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华
回想起20岁时的我,以及现在因为工作关系,经常接触到许多优秀的大学生与上班族,我发现他们跟我当年都有个共同点——非常汲汲营营去做“该”做的事。
例如,选一个有出路的科系、勤跑社团活动、争取各种实习机会、当交换学生、出国游学,甚至参加公益活动等。而上班族为了广结人脉,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每个碰到我的人都跟我要名片,我也会给他们。之后他们会写信给我,希望我能帮忙,我仿佛看到当年的自己:为了装饰履历表,什么都去做,但什么事都做得很浅。
这些优秀学生跟当年的我一样,算得太精确,所以用一种“准备考试”的方式来准备人生;而准备考试就是要面面俱到,一切都算得精准,不能出错。
比較讽刺的是,当年的我以为这是在“做自己”,后来才发现,我并不是在做自己,而是掉入了主流道路;因为主流道路有迹可循,那些是已经走过这条路的成功人士或是社会价值观告诉“优秀的人”该做的事。所以,当年的我觉得一定要把握时间把这些事情做好,考上台北大学、参加国外英文辩论比赛、结交外国人以锻炼英文、成绩一定要不错,还要有一些公益成就,才能进国外名校。表面上似乎很优秀,无形中却掉入了主流道路。
主流道路没什么不好,我在35岁前,都走在这条路上。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主流的人,就自信地继续走下去;如果你觉得主流不能满足你,就多做一些非主流的风景。
非主流的风景,没有人走过,算不出来;但是如果我有现在的智慧,回到20岁时,我会慢一点、傻一点,浪费一些时间,尝试去做些对自己没有立即好处的事,若对别人有好处(例如公益)很好,若对别人没有好处,也没关系。
我想说的是,当“做自己”变成流行语时,不要“只”做自己。因为,只做自己,最后可能还是做了主流价值期望的你。当初的我就是做主流价值的自己,它可以成就一个成功的人,但是未必保证可以成就一个成功的社会。
我做主流的自己,只做到35岁。对于我这个自小到大的模范生而言,在台湾MTV电视台当总经理,是一个很好的目标,但那也是我在企业界最后一个工作。达成目标后,我就离开职场了。这是第一次,我没有先算好后路再走,而是去做了一趟长途旅行,到母校史丹佛、欧洲与祖国大陆去跑了一圈,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这些经历无法简化成履历上的一栏,也不会增加我在职场的身价,却奠定了我下半场的工作和人生。
我回来写了一本乐活的书,做社会企业、做梦想学校。甚至也影响了我的生活:我原本是个无聊的人,但开始喜欢去爬山与跑步后,发现原来做一些不熟悉的自己,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做自己是做不完的,我想用一生的时间去唤醒那个不熟悉的自己,才是真正地做自己。这不只是我对自己20岁的提醒,也是我对自己现在的提醒。
(杨乐摘自《小品文选刊》201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