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态环境保护与脱贫同步前行

2018-12-14 02:26:24冯为为
节能与环保 2018年11期
关键词:银山绿水青山贫困村

文 本刊记者 冯为为

让贫困人口脱贫,我国开展了近30年的扶贫工作,却一直未能实现让所有贫困人口脱贫的愿望。几十年来,我国一直在实践和探索最适合和最有效的脱贫途径。新时期,在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导下,我国扶贫工作找到了一条兴业富民、绿色发展的脱贫路子,即生态环保扶贫之路。

生态环保扶贫是指将生态环境保护与扶贫脱贫相结合的脱贫新模式,就是将生态优势科学地转化为发展优势,在取得扶贫脱贫的效果同时,不减少(甚至增加)生态资源的存量,实现精准脱贫、绿色脱贫。2018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共同制定的《生态扶贫工作方案》明确提出2020年的扶贫目标,在生态优化、收入提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增强、生态补偿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要求。生态环保扶贫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在解决扶贫工作老问题中不断积极尝试探索新路径。

10月17日,我国第5个扶贫日,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减贫论坛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庄国泰也对生态环保扶贫进行了高度肯定,他说,“生态环保扶贫关系民族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公平与和谐、脱贫攻坚的成效和质量。”结合生态环境部2017年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各司局、各单位领导班子述职述党建的内容及开展的贫困村结对帮扶情况,他对生态环保扶贫信心满满。他表示,生态环境部将继续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调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脱贫攻坚,持续加大生态环保扶贫支持力度,努力让生态环保扶贫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更大作用。

以生态环保扶贫带动精准脱贫

近年来,我国陆续在生态保护与减贫方面打出组合拳,包括:督促引导资金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如实施水污染防治和湖泊生态保护等重点工程,使京津冀水源涵养区,赣州、南方、丘陵等三地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的贫困地区得到支持,生态环境得到系统保护、修复;加强对贫困地区的农村环境整治,建立生态补偿与保护的长效机制,以生态环保扶贫带动精准脱贫。截至目前,中央财政连续安排专项资金435亿元,支持全国13.8万个村庄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一大批贫困县、贫困村得到支持,村民生产生活方式明显得到改善。

以生态环境部开展的定点生态环保扶贫为例:2017年,原环境保护部(现生态环境部)印发《环境保护部2017-2018年定点扶贫工作计划》,42个机关司局和部属单位组成13个扶贫工作小组,与定点扶贫河北省围场、隆化两县87个贫困村结对帮扶,将45个深度贫困村全部纳入结对帮扶范围,全面实施特色产业脱贫、生态保护脱贫等六项帮扶措施。截至2017年底,围场、隆化两县分别脱贫出列31909人、29592人,其中,围场县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的42.6%下降到2017年的9.8%;隆化县贫困发生率从38.5%下降到11.9%,在河北省对10个深度贫困县的考核中分别位列第3位和第1位。

生态环境部以聚焦生态环保为立足点,统筹推进行业扶贫,让生态环保扶贫带动精准脱贫。生态环境部近百人次的司局级干部还深入围场、隆化两县推动落实帮扶措施,直接投入资金超过800余万元,涌现出了西瓜扶贫、马铃薯扶贫、养鸡脱贫、电商扶贫、打井、修路、筑坝、污水处理、送医送药等一大批鲜活典型。不仅如此,生态环境部还先后选派6人次到承德市及两县挂职和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帮助贫困村实施脱贫项目、结对帮扶项目,引进帮扶资源,发挥牵线搭桥作用,借助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平台,引导公益慈善资金、项目进驻两县及结对帮扶贫困村,已经运作建成安全饮水、生活污水处理等一批精准扶贫项目。

据统计,2017年以来,生态环境部分别安排围场、隆化两县专项资金1.7亿元、1.2亿元,重点支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和农村环境整治。其中,农村环境整治从2017年起每年每县安排3000万元,三年实现贫困村全覆盖。协调支持两县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2.3亿元、0.8亿元,推进引滦入津、密云水库上游生态保护补偿。两县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哈里哈、茅荆坝等片区环境状况明显改善,为发展特色产业提供支撑。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继续精准施策精准发力,不断创新生态环保扶贫工作机制,做到扶贫对象识别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出列精准。

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为现实

据了解,我国贫困地区大多位于江河上游、湖库水系源头交错地带与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地位极为重要,一旦处置不当遭到破坏将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同时,这些地区又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面临着消除贫困与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委员王秀峰表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减贫工作,必须清醒认识到,目前贫困地区还普遍存在着生态脆弱、发展与保护矛盾突出、工业污染转移、农村畜禽养殖污染加重,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与用与维护的矛盾;必须要把握好两者关系,把生态环保理念融入发展理念,推动贫困地区绿色发展。

