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记录上帝、自然和命运的这次猛推

2018-12-15 22:26麦岚
齐鲁周刊 2018年39期
关键词:泰坦尼克卡梅隆泰坦尼克号

麦岚

关键词:记录

泰坦尼克号只在大海中航行了不到5天,却不妨碍后世的人们用100年去填充有关它的各种秘密、证据与传说,至今历史学家兴趣不减,公众也意犹未尽。百余年间,人类用所有可能的媒介方式记录和传播着这一座沉没的巨轮,同时也在记录一段历史、一种文明和反思。

卡梅隆们的“屁股”和角度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一向对沉船感兴趣。1990年代初,他开始注意泰坦尼克号,说它是一个“伟大的、现实的小说”,并着手准备将其搬上银幕。

卡梅隆说服二十世纪福克斯通过对泰坦尼克号残骸的实体摄影来加强电影的历史真实性。1995年,在经过12次潜水拍摄后,卡梅隆才开始创作剧本、进行制片。

他的团队在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州的太平洋海岸买下一块1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在此搭建了完整的摄影棚。他们通过爆破制造了两个巨大的水箱,其中大的一座可以容纳6400万升水,以及泰坦尼克号逼真的重建模型,这座模型长达20米。另一个可容纳2200万升水,内置巨大液压装置,使用时可以使复刻版的一等舱餐厅及其大阶梯以每分钟30厘米的速度沉入水底。

除了耗资巨大的场景,卡梅隆广泛应用电影特效,比如电影中一等舱的休息室只是模型,后来加上蓝屏前拍摄的演员表演。模拟使用了60台计算机,这些计算机使用当时还很罕见的Linux操作系统。

《泰坦尼克号》最终成为现象级电影,它连续15周成为北美票房周冠军,这一纪录至今无可匹敌。1998年奥斯卡奖颁发时《泰坦尼克号》尤其引起了注意,它14次被提名,11次获奖;全球总票房则达到了惊人的18亿美元。

在光环之外,卡梅隆其实是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着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事件。“很难找到一个更好的故事:穷和富的对比、从前至后不变的男士与女士的社会差异、一个早已消失的时代冷漠的安逸和可敬的行为、大船的豪华、在黑暗中驱使它疯狂前进的男人的大胆。最重要的是我们从中学到的经验:生命是一个冒险,未来不可知……不可思议的事情是可能的。”

他在电影中添加了一个现代的、纪录片式的线索,使整个电影的时间和叙述层次不断被打破,而寻找海洋之心的探宝主题则显示了当时导致灾难的原因,即盲目的科学野心和贪婪,这在今天依然存在。

电影《泰坦尼克号》并不是第一部描绘那个难忘夜晚的电影。在其沉没的第二年,意大利即拍摄了一部无声电影。但不同人对这一夜晚的解读和呈现,则取决于记录者的“屁股”坐在哪里。

1943年,德国拍摄了第一部泰坦尼克题材电影,被用于反英宣传。主角是德国籍大副,因英国资本家的无能,令他无法挽救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命运。

作为邮轮终点的美国则在1953年拍摄影片《泰坦尼克》,其在前半部分用大量对白交待人物。影片后半段紧张刺激的场面接踵而来,面对生离死别,亦不乏感人的场面。

在泰坦尼克的故乡,冷静克制的英国人到1958年才拍摄了《冰海沉船记》(《A NIGHT TO REMEMBER》)。影片开场半小时即到沉船戏份,救生船上惊惶脸孔场面是全片精华。本片曾被誉为有关泰坦尼克号的最佳影片。

此外,大量纪录片也对泰坦尼克沉船事件进行了多方位解读。尤其近年来,国家地理频道相继拍摄了《拯救泰坦尼克》《最后的世界》《重返泰坦尼克》《结案》等相关影片,探索频道则拍摄了《剖析灾难始末》《来自深渊的回答》《水下90年》等相关影片。

最近一部纪录片是今年5月开拍的《The Six》。当年泰坦尼克号上有8名来自香港的华人船工,其中6人生还。但这6人获救过程过去一直存疑。英国导演琼斯走访了6名香港生还者的后代,试图还原当年6人获救的真相。

技术革命“制造”线索

事实上,1912年4月15日,沉入大西洋海底的不仅是巨大船体和1000多名不幸旅客,还有关于这艘传奇邮轮上的种种生活细节的证据史料。

很多时候历史的窗口并未彻底关闭。彼时,电影艺术远未到普及状态,泰坦尼克号的相关影像也只有制造过程中的一小段录像。但当时摄影技术的日渐成熟则为保留图像提供了前提。

早在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将乳化银感光剂涂布在明胶上,制造出新型的感光材料,即柔软、可绕卷的胶卷。同年,柯达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安装胶卷的可携带方箱相机。1900年,柯达公司推出普及型照相机白朗尼,小型轻量化的相机使摄影真正普及开来,民间涌现大量业余摄影爱好者。泰坦尼克号的乘客之一、爱尔兰神父弗朗西斯·布朗即是其中之一。

