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晓明 ZHU Xiaoming 夏 琴 XIA Qin
2018年,从杨浦大桥到徐浦大桥合计45km的公共空间贯通开放,滨江景观连接了浦江南北,成为上海最大的市民公共空间。然而,位于浦江两岸综合规划区中心段的复兴岛,目前却暂未被纳入规划范围。近十年来,特别是“世博会”前后,复兴岛的功能定位一直被反复讨论,举行了多次国内外竞赛,政府表示“不能用大衣料做背心”。它在上海滨水开发的整体格局中暂时缺位的原因错综复杂,必然与资源稀缺、备受重视有关,闲置也是避免自然和文化资源浪费的考虑。从现状而言,文物普查、地方志及上海市档案馆中有一些关于复兴岛的文献[1],但十分零散,不具备连续性,重要遗产尚缺乏价值辨析,相关研究尚处于空白阶段。历史研究在城市更新的对策中,是足以作为解读分析的工具出现的,却因各种条件的制约而大多滞后。复兴岛位于杨浦区总体规划的滨江发展轴之上,南侧的杨树浦路和北面的军工路沿线工厂逐渐停产,进入产业调整状态,近邻原国棉十七厂已改造为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因此它作为重要的后备发展用地必将在中心城区释放出宝贵的岸线资源。本研究正是基于上述现状展开,期望通过对复兴岛历史格局演变的梳理,聚焦重要遗产价值,为未来的规划决策提供基础信息。
图1 复兴岛区位图
复兴岛从无到有,与上海航道局的前身浚浦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905年11月,清政府与十一国公使签订《修浚黄浦河道条款》,“浚浦工程总局”正式成立,第一任总工程为荷兰人沙利(Dr.H.Chatley)。1912年,民国政府与英、美、德、法签署《办理浚浦局暂行章程》,成立“上海浚浦局”,它是一家由政府授权的企业,中外官商组成董事会独立经营,浚浦局代表地方行政机构和西方的利益来实施《黄浦江继续整治计划》(1912~1921)。客观上看,浚浦局致力于疏浚淤塞的黄浦江航道,航运发展带动了浦江两岸企业数量的迅速增加,推进了上海港的繁荣。每年吹填沿浦的滩地提供了一定的新建设用地,复兴岛彰显出浚浦局治理黄浦江航道的卓著成就。
黄浦江自南向北经吴淞口汇入长江进大海,杨浦段有一个U型的巨大转弯,最终日积月累在此转弯处泥沙沉积,逐步形成了一片浅滩,即复兴岛的雏形。由于沙滩的东侧是黄浦江的主航道,江水不深,给过往轮船带来诸多不便,而西侧是浅航道无法通行,1905年浚浦局成立后,开始着手整治这片滩地。沉排抛石,挖泥吹灌,筑弧形长堤,使沙滩高出吴淞0.55m(图2)。1921年,浚浦局组织专家讨论新商港和码头的选址,曾建议在今复兴岛和共青森林一带建设新商港,在虬江口设码头[2]。1927年,浚浦局以40万两白银向政府买下滩地,持续不懈地利用挖泥船和泥浆泵吹填积淤,又疏浚出一条长约3 600m的人工运河。沿河两岸种植防风水杉及草皮防波堤,从此公大纱厂、亚细亚石油公司等开始在运河沿线设立企业货栈和码头,定海轮渡站也将客运码头设在运河内侧以利于黄浦江主航道畅通。1928年10月,工务局制定《全市分区计划草案》,初步选定在江湾一带建设新城区,在今复兴岛范围标注“Wet Dock”(即船坞),并拟在此建深水港,开发浦东并形成新外滩(New Bund),它一直在浦江两岸建设的全局范围内考虑(图3)。1934年全岛终于建成,被命名为周家嘴岛[3]。鉴于孤岛无法与市区连通,1927年底完成运河导治工程后,浚浦局再拨7万两白银在岛南跨越运河筹建定海路桥,桥西直通杨树浦路。杨树浦路为公共租界内的主干工业道路,与之连通意味着周家嘴岛交通改善,土地价值显著提升。
图2 浚浦局历年疏浚黄浦江之工程概况图
图3 上海工务局“改良上海计划”
定海路桥在当时已具备了同国际接轨的通用性和标准化,同1912年瑞士建造的跨距30.5m的钢筋混凝土系杆拱结构桥一致[4](图4)。周家嘴岛的建成与黄浦江的地理形态、水文环境及适宜性建设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浚浦局重视浦江流域的桩基技术研究,并于1936年在哈佛大学举行的国际会议上发表了相关论文,使“上海基础”闻名于世[5]。这些理论与工程实践使周家嘴岛成为一定阶段先进水利工程技术、桥梁建造的证言人。