今年6月28日,生态环境部审议并原则通过《生态环境部定点扶贫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助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细化实化生态环境保护扶贫举措。将习近平扶贫思想贯穿到生态环境保护扶贫工作全方位、全过程、全地域,创新实践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内源扶贫、社会扶贫、阳光扶贫等要求,做到扶真贫、真扶贫。按照协调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脱贫攻坚要求,着力解决各种困难,决不能让问题久拖不决,影响脱贫成效,不折不扣落实定点扶贫措施。

突出重点,瞄准贫困户、贫困村、扶贫项目和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工程等,整合资源,一步一个脚印,力求生态环保扶贫取得实效,实现保护生态环境与消除贫困的内在统一,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为现实。从生态环境部的定点生态环保扶贫工作经验来看,生态环保扶贫可鼓励贫困地区开展“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关系的“两山”实践创新激励创建,支持贫困地区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模式、新机制,支持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规范引导种养业扶贫攻坚等农家乡村旅游产业,建立贫困人口参与机制,引导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或设立公益岗位的方式,吸纳贫困人口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安置贫困人口就业、增加劳务收入,深化多方合作联动,落实各级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定点扶贫和行业扶贫的责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引导社会资源参与生态环保扶贫。

“同时要把贫困地区扶贫工作开发的建设、规划与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硬约束等法规制度结合起来,让生态文明建设与脱贫攻坚共同推进,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减贫脱贫良性发展。”王秀峰强调说。

将从五方面持续加大支持力度

目前,我国生态环保扶贫已有很多成功案例。江西省宁都县按照“一绿二美三富”三步走的实践路径,闯出了一条集生态、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同步发展之路,绿了生态、美了农村、富了村民。四川省青川县将绿色发展贯穿于精准脱贫全过程,通过向保护利用森林资源要收益,让“常青树”变为“摇钱树”;通过向保护利用水资源要收益,让“生态水”变为“致富水”;通过向保护利用蓝天白云要收益,让“大氧吧”变为“财富吧”,让贫困人口从生态环境保护中得到了更多实惠。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大力造林营林,严格生态环保,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脱贫攻坚的有效结合……

从全国生态环保扶贫的成功案例,可清楚地看到我国生态环保扶贫能够产生的不可估量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环保扶贫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于生态环境改善双赢,不是空谈。对此,作为可以为全国生态环保扶贫工作提供借鉴经验的生态环境部,对生态环保扶贫工作更加重视了,庄国泰表示,生态环境部将持续加大生态环保扶贫力度,协调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脱贫攻坚,让生态环保理念融入发展和扶贫工作中去,通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特别是生态旅游、生态农业、有机食品、康养产业以及生态环保修复产业等,在保护自然生态、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同时,达到脱贫致富、促进社会公平和谐的目标。

“生态环境部下一步将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庄国泰说,一是落实脱贫攻坚战要求,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支持力度。二是加强生态环保扶贫,巩固贫困地区生态优势,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与监管力度,实现生态保护与减贫脱贫双赢。三是加快补齐环境短板,加大贫困地区环境治理力度,增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贫困人口获得感。四是坚持绿色发展,健全生态环保扶贫长效机制,支持贫困地区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模式、新机制。五是强化支撑保障,夯实生态环保扶贫攻坚责任。提高生态环保扶贫能力,加强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解决经费保障问题,培养一批既懂生态环境保护又懂脱贫攻坚的干部。

结合扶贫地区试点经验,生态环境部还将探索建立不同区域特点的生物多样性与减贫共赢模式,总结生态环保扶贫成功经验和模式并在全国更多地区推广,助力我国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

猜你喜欢
银山绿水青山贫困村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读者欣赏(2022年8期)2022-09-16 10:25:00
绿水青山
黄河之声(2021年6期)2021-06-18 13:57:24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12-15 16:16:00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河北画报(2020年21期)2020-12-14 03:16:06
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公民与法治(2020年3期)2020-05-30 12:29:48
“崖窑”之战——一个深度贫困村的“突围”
当代陕西(2019年22期)2019-12-18 05:32:06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当代陕西(2019年18期)2019-10-17 01:48:50
绿水青山
人大建设(2019年11期)2019-05-21 02:54:40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海峡姐妹(2018年10期)2018-12-26 01:21:16
绿水青山
海峡姐妹(2018年10期)2018-12-26 01: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