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亚洲新闻频道12月13日文章,原题:工人们眼睁睁看着其实际工资陷入停滞,但中国正逆转这种趋势如今这已成官方消息:全世界的工薪阶层正被落在后面。国际劳工组织最新发布的《全球工资报告》显示,除了中国,2017年全球实际(经过通胀率调整)工资增幅仅为1.1%,明显低于2016年的1.8%,创下2008年以来最低。
在相对发达的G20经济体,去年实际工资仅增长0.4%,而2015年增幅为1.7%。尽管美国实际工资增长0.7%(2015年为2.2%),但欧洲整体工资增长在法意西等国拖累下陷入停滞。新兴市场增幅为4.3%,但仍低于前年的4.9%。
亚洲工资增长最快,这主要归功于中国及柬埔寨、斯里兰卡、缅甸等较小国家。但总体而言,亚洲经济体工资增长2017年大都降速,拉美和非洲一些国家情况更差,工资反而下降。在全球经济复苏大背景下,有人将工资增长乏力归咎于拥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的经济体进一步融入全球市场、对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与日俱增的依赖,以及一些国家政府正实施更重视雇主而非雇员的政策等。
然而,这些因素在中国并非不可避免。毕竟,尽管中国正大举采用迅速取代劳动力的新技术,但该国已实现(持续多年的)工资快速增长,且其劳动力的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比也在上升。中
国的成功或许可证明已故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的一个经济模型的正确性——生产力更高的新行业就业能吸收剩余劳动力并提高整体工资。
但更中肯的解释是:中国已通过专门用于改善劳动力状况的系统化国策增强了该模式效力。2011年至2018年,中国平均名义最低工资接近翻番。与此同时,中国政府还已扩大为劳动力提供的其他形式社会保障,并在此期间实施旨在促进创新和生产力增长的工业政策,从而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
诚然,中国的政经非同寻常。政府对工人福祉的关切,也反映出北京需要确保国内稳定。即便如此,若中国能逆转工资下降的趋势,其他国家也应能够做到。▲(作者贾亚提·高什,丁雨晴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