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喜清 刘春梅
(1.桂阳县舂陵江镇十字中心学校;2.桂阳县蓉峰完小 湖南郴州 424403)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要完成语文课程总目标对阅读教学的总的要求,必须要突破阅读教学这一关,可实际情况是语文阅读教学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然而教学效果却不甚理想,这是什么原因呢?笔者以为不少教师忽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或许一个主要的方面。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语文学习的目的不在于写一篇又一篇的课文,而在于通过一定数量的语言、课文范例学习,获得一种迁移能力,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水平。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说明各类课文总有自己的规律,因此,教师应让学生通过对每类课文范例式的学习,掌握一类学习方法,便可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学了,比如写人的文章,必然要涉及的是:写的是谁?有什么特点(或思想品质)?通过何事(例)表现的?具体在示例中怎样体现于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之中的?于是这类文章确立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也就找到共同规律了。比如,参观游记类文章结构特点与写作规律是:(1)按地点转换的顺序写,重点写出几个参观点、浏览点。(2)每一点有何特点(及作用),所见和所闻相结合。阅读此类文章,要抓住这些内容,写作此类文章必须交代这些要点,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够运用学法,学习类似的文章,进行举一反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古人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想就是这个道理。
笔者以小学教材第七册的《幸福鸟》与第十二册《将相和》为例,来说明如何进行学法指导,《幸福鸟》与《将相和》这两篇课文颇有相似之处,通过三个彼此独立而又互相联系的小故事来表现人物特点,教学这类课文时,教师只需引导学生先对第一个故事进行分析,对故事的分析可采用列表的形式,(如下图所示)
表一:《幸福鸟》
表二:《将相和》
《幸福鸟》这篇课文是个生动的民间故事,课文在结构上前后照应,中间的主要情节是写旺嘉勇闯三道难关找到幸福鸟,写闯难关的三段话结构相似。根据课文特点,可以采用对比朗读学习的方法先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前因后果,然后再通过自学,合作填表的方式了解故事的主要经过。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接下来,我让学生先谈自己对主人公的初步印象,通过初步的学习交流,学生对主人公勇敢坚强,不畏艰险的品质已有所感悟,于是,我进一步引导: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主人公的这些品质的?再仔细地读一读课文,画出相关词句。学生再次自学,由于学生读得细致,大都能找到直接描写旺嘉闯难关的句子谈体会。但是还不知道联系环境描写来体会,于是我稍加提点,学生马上就知会了,在后面的学习中会联系环境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品质了。另外我还教会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了解人物品质特点的学习方法。一节课下来,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的轻松,学的愉快,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然后引导学生归纳出学习方法:
1.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理清事情发展的顺序,掌握故事的整体内容;
2.根据人物的语言、行动以及典型事例,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深入理解课文的内蕴;
3.感情朗读,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人物特点,表现人物特点。再引导学生按学第一个故事的方法学习第二、三个故事,这样一来既可避免教师的一言堂,减轻教师负担;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可谓一举两得,作为语文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语文教学实施指南》指出:按照新的课程改革实施要求,新语文教师角色应该是:第一,做学生学习成长的促进者,第二,做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与利用者,笔者相信,只要语文教师认清自己的角色,用教材去教,而不是去教教材,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语文教学一定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取得预期的,甚至比预期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