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IF术后邻近节段关节突关节退变的影响及影像学特征

2018-12-14 07:55俞建栋佘建丰潘敏
颈腰痛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下骨椎弓螺钉

俞建栋,佘建丰,潘敏

(宜兴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江苏 宜兴 214200)

关节突关节(facet joint,FJ)退变是腰椎融合术后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 8%~100%,症状性FJ退变发生率为5.2%~18.5%[1]。本文研究单节段后路腰椎固定融合(PLIF)术后FJ退变的影响并观察其影像学特征,为后路腰椎固定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术后 FJ退变防治方案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10-2015-10于我院治疗的75例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其中40例(118个FJ)行PLIF治疗,35例(106个FJ)采用单纯髓核摘除,分别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9-77岁,平均(54.34±8.43)岁;118个 FJ中,L5-S142个、L4-530个、L3-440个、L2-33个、T12-L13个;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30-78岁,平均(56.01±8.99)岁;106 个 FJ中,L5-S139 个、L4-528 个、L3-435个、L2-32个、T12-L12个。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FJ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PLIF: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全麻,做腰后部正中切口,减压并暴露预融合椎间隙以及硬膜囊以及上下序号神经根。椎弓根螺钉于“人”字嵴进钉,钻孔后置入直径6.5 mm(男)、6.0 mm(女)的椎弓根螺钉。将融合间隙上位椎体椎板下1/2以及棘突切除。椎间盘后部行矩形切开,髓核组织采用髓核钳取出,撑开器依次将椎间隙撑开,直至纤维环绷紧,绞刀绞除相邻椎体软骨板。塞入自体骨粒与融合器内同时嵌紧,椎间隙前方植入剩余碎骨,椎间隙置入单枚融合器,透视确认椎弓根螺钉以及融合器及位置良好。安装连接杆后进行加压固定。常规引流后逐层关闭切口,术后3-5 d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以及脱水,适时进行功能训练。单纯髓核摘除:术前准备与PLIF一致,做后路小切进行开窗髓核摘除手术,切口<5 cm,椎板开窗面积约4 cm2,神经根管常规探查,并对神经根管进行扩大减压。常规引流后逐层关闭切口,术后3-5 d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以及脱水,适时进行功能训练。

1.3 指标判定标准

术前及术后1年评价CT、MRI资料,采用FJ的Weishaupt分级[2]:0 级:关节间隙 2 mm,正常;1 级:关节间隙<2 mm,变窄,伴或不伴轻微骨赘形成或关节突肥大;2级:关节间隙<2 mm,变窄,关节突中度肥大以及中度骨赘形成,软骨出现下骨少量侵蚀;3级:关节间隙<2 mm,变窄,巨大骨赘形成以及重度关节突肥大,软骨下骨严重侵蚀,软骨下囊肿。0级表现为FJ正常,1~3级为FJ退变。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0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率“%”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软骨下骨侵蚀、关节间隙狭窄发生率

两组术后软骨下骨侵蚀、关节间隙狭窄的发生率均显著升高,且术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术前、术后软骨下骨侵蚀、关节间隙狭窄发生率比较[n·(n%)]

2.2 FJ退变率及FJ Weishaupt分级比较

两组手术前后FJ退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手术前后FJ Weishaupt分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严重(P<0.05),见表 3。

表2 两组手术前后FJ退变率比较[n·(n%)]

表3 手术前后FJ Weishaupt分级比较

2.4 FJ退变影像学特征

FJ退变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关节间隙狭窄、骨赘形成、软骨下囊肿、软骨下骨的侵蚀、关节突再塑形、FJ对位不良、FJ空气征、FJ积液、FJ融合等,见图1-6。

图① CT横断面,下方、中部、上方箭头分别为骨赘形成、软骨下骨侵蚀伴关节间隙狭窄以及软骨下囊肿;图②:下方、上方箭头分别为骨赘形成、软骨下骨侵蚀伴关节间隙狭窄;图③:箭头示FJ对位不良;图④:箭头示关节突再塑形;图⑤:箭头示FJ积液;图⑥:箭头示FJ空气征。

3 讨论

腰椎融合术后发生邻近节段退变的具体确切机制尚未明确,我们在临床观察中发现,FJ退变常引起患者再次发生腰及下肢疼痛与功能障碍,病情严重时需2次手术治疗。Tachibana等[3]研究显示,该院112例行腰椎融合术治疗的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110表现为FJ退变的影像学特征,表明FJ退变已经成为退行性腰椎疾病重要的临床表现。

本研究显示,两组术前FJ退变的影像学表现已广泛存在,术后1年FJ退变率均有上升,但无明显差异。Weishaupt分级能够定量分析患者FJ退变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术后2级、3级FJ个数均显著增加,表明手术操作会增加FJ退变程度,而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严重(P<0.05),术后观察组软骨下骨侵蚀、关节间隙狭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PLIF术后软骨下骨侵蚀、关节间隙狭窄增加,FJ退变严重程度更高[8]。而PLIF术FJ退变的加剧,与其手术操作过程对关节突关节的稳定性的破坏均有明显的关联。

Formica等[4]认为,FJ退变发生机制包括过重的关节软骨负荷以及机械外力增加,炎症反应也会破坏软骨内环境的调控机制,破坏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作用,同时也与供应关节的血管以及关节滑膜的破坏有关。有研究认为,腰椎融合术椎间盘切开等操作时邻近节段生物力学发生改变,小关节载荷增加,关节软骨退变导致局部病灶出现,进一步导致关节间隙狭窄,逐步引起软骨下骨侵蚀[5]。PLIF术中椎弓根螺钉置入时,骨科医师会将部分下关节突下极去除以便寻找到正确的进钉点,相应地导致上位关节突关节稳定性受到破坏,进而出现后伸性不稳,产生头侧FJ退变的影响[6]。如果椎弓根螺钉拧入位置在关节突关节内,将不同程度破坏上关节突关节面[7]。术后进行康复锻炼或日常活动可能会加快FJ退变,严重者甚至引起相邻近节段FJ发生不可逆改变[8]。术中单椎体两个椎弓根螺钉具有不对称的位置,或仅单侧位于关节突关节内,将导致关节对位不良及半脱位出现,脊柱稳定性受到明显的影响[9]。

综上所述,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PLIF以及采用纯髓核摘除术后均发生不同程度的FJ退变,但PLIF术后软骨下骨侵蚀、关节间隙狭窄增加,FJ退变严重程度更高。

猜你喜欢
下骨椎弓螺钉
X线与CT引导下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软骨下骨重塑与骨关节炎综述
骨关节炎与软骨下骨研究进展
软骨下骨在骨关节炎中的病理改变及其机制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及短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26例下胫腓螺钉断钉取出临床分析
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活血祛瘀汤治疗胸腰椎骨折1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