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滨谊
余 露
黄 莹
“室雅无须大,花香不在多”,位于云南安宁的楠园是陈从周先生20世纪90年代“小而精”的收官之作。2016年,安宁市政府决定对楠园进行整体修缮和功能完善,启动了“楠园修缮及扩建”项目,扩建部分拟作为“陈从周园林文化纪念馆”以缅怀陈先生对中国园林界、建筑界留下的学术贡献和精神财富。项目原计划于2018年底建成,以纪念陈先生100周年诞辰。各界一致认为应把楠园按照世界文化遗产来保护,为了保护楠园的“原真性”,本方案概念也从最初的“补园”演化至今天的“园林文化纪念馆”,作为项目总负责人和设计方案参与者,作者有幸主持参与了纪念馆方案设计过程,方案以“梓室”为源,试图全面准确地纪念、展示、弘扬陈从周先生精神及其代表的中国园林精髓。
作为收官之作,陈先生匠心独运地在西南地区营建了一座结合当地特征的江南山水园林,采用“因地制宜”“小中见大”和“虚实相生”等造园手法,结合地形、地貌和泉水,利用当地石材和植物,构建了一座美轮美奂的“苏州园林”。从园林布局、理水叠山、厅堂营建、花木布置到匾额楹联,均由先生主持定夺。楠园与上海豫园、如皋水绘园并称为先生的三大重要造园作品,也是先生造园思想的集中体现。在“楠园”南侧与城市道路北侧的街头绿地广场建“陈从周园林文化纪念馆”,作为园林文化展示、学术研讨之地,寓意陈先生的学术影响仍历久弥新、惠及后人。紧邻先生得意之作增一新建“园馆”,这无疑是一巨大的挑战,项目虽然占地只有2 900m2,建筑面积600m2,但意义非凡、影响广泛,非简单的建造一“馆”之事,在其建造规模、风格,特别是与楠园的关系上,所面临的学界学术各方观点和社会舆论等都将是广为关注的。
首先,新园馆该如何对楠园作出响应?立意定位、风格造型如何把握?是与楠园建筑风格一致,还是拉开距离?这些问题都是需要仔细斟酌的。
楠园作为陈从周先生独自设计的孤本佳作,其园林的空间序列、人文意境、建筑营建、植物配置和视线控制都事关楠园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故经专家讨论决议,将新建项目定名为“陈从周园林文化纪念馆”,在性质和空间上与楠园实施分离,将新园馆安排在楠园保护紫线之外。同时,纪念馆与楠园又应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谓“形断意连”“追根寻源”之意。据此,设想方案以陈先生的“梓室”为本源展开,园馆格局为集中自然式,意在作为楠园的“陪衬”,与楠园既不争风,也不类同,而是有意与境上的时空联系:重现的梓翁之“梓室”与梓翁亲手营造之“楠园”。如此,北边的楠园是集风景、山水、花木、叠石、古典建筑浑然天成的综合艺术品,错落有致、天然成趣;南边的“梓室”朴实中尽显历史沧桑,收楠园山水园林之“形胜声色”于梓室“无形无声”之中。作品与作者遥相呼应,两者虚实相应,动静相宜,旷奥相配,相得益彰,既扩展延伸了、也深化加强了楠园瑰宝的园林体验。并且“梓室”带有一种隐隐的中国传统文人气息,但手法又是现代的、简洁的,引发无尽的想象中的意境,体现出当代中国园林在全球化时代背景(图1)。
中国园林的本源是居、聚、游之所,此园馆以“梓室”为心,周以环景,包括背靠的楠园之景、面临的南面城市街景和西面绿地广场之景,提供了居聚游的3种典型活动场所,虽为馆筑,终成园中之馆而回归园林本源。
梓室,乃赵朴初先生为陈从周先生的书斋起的名字,典出子厚《梓人传》。盖先生工木土,故赵以梓人称之。陈从周先生喜甚,晚年以梓翁自喻。梓室,实为陋室,书斋仅七平方米见方,但文房四宝具备,书香充盈。先生穷十年之功,皇皇八十万言的《梓室余墨》就是在梓室中完成的。之后先生作为土木匠走出梓室,考察、修建古建筑及园林工程,事必躬亲,足迹遍踏大江南北;作为教书匠“传道、授业、解惑”,把梓室作为教室,常把研究生带回梓室,让学生们看他大学时代的作业、笔记,看他的书画作品[1]。
图1 梓室总平面图图2 绍兴民居入口处参考[3]
纪念馆是“梓室”生命的延续,以梓翁之梓室为原型。豁达淡泊、率真朴实是人们对陈从周先生生前最鲜明的印象,设计也希望将先生的从一而终、简单朴实融入园馆之中,使之成为具有多种文化展示、教育功能的安宁市的“文化客厅”和“文化名片”,故平面布局力求简单实用而有理可据,主要承载园林文化展示与学习研讨等功能。每当身入 “梓室”,仿佛又能感受到先生来到了我们身边,听他讲作诗、绘画、造园、做人的道理。这个新的“梓室”,实际上就是一种精神和伦理观念宣示的场所:面对这个物质纷繁世界,要保持生活的朴素与精神的自由和富有。“梓室”外观造型虽然平常、甚至简陋,却恰恰宣示了这种日渐稀缺的高尚的人生品格。
图3 绍兴民居版方案轴测图图4 绍兴民居版方案平面图
至此,“梓室”的大体方向已有。考虑到陈先生祖籍为浙江绍兴,他在写字作画时最喜用的闲章是“我与阿Q是同乡”,这既表明他是绍兴人,又反映出他达观的生活态度[2],所以引人的思路之一是,这个“梓室”将作为陈先生江浙书房的延续,也是“景内”的核心。陈先生非常喜欢花木鱼鸟,他的写意画也大多以山水花鸟为主,他始终认为,大自然和人之间是可以交流的。所以设计时,在建筑室内组织若干“视廊”望向“景外”,达到景内—景外、梓室—园林、展品—生景等诸景之互动。将风景内化的策略不仅是将室外的风景引入室内,反之也让被渗透的内部成为景观中一部分。建筑入口部分参考绍兴民居的布局方式(图2),结构上采用砖混与钢木屋架的混合体系,在造型与景观视线上取得一个相对较优的平衡(图3~8)。