复兴岛与浦东隔江而视,距吴淞口仅6km,物资无论是经由吴淞口进入长江还是出海都很便利,通过相距仅7.5km的苏州河即可进入江浙水系,优越的区位为其争取到了工业发展的机遇。土地成本通常是建厂之初考虑的因素,小岛与公共租界内的杨树浦工业区仅一桥之隔,基础设施相对较好,土地成本又不高,故易吸引企业前来租地建厂。
全岛含水域面积144hm2,其中工业用地面积约为90hm2,占全岛的62.5%。目前,岛上的主要工业类型是以沪东中华造船厂为代表的造船业,以上海水产集团为代表的渔业,以及以友谊物流、市木材总公司和中燃、中石化的复兴岛仓储部等为代表的仓储业。岛上有一部分部队用房,如南京军区后勤部、海军油化室、军医研究所;还有上海市轮渡站、上海港附属机构、东方疏浚公司、东海渔监局等市属机构用房。复兴岛上居住建筑很少,只有定海桥附近的部队家属楼和造船厂的工人宿舍区,居民多半也是附近工厂的工人。
2.1.1 主干共青路
基于此,目前已经在运行中的中国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控信息系统、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等监管体系之间的信息壁垒可以彻底消除,统筹构建成植保数据中心、信息采集系统、分析处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信息服务系统,最终形成一个覆盖全国、统一接入、统筹利用的植保大数据共享平台。
图4 瑞士国境边界桥(左)与定海路桥(右)比较
共青路是复兴岛唯一的主干道,伴有支路若干,工业建筑院落形成鱼骨型廊道空间。1935年,复兴岛南端临近定海桥区域已形成小规模工业区,浚浦局开始由南向北修筑道路。抗日战争爆发前,主要道路基本完成,形成了西浦路(今共青路)及滨临浦江的东浦路(不存);日军占领期间,对主要道路又做过简单修筑。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岛东面沿黄浦江的工厂及仓库码头逐渐扩建,岛北端的上海渔港初步形成,沿西侧的定海港开始新建工厂,一些污染企业入驻,仓储占整个杨树浦储运面积的10.1%[6]。共青路沿线具有鲜明的计划经济特色,按照单位划分生产区域,构筑起一座座单位大院(图5)。1987年,共青路被拓宽成16m的沥青路,其中,车行道8m,两侧人行道各4m(图6),行道树选择了高大的香樟和水杉。它是1949年以来上海都市林荫道路的硕果,沿街的小型职工住宅、门房和悬挑楼梯多为斑驳的绿色或蓝色,一条长卷渲染出时代赋予的工业建筑流行色。
2.1.2 浚浦局体育会花园(复兴岛公园)
复兴岛公园位于共青路386号,在廊道结构中呈口袋状张开,占地面积4.19hm2,处于岛屿的中部,毗邻上海渔轮厂,原为1930年建造的浚浦局体育会花园。面对涌来的租地建厂盛况,浚浦局没有短视,而是另辟蹊径修建了一座大花园,土地使用精细化,在当时可谓理念超前,成为今天全岛的点睛之笔。抗战爆发后,全岛被占,日军对园林进行重新配置,北端建有一座日式单层小洋楼白庐,形成闹中取静的园中园。1951年,上海港务局对花园加以整修并于5月28日对市民开放,成为沪东居民游憩之所,继而定名为复兴岛公园,由为特定人群服务的花园转变为公共性质的公园;2009年,再次整治形成了南北两大景区,植被延续了日式园林的格调(图7)。它成为整个工业区的绿肺,兼具公园和花园的双重特征,拥有与工业场所密切联系的开放空间,在上海近代园林体系中,个性鲜明、类型特殊、几为孤例。
图5 工业场地空间演变图
大中华造船厂即今天的沪东中华造船厂,位于共青路130号,建筑面积12hm2,是首个落户复兴岛的工业企业,它创建于1926年,开启了复兴岛的民族造船产业,塑造了杨树浦独一无二的造船产业基地。大中华造船厂厂区边界清晰,整个工厂的沿线岸线长达约700m,近几年在共青路西侧建设了宿舍和技术学校,合计占全岛总面积的18.9%,是复兴岛规模最大的工业主体。船厂旧址已被整体列入杨浦区不可移动文物。但因涉及保密,无法对外开放,只好“留白”待搬迁后研究(图8)。
图6 抗日战争时期格局(上)及今天的共青路(西浦路)(下)
2.3.1 民国鱼市场
图7 复兴岛公园(上)与白庐(下)
图8 沪东中华造船厂远眺
