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儿童为主角的影片从儿童的视角去对和自己思维并不相同的成人世界进行分析,通过这些孩童观察到的现象展现出在成人世界中无法看到的生命情景。本文主要探讨中国儿童战争片的界限划分、中国儿童战争片的发展及中国儿童战争片的缺失。
关键词:战争片 儿童 探究
一、儿童战争片的界限划分
首先要确定两个问题,第一就是关于“儿童”年龄的划分,第二是战争中主角的确定。
“儿童”年龄的划分问题。《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的条款中提出:儿童指的是年龄低于18周岁的任何人员,法律明确提出年龄不足18周岁的就是未成年人。《电影艺术词典》则认为,儿童片中儿童年龄的划分通常是0—15岁之间。本文中笔者主要引入了皮亚杰与《电影艺术词典》中提出的关于儿童年龄的区分方法,将儿童战争电影中儿童的年龄划定在0—15岁间。
主角的划定问题。战争电影中多会出现儿童角色作为配角锦上添花,但是为了研究战争片中的儿童形象,将会选择以儿童作为主角的影片进行形象比较分析。那么以儿童为主角的战争片在此称为“儿童战争片”。
二、中国儿童战争片的发展
我国儿童战争片创作的基本源头大约可以追溯到1925年明星公司拍摄的《好哥哥》。影片以江浙军阀之战作为具体的外部环境,通过两个流浪儿童的视角,描述了战祸使得他们没有归宿,表达了当时人们反对战争、改革遗产制度的愿望,使创作人员的人文主义精神得到全面体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战争题材儿童片已经在当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以《鸡毛信》《小兵张嘎》为典型代表作。中国儿童战争片对于儿童形象的打造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第一阶段主要凸显小英雄形象;第二阶段主要表达人道主义关怀。
1963年摄制的《小兵张嘎》堪称模式典范。在张嘎子身上鲜明地体现着英雄崇拜和革命成长两大主题,并成功地与生机盎然的童趣结合在一起。张嘎之所以必须走上革命道路,是由于其特别喜欢的老钟叔被日本鬼子抓走,唯一的亲人——奶奶也被鬼子给害死了。张嘎没有其他去处,只好投奔八路军,以便能有机会为亲人报仇。影片并未把张嘎的受难作为故事描述的重点,而是将张嘎的态度转变作为关键,也就是分析其如何克服自己的“嘎性”,继而转变为一名合格的革命战士。影片的最后,張嘎主动把自己缴获的手枪上交,也就意味着其自身获得了“成长”,但是组织这时又考虑把手枪配给他,也意味着他已经通过了审核,并且成为了真正的革命战士。
随着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发掘,包括儿童电影在内的儿童文艺创作普遍出现“向内转”的倾向,即关注儿童自身、重视儿童价值、回到儿童内心世界,大胆表现人性、人情、人道主义。
谢晋导演的《啊!摇篮》开启了“人文关怀时代”。新时期以来的很多电影中,少年儿童不再是革命的主体,不再承担原本并不需要他们承担的社会责任,更多的是展现他们作为战争中的受害者和无助者。《啊!摇篮》就是这方面的主要代表作。尽管这些孩子并非是上述影片的主体,但是片中所有参与革命人员的行为都是以孩子为中心而开展的,孩子们都成了战争的受害者。
在这之后,《我只流三次泪》《妈妈,你在哪里》等一些优秀的作品大量涌现,一个以“人文关怀”为主体精神诉求的新时代正在向电影观众走来。由于在艺术的表现手段上进行了探索,战争题材儿童片成为促进新的历史时期电影创新的关键力量。
从“塑造小英雄”到“表现人文关怀”,战争题材儿童片的这一观念转变与创作转型,是有其深层原因的。这些年来,我国战争片创作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儿童片年产量每年都呈现出增长态势,战争题材儿童片的数量则每年都在减少。
三、中国儿童战争片的缺失
(一)现状
现在我国以儿童为主角的战争片几乎没有,大多数是战争片中含有儿童角色的。儿童形象是以对弱者的毁灭来表现战争的罪恶。
《南京!南京!》中出现了一段确实令人非常痛心的场景:从一个固定长镜头中,一个小女孩看到很多人向日军投降时,心理上存在着较大的困惑。在这样的情景下,当一个民族连一个手无寸铁的孩子都无法保护,这是个体的不幸还是整个民族的不幸?孩子其实就是战争最大的受害者。
《金陵十三钗》里,教会学校十几个少女的形象尽管未能得到全面展现,但不管是她们对风尘女子的反感,或者是在强大的敌人面前的无奈,群体的意志本质上也是个体意志的根本体现。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电影中的人物形象:这是一群心灵高贵的妓女为了一群豆蔻年华的“儿童”牺牲自我的故事。玉墨看着这些十二三岁的孩子们,回想起自己的童年不禁潸然泪下;换上学生装的妓女们为自己年轻了许多的少女扮相十分欣喜。为了少女们慷慨赴死的行为何尝不是一件以牺牲自身性命保护儿童的壮举?这一场壮举实际上是完成了一次对童年的顶礼膜拜,以达到自我救赎的完满。不过,如果将《金陵十三钗》中的女学生当作儿童来理解,张艺谋塑造的这组战时儿童群像在中国电影中是较为特殊的。除了书娟这个主要角色曾表现出机敏和正义感,影片中的大多数少女形象更像陪衬,从一开始对妓女群体的歧视,到最后接受妓女们为自己赴难时表现出的心安理得,这些女孩们的举动很难让人真正喜欢。片中儿童形象的作用似乎是以女孩的不完美衬托女人的极致美,而后者才是张艺谋在影片中最乐于表现的内容。
