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应照
摘 要:中央会议曾多次强调,并指出要想提高我国经济水平,健全小康社会,就要以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就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民生的主要问题,是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关键。在新形势下,要想做好就业服务工作,就应以群众为中心,从实际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提高就业服务工作水平,进而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
关键词:新形势;就业服务;民生保障;小康社会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呈稳步上升的发展趋势,就业规模等正在不断扩大。当前,我国就业总量约为7.9亿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民生问题。但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我国正处于转型阶段。在社会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正逐渐往科技进步、管理创新、高素质方面发展。为此,应做好相关的就业服务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就业、失业制度,实施就业人才培养体系,并通过政策联动的形式,构建良好的促就业社会环境。
1 防范失业,完善制度的核心内容
在我国十九大会议中,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社会经济问题、民生问题的基础与关键”,并强调“要在坚持与发展中有效保障与不断改善民生问题”。为此,应通过完善的失业保险制度,借助企业引导职工提高专业技能,降低失业风险系数,并提高人们防范失业的能力。一是实行稳岗补贴政策:主要对少裁员或不裁员的相关企业实施该补贴政策,根据企业所缴纳的失业保险的比例,给予相应的稳岗补贴资金;进而通过补贴政策,提高与强化企业稳定就业的社会责任与意识,从本质上稳定就业岗位[1]。如去产能企业,就应发挥其扶困、扶危的作用,鼓励与支持此类企业落实转岗安置,减少人心不安与社会震荡。二是提高补贴政策与参保职工技术水平:在上述支持企业稳岗补贴的前提下,拓展就业新思路,落实与提高参保职工技能补贴,使职工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就业竞争。如实施“技能提升行动”等等,进而达到改善就业结构、建设技能型、创新型、知识型劳动者的目的。三是增强失业动态监测力度:应建立失业预警机制与失业动态监测报告制度。根据动态监测结果对失业风险进行准确评估与判断;在政策储备方面,主要针对于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巨大波动或某灾害事故而引发的规模性失业风险,进而为其提供政策支持,降低失业风险系数。四是健全失业保险基金促就业投入机制:结合《失业保险条例》与相关试点成果,完善失业保险基金与就业专项资金,进而使其推动就业发展趋势。将职业培训补贴等相关政策纳入其中,进而积极引领失业人员创业或就业,提供强有力的就业支持。此外,还应强化经办服务机制,建立全方位的公共就业服务及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提高经办服务人员业务能力,使参保主体能获取一定的失业保险政策[2]。
2 人才培养,构建技能型培训体系
在十九大会议中,对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等均作出重要部署,并指出要根据中央要求及目标,大力改革与推动职业培训服务工作。一是健全与落实培训制度政策:根据我国就业群众的实际情况,拟定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并按照相关程序申报国务院进行审定,经审批后统一印发。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需全面覆盖城乡劳动人民,顺应与满足就业创业需求以及人才成长需求,进而使其贯穿于技能型劳动者的终身学习中。推动培训服务普惠机制、培训质量评价与资金保障机制等,优化培训资源配置,促使技能培训往多元化发展。政府等相关部门则需加强对培训监管的服务力度。定期发布与制定政府补贴培训内容、职业培训机构目录等,以便群众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或参与统一的职业培训工作[3]。二是加强合作机制,提高培养能力:应积极与校企、产教相合作,建立职业公共实训基地、人才培养基地、技师培训基地等;增加政府支持与投入力度,努力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使参与培训的群众成为技能型、知识型或创新性的社会劳动者。三是拓展职业技能培训规模:持续开展与推动重点人群的专项培训计划,如新生代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等;同时建立贫困户专项培训工作,提供公共培训服务支持,使群众得到专业化、便利化的职业培训服务,调动就业积极性。此外,还应支持与鼓励企业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工作,加强与高校、其他企业的培训合作,提升企业职业稳定就业质量。
3 政策联动,构建促就业社会环境
首先,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协作力度,构建良好的推动就业社会环境。有关职能部门均以促进就业为核心工作,在逐层分解中落实联动政策。依据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要求,明确并实现就业宏观调控目标,将扩大就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中。以深入就业改革与调整经济结构为基本前提,引入建设资金,并设立相关的投资项目;围绕扩大就业范围加强新的就业增长点。拓宽就业方式,如推动与发展第三产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持与扶持中小企业、落实非公有制经济等等,不断增设就业岗位,尽可能的提升与扩大就业总量。同时,还应对社会保障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发挥社会保障政策的联动优势,稳定当前、今后的就业局势[4]。而目前,我国出台的积极就业政策所覆盖的范围、内容相对较广,与各种保障政策有紧密联系性,如失业、养老以及低保政策等等。故为提高协作的整体效果,应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完善基础资源共享功能,进而实现政策基础信息的共享与互通,降低重复享受相关政策的几率,避免出现执行随意等问题,进而发挥社会保障政策最大的作用。此外,还应通过一系列的手段调动社会各领域的积极性,激发个人主动性,发挥部门联合互动机制,构建全民创业促就业的社会环境。
总之,要想在新形势下做好就业服务工作,就应从实际出发,根据我国就业情况,制定与落实完善的失业补贴政策;通过职业培训等方式提高群众职业技能水平,使其成为技能型、知识型或创新型劳动者,进而解决结构性就业存在的矛盾。最后,还应发挥政策联动的优势,建立良好的促就业环境,奠定全面小康社会基石,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就业问题和就业工作[J].人事天地,2017(11):24-26.
[2]劉琳.浅谈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培训档案工作[J].办公室业务,2017(10):107-107.
[3]张平.浅析新形势就业背景下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J].考试周刊,2017(12):6-7.
[4]刘梦琦.对我国劳动就业问题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7(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