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仲南
如果上了擂台,是不能示弱的,输赢是兵家常事,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拳王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的。一上擂台,决不可一交手就投降,就抱头鼠窜,盼望教练扔上一条白毛巾。擂台上就是要斗勇、斗强、斗狠、斗智并存,人们十分明白。但是,在人生的舞台上,事情复杂多了,这一个“台”与“擂台”完全不同,完全不能把擂台的手段套用在人生的舞台上。
擂台一定要攻击,不能像木桩子立在那里让人家打。人生却不能滥用攻击,要争取时间,争取合作者,要求平稳,求发展。因为擂台是一打一、一斗一,必须攻击,这是它的规则。但人生的舞台,有一斗一,有腹背受敌,有明枪,有暗箭,有埋伏,有青面獠牙,有假道学先生,你如若天天攻击,你能打多少回合?你能打一辈子吗?
不少年轻人有好胜心,有斗志,这是好事,但以20多岁刚参加工作计,你便开始树敌,开始设计斗争对象,开展攻击性规划,那是十分愚昧的一件事。不少年轻人,败就败在这里,他们在很年轻时就被打倒在地上,打得遍体鳞伤,打得披头散发,打得锐气全无。这境况,常使亲朋泪满襟。即使打赢了,又有什么好处呢?
青年人就业、创业,千万不要再记恨旧敌、旧仇人,记那些陈年旧账,记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毕业后去谋新的工作,计划新的事业,旧账要一笔勾销,马上停止相互攻击。即便对方仍在攻击你,你应马上“藏”起来,不正面冲突。另外,要适时放出风声,说对方的好话,说自己的“不是”,以求得局势的缓和。
一旦参加工作、创业,切不可树敌,切不可一不如意,马上开始攻击,马上斗争,这种做法,常常是解了一时之恨,却带来无休止的忧患,无休止的暗斗厮杀,一点好处都没有。这种“攻击”大致有这么几种表现:一是顶撞,与同事斗气、吵架;二是迅速组合力量,加入单位派系,明争暗斗;三是井水不犯河水,同一屋檐下,各施各法,互不理睬。这些做法,表面看很有气势、很有劲、很有力。但是,常常是开了一个坏局面,开了坏头,难以收尾。到了收尾的时候,广东话称之为“衰收尾”,意思是很不如意的结局。
互斗,已成为我们的一种落后的文化,好像斗才威武,斗才主动,斗才能赢得胜利,斗才解恨,常常把和平环境搞成战火连天的战场,常常把鸡毛蒜皮的小事变成你死我活的大事,常常是一上班就绷紧神经,咬紧牙关,从不会笑。有什么深仇大恨?几乎都是一些小摩擦,一些小误会,一些小分歧,但他们乐此不疲地去战斗。因为他们养成了买两斤菜必须压价、必须讨价还价的习惯,但几万元一平方的房子,人家嗲声嗲气说一堆好处时,他们就会大方购买。以小失大是对他们的深刻生动的描绘,十分贴切。
屠呦呦如果树敌很多,如果她不停地攻击人、谩骂人、整人,她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吗?鲁迅先生曾谦虚地说,他之所以有点成绩,是因为他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了。我们不认为这是客套话,我们想,我们要取得成绩、取得突破,必须把攻击别人的时间与招架冷箭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这样,才显得大智。
当然,如果面对丑恶奸诈,对违反常理的事,不必按兵不动,而应扬眉剑出鞘,应果敢亮剑,那是为民除害。这,另文再议吧。
家和万事兴,这句话谁都知道。其实,人和即旺,同一个理。因此,停止攻击,求和取胜,不要斗而取辱。
筆者观察几十年,从没有发现一个好斗之人是成功的,是受爱戴的。这或许观察还不细致,还有偏见。如有人发现好斗之人、凶残之人能成大事的,请告诉我们,别让我们失望。对善于化解矛盾的能人,我们应称这些人为高人、贤人。
(陈善茹荐自《点亮一盏心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