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经济效益及经营策略探寻

2018-12-15 11:00马晓颖开滦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煤矿企业

马晓颖 开滦

摘要煤矿安全经济效益及经营策略优化是当前煤矿企业的重要任务,它旨在最大限度降低煤矿安全经济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经济损失,尽可能深化煤矿企业安全经济效益内涵,解决产业量化问题。本文从事故经济损失量化理论与安全经济效益内涵这两大科学角度,分析了煤矿安全经济效益的相关内容,同时探寻了煤矿企业安全经济与精益化经营的正确策略。

关键词安全经济效益 煤矿企业 事故经济损失量化理论 精益化经营策略

煤矿企业作为国民企业必须保证安全化、经济化生产,真正担负起国家经济支柱的重要责任。在此过程中,企业就必须尽量规避自身安全生产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所存在的种种矛盾,设法提高煤矿安全经济效益途径,实行精益化经营管理策略,有效维持煤矿企业自身生产力,保障社会经济财富的持续增值。

一、煤矿企业的安全经济效益研究

煤矿企业的安全经济效益研究应该基于事故经济损失量化理论和安全经济效益内涵两方面展开。

(一)基于事故经济损失量化理论的企业安全经济效益研究

煤礦企业生产涉及诸多安全问题,例如煤矿瓦斯爆炸、透水、顶板事故等等,这些事故突发性强,会对煤矿企业造成巨大的财产及人员损失,严重影响事故经济。一般来说,事故经济就是对事故危害最一般、最直接、最通常且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即事故无论大小都会造成一定经济损失。而对事故经济损失的问题可以用量化的形式来表示,通常情况下,企业善于用货币单位来计量事故经济损失。

事故经济损失就是指一切经济价值的减少,它会同时附加有费用支出与经济收入的增减效果,就这一点来看,目前国内外对此的算法不相一致,各国规范也存在较大差异。我国也为此制定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损失统计标准》,标准中将伤亡事故经济损失划分为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两种。前者多为事故直接造成人员伤亡,为其善后处理所支出的费用;而在事故中所发生的各种资源被破坏情况、包括其它损失情况还要归纳到经济间接经济损失范畴中精算获得损益结果。另外,要根据煤矿事故发生的地点不同进行区别对待。

在事故经济损失量化理论中,所有的物质经济损失都需要进行精确计算,不过在人员伤亡方面,其经济损失计算却存在一定争议。因为人本身作为一种生命集体,它的生命无法用经济价值来精确衡量。在该标准下,人的生命就变得可以进行价值评估,基于企业及法律规范进行合理评估。这种评估多年来在海外国家非常适用,像邻国日本为了保证自身煤矿安全经济效益合理化,对作业中人员伤亡的工伤经济损失赔偿最高可达到8000万日元以上。而在我国还没有一套公认且统一化的工人生命价值评估理论体系,如果按照我国煤炭科学院对全国各类性质的煤矿矿井调查研究结果来看,工伤死亡一人的生命价值估价一般在5-30万元不等。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的事故经济损失明显估价偏低,对事故经济损失的认识程度也严重不到位。

(二)基于安全经济效益内涵的企业安全经济效益研究

相比于事故经济损失,安全经济效益内涵是其对应理论,煤矿企业也要结合安全经济效益内涵来评定自身安全经济效益内容,保证煤矿安全工作的有利推进。同时,它的目的还是为了有效控制企业的无益消耗,尽量减少经济损失,以保证对经济生产产生正向增值作用。从科学角度来看,安全经济效益是具有长效性、多效性、间接性、滞后性、潜在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如果从经济角度来看,它要对企业工人的生命健康与工效负责,对社会安定与环境污染问题负责,减少危害事件损失,不断为企业提高生产经济效益,最终产生利税增值效果。就我国而言,煤矿企业会对自身安全增值产出进行评估,计算它的生产产值最终贡献,但就安全经济效益的经济作用定量分析方面研究尚少,以下给出目前相对常用的估算理论模型:

二、安全增值产出=安全对生产的贡献率×生产总值

在理论模型中同样关系到微观经济效益相关问题内容,它将研究范围细化到某一种安全活动个体上,或者某个项目的小范围、小规模安全活动效益层面上。它应该与安全宏观经济效益相对应,并同时涵盖了增值效益与减损效益两个部分。近年来一些学者就基于安全微观经济效益提出了工程项目的实际安全经济效益计算公式,它应该为:

三、基于煤矿安全经济效益与精益化管理的企业经营策略探寻

煤矿企业要基于安全经济效益与精益化管理两项内容探寻自身长远发展的经营策略,本文也将围绕这两点为企业提出若干发展经营策略。

(一)基于安全经济效益的煤矿企业经营策略

煤矿企业还是要基于安全经济效益提出相关经营策略,一方面做好安全投人有效节约,一方面还要提高安全生产产出。首先在安全投入节约方面,要保证基于安全条件背景下尽可能降低安全资源消耗程度,确保安全劳动消耗能够实现与物化劳动消耗的相互均衡合理化。举个例子,某煤矿企业就与其它企业共同通过科技合作方式对煤层突出敏感指标及临界值进行了深度安全技术分析,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大前提下通过改善防突工艺,减少防突措施工程量50%以上,同时减少检验次数和所消耗的时间,提高生产掘进速度。另外,为了更好实现安全投入节约,该煤矿企业还通过在工程施工中降低通风巷道维护费用,适当增加科技成本投入,缓解采掘接替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不利于安全施工的紧张状况。所以总体来说,基于安全经济效益的安全投入节约非常有必要,能够有效改善当前生产条件,并为企业煤矿安全生产节约成本。

其次在煤矿企业安全产出方面,要推行安全目标管理与安全管理责任制,结合周期总体方案与职能部门横向分解原则来优化目标体系内容。煤矿企业要保证自身由上至下的逐级检查与控制和过程调节,保证每一道工序都能环环相扣,结合重点目标来实施对应『生措施。比如说,要加强对煤矿安全产出过程中的瓦斯爆炸等事故进行重点监控,进而全面提高煤矿安全经济效益。为此,企业还可以考虑建立专项基金激励机制,结合安全生产记录与特殊贡献内容为企业生产有功人员予以物质和精神奖励。

本文还认为,煤矿安全经济效益背景下的经营策略应该多结合行政与经济手段,将综合化安全管理模式融入到工资结算方法中,满足当前煤矿企业的分配政策有效实施,将工资总额的一部分拿出来专门用于安全工资专用资金,体现安全生产在煤矿企业运营推进过程中的重要性。具体来讲,就是结合职工工资分配来明确企业安全与生产、质量与效益等多方面内容的经济利益关系与融洽性,通过结构工资结算方法从侧面增强企业群体安全约束机制。再者就是要建立相对完善的经济处罚制度,对煤矿“三违”者予以严厉处罚,整改企业重大隐患,最终还要查处事故背后的主要责任者,通过新处罚制度约束企业煤矿安全生产行为,规范安全经济效益发展与经营管理对策。

(二)基于精益化管理的煤矿企业经营策略

精益化管理是煤矿企业经营策略的创新关键,所谓精益化管理源自于精益生产,它希望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降低成本来提高管理质量,加速管理业务实施流程,是当前企业中的重要战略管理理念。在精益化管理中也存在对企业安全经济效益的相关思考,它更希望围绕企业既定目标来提出更为有效的目标成本设计思维模式,注重对思考形式的深度渗透。在精益化管理中,它着重思考了煤矿企业所面对的顾客维度、产品形成过程维度以及产品结构维度,利用这三大维度合理辅助企业的各种成本管理过程,最终再为企业安全经济效益进行计算评价,再对目标成本管理提出新一轮的改进与创新建议,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经济精益成本管理的有效循环。实际上,煤矿企业的精益化管理还要基于安全经济效益原则,有效管控成本费用,鼓励企业全体管理层、基层员工参与到基于安全经济效益的经营策略运用中,实现组织、人才、方法手段全面管理。

四、结语

总体来看,我国煤矿企业在安全经济效益评估方面还相对偏低,无法实现对所造成事故中受害人员的合理评估及有效经济损失补偿,这对企业的安全产出非常不利。所以,企业应该基于先进经济及行政手段宣传教育,做到对企业安全经济效益的合理控制与增值,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经济效益背景下的经营能力与抗风险能力。

猜你喜欢
煤矿企业
煤矿企业薪酬管理方法探讨
煤矿企业人本管理模式下的职工培训教育创新研究
“两学一做”对于煤矿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浅谈加强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