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翎,仲建全,冯 浩,黄燕涛
(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 自贡 643000)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parapapiller diverticula,PAD)是指发生于距离十二指肠乳头2~3 cm的憩室[1]。由于其与十二指肠乳头解剖关系密切,所以在临床上常合并各类胆胰疾病,而称之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综合征或 Lemmel’s综合征[2]。 目前,MSCT 已实现亚毫米级薄层容积扫描,结合多种后处理技术,可清晰显示十二指肠乳头及周围解剖结构,并可对相关的各类胆胰疾病作出准确影像诊断。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4月至2018年3月经手术或临床诊断的PAD患者108例的临床及MSCT资料,旨在探讨MSCT在PAD分型和分级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
1.1 一般资料 108例中,男62例,女46例;年龄35~86岁,平均60.5岁;发病时间1~5 d。临床症状及体征缺乏特异性,主要包括上腹部不同程度疼痛,恶心、呕吐或梗阻性黄疸等。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Philip Brilliance 64排螺旋CT机,包括常规上腹部平扫或增强扫描。患者取仰卧位,双臂上举,头先进,扫描范围上至膈顶层面,下至肾下极层面。扫描参数:120 kV,200~360 mA,探测器64×0.625,层厚3 mm,层距 1.5 mm,球管旋转为0.75s。增强扫描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经肘正中静脉团注碘克沙醇(350 mgI/mL)60~90 mL,流率3~5 mL/s,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扫描分别为注射对比剂后 25~30、60~70 s及 120~150 s。所得原始图像以1.25 mm层厚进行重建观察,必要时将原始图像传入后处理工作站行MPR,以明确PAD与十二指肠乳头的解剖关系特点及合并胆胰疾病情况。
1.3 图像分析 由2名腹部放射学方向高年资医师进行图像分析,意见不一致时经协商最终确定。观察内容主要包括PAD位置、形态、大小及相关胆胰疾病情况。PAD位置分型参照Wiesner等[3]分型方法将108例分为4型:壶腹括约肌复合体腹侧型(Ⅰ型)、壶腹括约肌复合体背侧型(Ⅱ型)、二叶型(Ⅲ型)及小乳头腹侧型(Ⅳ型)。按憩室最长径大小分为3型:小型憩室(≤10 mm)、中型憩室(10 mm<最长径≤30 mm)及大型憩室(>30 mm)。Lemmel’s综合征的MSCT分级:0级,单纯PAD,临床症状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均不提示合并胆胰疾病;1级,PAD合并胆胰相关性炎症,主要包括非结石性胆囊炎、胆管炎、憩室周围炎、水肿型胰腺炎;2级,PAD合并胆系结石或梗阻性黄疸;3级,PAD合并胆汁淤积性肝硬化、重症胰腺炎或其他重症。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同PAD分型中Lemmel’s综合征(1~3级)的发生率与MSCT分级情况,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08例共发现113个PAD,其中单发103例,多发5例,多发者均为2个PAD。PAD最长径0.5~4.2 cm。MSCT图像上PAD表现为距离十二指肠乳头2~3 cm范围内囊袋状突起结构,其内可以是纯含气腔,亦可见含气液平面或网格状食物残渣影像(图1~4)。
113个中,Ⅰ型51个,Ⅱ型35个,Ⅲ型21个,Ⅳ型 6 个;Lemmel’s综合征(1~3 级)发生率分别为70.6%(36/51)、51.4%(18/35)、52.4%(11/21)和 16.7%(1/6),总发生率为 58.4%(66/113),各型间 Lemmel’s综合征(1~3级)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3,P=0.048),Ⅰ型发生率高于其他类型(χ2=8.13,P=0.04)。小型憩室9个,中型89个,大型15个;Lemmel’s综合征(1~3 级)发生率分别为 22.2%(2/9)、64.0%(57/89)、46.7%(7/15),不同大小 PAD 并发 Lemmel’s综合征(1~3级)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型憩室发生率高于其他类型(χ2=6.87,P=0.03)。
PAD各型中Lemmel’s综合征分级情况见表1。108例中 Lemmel’s综合征 0级(即单纯 PAD)共42例(38.9%),Lemmel’s综合征 1~3级共 66例(61.1%);其中 0、1 级最多,2 级次之,3 级最少。
表1 PAD各型中Lemmel’s综合征MSCT分级情况 例
十二指肠乳头区因缺乏相应的结缔组织支持,周围肌纤维稀疏、薄弱,再加上肠内压增大而致该区域黏膜易疝出形成PAD[4]。PAD解剖位置特殊,除并发本身炎症外,还常合并胆道或胰腺疾病[5]。有报道[6]指出,10%PAD患者并发Lemmel’s综合征,发病率低于本研究,可能与本研究患者多因上腹部相应症状、体征前来就诊有关。
3.1 MSCT在PAD的分型中的应用 既往对PAD的分型研究[7]多是结合ERCP建立的,不完全适用于CT的横断图像。本研究采用Wiesner等[3]的改良分型方法,更突出PAD与十二指肠乳头的空间关系特点,也利于在横断面上分析病灶特点。姜传武等[8]提出,憩室内型、边缘型及乳头上型更易引起胆胰系症状,而乳头下型则相对少见。本研究显示,在各型PAD中,Ⅰ型PAD个数最多,且较其他类型PAD更易并发Lemmel’s综合征。一般认为,PAD的发生部位与胆系结石的发生存在相关性:Ⅰ型PAD位于壶腹括约肌复合体腹侧,更靠近胆总管下端;由于憩室本身的压迫或炎症刺激,更易并发胆汁淤积、胆管梗阻,甚至胆源性胰腺炎[9],由此可推论PAD的解剖位置影响Lemmel’s综合征的发生。
本研究表明,PAD大小是影响Lemmel’s综合征发生率的重要因素;中型及大型PAD并发Lemmel’s综合征的概率较小型PAD大。笔者分析认为:①憩室越大,越易压迫胆总管开口,造成胆汁排出障碍;②较大的憩室,可能更易因食物残渣刺激而并发炎症;③越大的憩室,合并Oddi’s括约肌功能不全的概率增加[10]。
3.2 MSCT在Lemmel’s综合征分级中的应用 目前,临床对PAD的诊断并不困难,但涉及Lemmel’s综合征的分级评估却少有报道。本研究针对Lemmel’s综合征的分级标准,主要是依据患者相关胆胰疾病类型和后续治疗方式而制订。单纯PAD不合并胆胰并发症患者,临床上以预防Lemmel’s综合征为主,而归类为0级;1级主要涉及胆胰相关炎症,包括非结石性胆囊炎、胆管炎、憩室周围炎和水肿型胰腺炎,可接受积极内科治疗而缓解、控制;2级伴发各类胆系结石或梗阻性黄疸,目前临床多主张选择ERCP或手术治疗[11],达到控制炎症、减轻肝胰损害的目的;3级是指因PAD出现的各类急重症,如重症胰腺炎、胆汁淤积性肝硬化等,这类患者病情复杂、危重,常需多学科综合治疗,临床上应高度警惕和重视[12]。 通过对本组分析发现,Lemmel’s综合征 0、1 级占大多数,2级次之,3级最少。说明大多数Lemmel’s综合征患者仅需随访或内科保守治疗;少数Lemmel’s综合征2、3级主张手术,术前MSCT检查有助于此类患者病情评估。
综上所述,MSCT不仅能够对PAD作出分型诊断,还可对Lemmel’s综合征进行准确的影像分级,有助于临床进行病情评估及选择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