布朗神父只乘坐了泰坦尼克号处女航的第一航段,即从英国的南安普敦到爱尔兰南部的旅游城市科夫。科夫是泰坦尼克号沉船前停靠的最后一个港口,也是爱尔兰移民大潮中最为重要的港口,当年有250万爱尔兰人从这里登上驶向美国的轮船。他留下了1000余张有关泰坦尼克船体和船上生活的照片,在卡梅隆拍摄《泰坦尼克号》时被用来参考设计复制船身以及拍摄情境。

同时,1902年无线电报的发明使流动通讯变得可能,基于此,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消息很快传遍五洲。当时世界各地的主要报刊也在第一时间记录了这一事件,为今人对泰坦尼克的探寻提供了诸多线索。

值得注意的是,泰坦尼克沉没的那一年,中华民国发行了辛亥革命后出版的第一批教科书,其中用整整两课来介绍“泰坦尼克号沉没”,课文共计千余字,还绘制了船撞冰山沉没的插图。

课文名叫《泰坦尼克号邮船遇险记》,前一课介绍了泰坦尼克号船体概况、发船时间、发生危险的时间等,并写明泰坦尼克号的建造费用为117万英镑,以及“舟行后,天气晴明,水波不兴,旅客非常愉快。未数日,竟为冰山所触”。

后一课则详细介绍了邮轮撞击冰山直至沉没的过程,“船长督率船员百计救护。既知无可为,乃发令下小艇,又令男子退后,妇孺登艇,男子闻令即退,无有喧哗者。”文中还写到了最感人的一幕:当时船上电灯亮如白昼,船上的乐工照常演奏着乐曲,只是将出事前的欢快曲调改为庄重曲调,“曲曰:上帝乎,吾将近汝”。

反思:从内心深处提醒自己

泰坦尼克号只在大海中航行了不到5天,却不妨碍后世用100年去填充有关它的各种秘密、证据与传说。

在那个年代,泰坦尼克号不仅仅是一艘船,殖民四海的帝国荣光、征服海洋的雄心壮志、奢华享乐的跨洋旅行、新兴中产阶级对远方的想象,底层移民者对新生活的向往,都投射在这艘史无前例的邮轮之上。而漂浮在大西洋上的那座冰山,成了这一切的终结者。

百余年来,人们动用了所有传播和媒介对泰坦尼克进行全方位记录,相关书籍著作尤甚。从题材和角度来说,它们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对幸存者等相关人员提供的素材进行梳理,企图还原沉没事件,如1955年由沃尔特·洛德编著的《此夜永难忘:泰坦尼克号沉没记》。这本书以六十余位“泰坦尼克号”海难事件幸存者的回忆为基础,生动地还原了沉船场景,以及随后几个小时惊心动魄的求生与救援过程。

另一类则从历史社会背景和技术层面探究和反思泰坦尼克沉没的原因。正如斯蒂芬尼·巴尔切夫斯基编著的《泰坦尼克:百年情殇下的历史真相》所说,大家都將泰坦尼克的沉船悲剧描写成一则寓言故事,一则有关人类的聪明才智能够成就多高的故事,一则有关有如此智慧的人类在面对简单而不可测的自然力量时又是如何轻易失败的故事。

我们记录泰坦尼克号,就是从内心深处提醒自己,人类不是无所不能的。当人们骄傲自满、认为自身是宇宙主宰时,泰坦尼克号的记忆将人们唤回现实。“泰坦尼克号”这个词语代表了两“最”:它是世界上最大和最豪华的邮轮。然而它却在与冰山发生船上大部分人都没能感觉到的轻轻撞击之后,不到3个小时便沉入海底。上帝、自然和命运用几乎鄙夷的姿态猛推了一下人类这无比自豪的庞然大物。

猜你喜欢
泰坦尼克卡梅隆泰坦尼克号
《泰坦尼克号》经典桥段(视频)
《泰坦尼克号》(海报)
雪上“泰坦尼克”
谁吃掉了泰坦尼克号
The Titanic II Is Making Its Maiden Voyage in 2022 “泰坦尼克2号”将于2022年下水启航
拿到卡梅隆180页的剧本和600页的笔记,罗德里格兹只改了几处奇观
闭上眼睛数到十
卡梅隆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