图5 绍兴民居版方案正立面图6 绍兴民居版方案南立面图7 绍兴民居版方案剖面图1-1图8 绍兴民居版方案剖面图2-2
第二个思路是从景观到建筑、室内,都围绕着云南当地的山地地形、民居、气候,建筑立面选用云南民居传统建筑材料,青砖青瓦、木门木窗,建筑下口采用当地青石做勒脚,在遵循传统营造方法以及符合当下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保持特色,以达到传统与现代协调统一的目的。建筑入口部分参考云南民居“一颗印”(设计为陈从周之印)布局形式(图9)。这种住宅的平面和外观都方方如印,所以叫作“一颗印”,典型平面布局为“三间四耳倒八尺”,即房屋有3间正房,正房左右两侧各有“耳房”2间共为四耳,倒座房其深八尺故名“倒八尺”(图10、11)。
中国传统追求含蓄、内敛之美,造园也不喜一目了然,毫无遮藏,故园林中每经过一段路径,空间也随之发生变换的流动。故第三个思考是如何巧妙分隔建筑空间,将空间之间渗透、交错、融通,以构成绵延不断、视觉无穷的流动感,形成东方的“流动空间”。所以此版方案着重考虑空间的渗透与层次变化,主要通过对空间的分隔与联系的处理所形成。大空间在分隔之后使之有适当的连通,使人的视线从一个空间穿透至另外一个空间,以呈现出空间的层次变化。这种空间处理手法和西方的流动空间如出一辙。同时,在游走过程中,游客对空间的体验不是在瞬间完成的,由此空间被时间化,唤起游客之前对空间的记忆和联想,从而扩大和丰富了空间感觉和体验,使“流观空间”具有一种时空性(图12、13)。
“梓室”入口从东接楠园,游览使用后从南侧出,建筑体量小,建筑面积控制在600m2以内。3版方案均将研讨室作为核心空间,通过高窗采光,研讨室外侧作为内部展览空间,茶室外的庭院可作为展览空间的室外扩展。作为园林展示、学术研讨的“梓室”试图从传统建筑中寻找启示,发现适应环境的构成方式和“低技术”中的建造智慧,将传统建筑转译到现代建筑语言中。
图9 云南“一颗印”布局参考[4]图10 云南民居版方案轴测图图11 云南民居版方案平面图
陈先生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任职四十余载,他深厚智慧的园林思想、朴实率真的生活情趣、古风古韵的治学方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同济人,他的弟子如今也成为中国建筑与风景园林界的中流砥柱。此次与园林文化纪念馆的设计结缘,更深入了解了陈先生的生平往事。先生在耄耋之年,仍然思考着中国风景园林的理论与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执着与精神传承,令吾辈敬佩、难忘和感慨。陈先生常说:“中国园林是一门综合艺术,蕴含了几乎所有传统艺术,如诗词文学、山水花鸟、工艺美术、书法题对、建筑经营等,堪称‘芥子纳须弥’。”1956年,他写成了《苏州园林》一书,丰富的图片配以精选的紧扣画面内容的宋词名句,两者相得益彰,完美地诠释了中国园林诗、画、园三位一体耦合同构的深层意蕴,由此奠定了陈先生“中国园林研究的巨擘”之学术地位。
图12 流动空间版方案轴测图图13 流动空间版方案平面图
中国的山水园林、山水画、山水诗,三者共同源自中国丰富多样的自然山水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互为表现的对象、感受的载体、追求的境界,形成了久远的中国风景园林感受机制模式。诗、画、园是中国风景园林感受的源泉,是中国风景园林文化艺术的核心价值观。在漫长而连续的数千年演进过程中,尊重历史、尊重传统、尊重前人,是中国风景园林成为一级学科后未来发展的前提和基本原则。今天的中国风景园林师更需要树立“崇尚自然”“人与天调”的专业世界观,需要具备向各类文化艺术学习的修养,需要学习、总结和继承中国风景园林大师前辈成功的经验[5]。
值此陈从周百年诞辰之际,主持参与楠园修缮和陈从周园林文化纪念馆设计,实乃晚辈之幸。希望借此方案“抛砖引玉”,集思广益,把该项目做成能够配得上陈先生的名声威望、配得上中国园林文化且人人向往的静思冥想之地,将陈先生毕生追求的中国园林思想和治学成就发扬光大,借以告慰先生的在天之灵。
注:文中图片均由作者绘制。
致谢:项目过程中受到了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的提点;参与本项目工作的还有安宁市人民政府和安宁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云南省园林行业协会、常熟古建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张建华先生、陈劲风景园林师;同时也感谢陈从周先生的女儿陈胜吾女士对本项目的关注,在此一并表示最诚挚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