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解剖学原理及机制研究

2018-12-15 11:36彭征王增贤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27期
关键词:机制研究

彭征 王增贤

【关键词】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解剖学原理;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R6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7..02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SPR),是一种介于神经外科与骨科之间的手术治疗方法,是用于缓解痉挛型脑瘫、痉挛性截瘫等疾病肢体痉挛的重要技术。对于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作用机制,就是为了阻断脊髓反射的γ-环路,而选择性地切断脊神经后根中的部分Ⅰa类纤维,从而达到既降低了肌肉的张力,解除或缓解了肌肉痉挛,并且还保留住肢体的感觉不受影响的目的。全世界诸多学者对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进行了不断的研究、探索和完善,使得它的治疗效果逐渐被医学界及众多脑瘫患者和家属所认可。并公认为是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1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发展史

意大利学者Fasno[1]在1978年治疗痉挛型CP患儿时,首先使用肌电刺激监测的方法,来测量脊神经后根不同神经束的兴奋性,然后选择性地切断兴奋性较高的脊神经后根纤维,手术获得了很好的疗效,但手术在胸腰段,容易出现圆锥损伤。1988年美国医生Peacock[2]将手术部位由脊髓圆锥位置(胸腰段)下降到了马尾水平(腰骶段),并完善了电刺激的方法,降低了手术风险。1990年,我国的徐林教授[3]首次在亚洲地区开展腰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用于治疗痉挛性脑性瘫痪的下肢痉挛,随后又在颈部做了全世界首例颈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用以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上肢畸形,并获得成功。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不断累积、总结,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整个手术理论体系日趋完善。

2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机制

2.1 γ-环路理论

1896年,英国人Sherrington研究后发现,手术切断猫的脑干导致四肢的痉挛和僵直,再切断脊神经后根可以解除四肢的痉挛和僵直。自从1978年意大利人Fasno首先使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解除痉挛型脑性瘫痪的肢体痉挛以来,就一直延用阻断脊髓反射的γ-环路理论来解释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作用机制。

肌梭呈梭型,可以感受机械牵拉的刺激,属于牵张反射的感受器,当机体牵张反射太强,临床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以及肌肉痉挛。肌梭与Ⅰα类纤维相连,并与脊髓中的α-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肌梭还与Ⅱ类纤维相连,参与传导深感觉(本体感觉)。高级中枢传导的下行冲动,首先传递给脊髓前角的γ-运动神经元,其发出纤维的可以支配梭内肌,控制肌纤维的收缩和长度,并使得牵张反射感受器的敏感性增强,继而增强相应肌组织a-运动神经元的活动,导致肌紧张或痉挛,这一反射通路称为γ-环路。

2.2 “外周-皮层-外周”大循环通路理论

经研究发现,大部分患者在行腰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后,流涎、眼斜视和语言障碍得到了好转,而且,大部分病理在术后上肢痉挛得到缓解,功能得了到较大的改善。这是因为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中,切断了部分脊神经后根中的感觉神经,使得感觉神经传导神经冲动的速度或强度比手术前都有了大幅度降低,即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后传导到大脑皮质的感觉神经冲动减少,继而使大脑皮质的兴奋性也随之降低[4-6]。于是,大脑皮质发出的神经冲动自然也会随之减少,这一理论属于“外周-皮层-外周”大循环通路理论。

2.3 以上两种理论相结合

徐林[5]总结后提出,将以上两种理论结合起来形成的“大、小环路”理论才可以清晰、完整的解释那些单一用γ-环路理论或单一用 “外周—皮层—外周” 的大循环理论都不能解释清楚的临床病例。

参考文献

[1] Fasano V A,Broggi G,Barolat-Romana G,et al.Surgical treatment of spasticity in cerebral palsy[J].Child Brain,2010,4(5):289-305.

[2] Peacock WJ,Arens LJ.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 for the relief of spasticity in cerebral palsy[J].S Afr Med J,2012,62(4):119-124.

[3] 徐 林,崔壽昌,赵 利,等.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14例初步报告[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1999,14(4):193-195.

[4] 徐 林.关于开展脑瘫SPR的若干问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5,02:141-142.

[5] 王正雷,徐 林,李树春,等.SPR治疗痉挛型脑瘫及其诱发电位研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9,06:32-34.

[6] 易 斌,徐 林.选择性腰骶神经后根切断术的电生理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1999,10:28-30.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机制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的思考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定向培养 还需完善安置机制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