上减少了1%,我国仍保持增速状态。2016年,我国石油表观消费量是30.5亿吨,增长13%,且以进口石油为主。一旦发生原油供应战争,国内原油储备仅能支撑30天,我国将进入非常不利的发展局面。同时,与美国相比我国风险预防能力比较脆弱,石油储备量少,石油储备体系比较滞后,只有提高我国石油风险预防能力,才能更好地保证我国石油供需平衡性。
1.4 缺乏定价权
虽然我国是石油进口大国,但我国尚不具备石油定价权,因为我国石油市场体系、对外采购管理体系、期货市场尚未完善起来,所以对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变动影响不大,不能够决定国际石油价格。
总之,我国石油进出口贸易发展表现出了缺乏定价权等多方面问题,应积极探索一些可行性的改善我国石油进出口贸易现状策略,让我国石油供应进入稳定发展态势,且能够更好的应对原油供应战争。
2 中国石油进出口贸易应对策略分析
2.1 降低对外依存度
在我国石油进出口贸易发展中,为了改变现今不利发展局面,应降低对外依存度。首先,我国应分析美国、日本、德国、印度四个典型石油净进口国应对对外依存度的措施,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以美国为例,2006年美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就已经达到了59.7%,預测到2030年,美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上升至67%。针对此,美国鼓励节能降耗,并注重投入一定资金用于常规石油资源开发上,打“石油美元”牌,我国可吸取其成功经验,增强自身石油勘探技术,应对石油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的问题。其次,我国应实施“找油”、“买油”、“炼油”三种战略满足国内石油资源使用需求,当油价较低时,合理化利用国外石油。再次,我国应扩大对剩余非常规油的开采力度,借助一些先进的勘探技术,开采大量石油资源。除此之外,我国应大力推动素有“绿色能源”之称的天然气发展,发挥天然气清洁高效作用,将其用作运输材料,由此降低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同时,在我国石油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的背景下,应开发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等资源,利用这些可再生资源代替稀缺的石油,减少石油资源使用量,降低石油资源对外依存度,逐渐从净进口国中脱离出来。
2.2 实施贸易多元化
在我国石油进出口贸易发展期间,实现贸易多元化发展十分重要。首先,我国在与中东、非洲、亚太之间进行合作的同时,应寻求更多的合作伙伴。包括利比亚、印度尼西亚、苏丹等等,改善石油进口渠道单一现状,让石油进口变得更加多元化,进而不再受人牵制。其次,我国在发展多元化石油供应体系的同时,应保持与中东、非洲、亚太之间的长期合作,并积极勘探非洲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非洲地区石油储量是中东的1/6,但非洲的石油勘探程度低,石油含硫量低,通过对其石油资源的深度开采,可获得更多是用于加工汽车燃油的原油资源,满足我国资源使用需求。同时,我国在与中东、非洲、亚太地区进行合作时,应由资金援助合作方式转换为石油企业市场进入方式,由此增强我国石油进口对国际石油的影响力。再次,为了稳固我国石油进出口贸易多元化发展,政府机构应与产油国政府签订长期供货协议,并利用期货手段,储备保值原油,保证石油安全。除此之外,我国政府机构应实施一些境外勘探石油优惠政策,让更多企业以购买股份、并购等方式参与到国外油气合作中,真正实现我国石油贸易进出口的多元化发展。在运输方式上,我国应建立起一个多元化的石油运输网络,不再局限于马六甲水道海上运输方式上,积极开凿克拉地峡运河,并修建铁路运输道路,让石油运输方式也变得更为多元化。
2.3 做好风险防控
我国石油风险应对措施尚不健全,石油储备量仅能支撑30天,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石油储备量可分别支撑60天、169天,一旦发生原油供应战争,我国将表现出无法应对突发性石油风险的问题。针对这一种情况,为了做好相应的石油风险防控工作,政府机构应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首先,在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具体实施过程中,明确建立除舟山、舟山扩建、镇海、大连、黄岛、独山子、兰州、天津、黄岛国家石油储备洞库以外的石油储备基地,并以国家为主,企业为辅的方式完成丰富石油储备。在此期间,为了激励企业石油储备意识,政府机构应出台一系列补偿措施和保障措施,让更多企业参与到石油储备战略规划工作中。其次,我国应继续推广“走出去”战略,寻求多个供货渠道,解决国内石油供需不平衡问题,向国内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石油资源,保持石油储备稳定性。再次,我国政府机构应借助企业、社会多方力量筹集一些资金,把更多资金用在石油储备建设上,让我国石油储备变得更加充足,能够较好的应对突发性原油供应战争所带来的风险问题,具备一定风险防控能力。那么,建立我国石油战略储备体系是解决石油进出口贸易问题的有效途径,需把握好这一战略发展方向。
2.4 加强价格机制建设
在我国石油进出口贸易发展期间,为了稳固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地位,提高我国石油进口对国际石油价格影响力,应加强我国石油价格机制建设。而在我国石油价格机制建设期间,应做到以下几点:
1)遵从分步法原则推行定价机制市场化,避免盲目市场化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冲击,实现更加合理化的石油市场化定价机制改革。
2)为了稳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应结合市场开放和市场竞争发展战略,推行主体多元化的成品油市场经营方式,以完全开放的市场管理方式实现与国际市场接轨,慢慢进入国际市场竞争中,提高对国际石油市场发展的影响力,取得石油价格决定权。
3)为降低国际原油价格变化对我国市场原油价格的影响,政府机构应建立比较完善的石油储备制度和原油期货市场制度,利用这些制度把贸易中市场风险所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取得较好的石油进出口贸易发展效果,并让国内石油价格始终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4)政府机构应充分发挥自身价格管理功能对市场上原油价格上涨等现象加以控制,让国内石油价格变化得以很好的控制,更好的進行石油进出口贸易交易。石油价格稳定是加强我国石油进出口贸易的关键,政府机构必须予以重视,不断完善石油进出口贸易方面价格
机制。
综上可知,我国石油行业发展尚不成熟,始终处于低级发展阶段。在这一背景下,为了提高我国石油进口对国际石油的影响力,中国石油行业应慢慢降低对外依存度,并注重实施贸易多元化发展策略。同时,做好石油进出口贸易风险防控工作,建设合理的价格价值,形成有利发展局面,加强整体石油供给能力,保持稳定的石油
供应。
参考文献
[1]鄢红兵,李琳,成金华.低油价背景下的国际石油贸易格局与中国对策[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02):1-6.
[2]伊光明.浅析我国石化行业发展趋势和应对措施[J].中外能源,2017,22(04):56-61.
[3]朱冠宇,付一航.浅析进出口贸易企业内部控制问题[J].全国流通经济,2017,13(04):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