在国外,除去早年各国摄制的儿童战争片外,当下却依然出现了以儿童为主角的优秀战争片。像《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英国2006年)、《五月的四天》(德国2011年)、《橡树男孩》(德国2011年)、《新纽扣战争》(法国2011年)等等,说明国外依旧在关注战争片中儿童这一群体。
(二)现今中国儿童战争片缺失的原因
中国当下的战争片为何缺少儿童题材?经笔者研究认为原因有三点。
第一,新主流大片占据战争片市场。当前电影市场走上新主流大片的道路。一是主流大片商业化,“建国三部曲”动用全明星阵容,用明星效应带动主流大片发展;二是商业电影主流化,宣扬爱国、革命、国家、民族等正能量、主旋律的理念,例如《集结号》《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中国合伙人》等。《红海行动》更是通过三个层次突出爱国主义精神,拯救个体、拯救集体、反恐反战争拯救全人类。因此,儿童的“弱势”形象被忽略,因为儿童视角普遍是在刻画战争对人类的残害,这并不符合中国战争片的市场导向。
第二,回顾历史,战争片中缺失儿童主角形象。中国三大历史影片《建军大业》《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中群星亮相,从中能看到没有能分配给儿童的主要角色。其他的历史题材战争片中更是没有儿童主角,那么儿童形象只能作为陪衬,就像《南京!南京!》与《金陵十三钗》。如果要将儿童作为主角,就要切换拍摄角度,可是显然这不是主流方向。
第三,儿童作为主体的剧情片较多。抛开战争片市场不谈,在部分剧情片中儿童形象起了主导作用。例如《山河故人》《失孤》《亲爱的》《找到你》《宝贝儿》等,关于孩子丢失再找到孩子或是孩子成长的话题。那么为了不让市场看起来很“单一”,儿童大量出现在剧情片中,就冲淡了进入战争片的可能性。
(三)缺失问题如何解决
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引进了《血战钢锯岭》和《敦刻尔克》两部影片。两部都是战争片,但是却有着不一样的出发点。《血战钢锯岭》是从医护人员的角度描绘了战场的残暴,并从主角医疗兵身上发现了难能可贵的奉献精神,他珍视每一个生命,即使是敌方受伤,他也会出手相救。但国内近年却没有类似的影片。《敦刻尔克》是针对二战历史中的重大事件“敦刻尔克大撤退”进行改编的。当时40万英法联军被敌军包围在敦刻尔克的海面上,面对敌军的不断逼近,他们也只能拼死一战。影片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从海陆空三方面展现逃脱与战争,海陆空同时进行,最后交会一处。
以上不同的影片都带来了别样的战争片体验。中国在当今的战争片叙事中应抛弃“单一性”,可以从学习开始,再构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如《钢琴家》中普通工作者的形象,《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中儿童的形象,《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女战士的形象,《辛德勒的名单》中商人的形象,等等。
多年来,外国电影事业对中国电影都有着推动性的影响。像是音乐歌舞片《雨中曲》《芝加哥》推动我们创造出《如果·爱》《精武门》;《十二怒汉》让我们迎来了《十二公民》;《嫌疑人X的献身》也是由日本小说改编的;《红海行动》让国人感受到大片风采;《智取威虎山》导演徐克不仅采用的是好莱坞大片的拍摄手法,还采用当今年轻观众普遍接受的视角和现代的电影技术来制作,是明显的商业电影主流化的表现,等等。中国为了电影事业的发展在不断地学习,或许会出现“差评”“烂片”的标签,但也是一种创新尝试。所以,在儿童战争片缺失的情況下,中国也应该保持着《小兵张嘎》的创作热情继续向前迈进。
四、结语
当前,中国战争题材儿童电影创作总体上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具有影响力的作品数量不多,“十七年”经典影片《小兵张嘎》到现在仍然属于一部好作品。长期以来,中国都具有“文以载道”的文化理念,明确认为作品本身要具有教化性,不只是关注儿童童心、童真、童趣等性格的培养。这一传统在中国“二战”题材儿童电影中表现为说教成分明显要超过童真、童趣的展示。在当前这样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将“儿童本位”的儿童观直接在中国电影中展现,如何在儿童观和战争伦理观之间获得平衡,拍出契合时代的战争和儿童题材影片,是当前需要我们认真分析的问题。
(作者简介:刘思鹭,女,硕士研究生,吉林艺术学院,研究方向:电影剧作与理论研究)(责任编辑 徐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