复兴岛北端是近代中国自主建设的第一座现代化鱼市场所在地,在中国渔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坐标点。据《实业公报》记述:“我国渔市除中人在大连建造一所,极少数私人在青岛建筑一所外,其他各埠均无是项设备。故此渔市场之关键为我国自行建造之第一项。”1933年,国民政府矢志不渝挽救中国渔业,建立鱼市场被视为改进渔业建制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上海城区地价高且有碍市容,1934年,实业部上海鱼市场筹备委员会成立,决定官商合办租赁周家嘴岛北端(该段江面广阔且水深适宜,方便来往渔船交易),并于1935年元旦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可见政府的经济民族主义抱负之强烈。1936年5月11日,鱼市开张,总占地面积3.2hm2,新昌泰营造厂得标承建,为兴业建筑师事务所徐敬直作品[7],他是一位被低估的中国现代主义建筑师(图9)。1947年,留英归来的陆谦受、黄作燊、王大闳、陈占祥和郑观宜组建“五联建筑设计事务所”,战前的唯一项目是鱼市场的冷库和码头[8],鱼市场也是我国首个提供冷冻技术运输的实例。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日军强占周家嘴岛,鱼市场遭解散,局部被炸损。抗战胜利后,受到内战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岛内工业规模没有拓展,国民政府就分配美国提供的渔业类救济物资成立“渔管处”,并于1946年在鱼市场旧址建鱼肝油厂,1948年又在鱼肝油厂相邻地块建冷藏冰厂,渔业迎来了短暂的发展曙光。
2.3.2 渔业产业链
鱼市、渔轮机修、渔业主副产品构筑了复兴岛的重要产业链。越过复兴岛公园便是共青路400号的上海渔轮厂,其前身系1939年为修理日本渔轮设立的修缮厂。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接管日伪企业,将其改名为利华船厂。经过大半个世纪,利华船厂通过公私合营发展成国有企业,曾是全国水产系统最大的渔船修造企业之一。如今,工厂规模大不如前,北段是废弃地,被列入不可移动文物的机修车间被出租,现为堆放杂物的仓库。该建筑布局为横向一排与纵向六列形成的“梳子型”,双层坡屋顶利用长轴方向开高侧窗、短轴开通风口,根据热力学吹拔原理自然通风。工业代表的是产品的通用标准化,而乡土则基于特定的地域或自然条件因地制宜,使乡土工业建筑持续使用近80年未有大变,在封闭的厂区内幸运地保留了标本(图10)。
1950年1月,浚浦局改由军管会财军委航运处接管,为恢复和发展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复兴岛很快成为了渔业基地:1951年,在原鱼肝油厂和冷藏制冰厂的基础上扩建出上海水产品加工厂,现位于共青路486号;新建了提冰机、滑冰桥、碎冰楼等一套完整的渔轮加冰系统,其中,滑冰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从工厂一路倾斜伸向码头。“上海鱼品制冰车间身处的三条水泥冰桥,恰似三条巨龙,横空而过,伸向浦江”[9]。鱼市场办公楼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仍作为上海海洋渔业公司办公楼使用,现被拆除。如今,依然可见沿江残存的码头、水泥滑冰桥和洗网池。曾几何时,这里拥有我国渔业从渔轮修造、捕捞到鱼品销售、加工与运输的一条完整生产线,代表了我国渔业的最新技术成果。从这个角度审视 “残垣断壁”,它们是上海渔港产业链中不可或缺、颇具特色的工业遗存(图11),跨越了民国实业部重大项目、美国对华援助、公私合营及我国渔业自主创新发展等历史阶段。
作为杨浦区的门户,复兴岛在淞沪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1950~1970年间一直是重要的军事设防区。从1927年周家嘴岛雏形初就,到1938年被日本人强占更名为昭和岛,至194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而重命名为复兴岛并交还浚浦局使用,地名的更迭足以反衬出复兴岛与国家命运共存的跌宕历程。
图9 上海鱼市场
图10 原上海渔轮厂(左)及机修车间(右)
复兴岛地处偏僻却被一再推到聚光灯前。1945年,它成为美国救济物资的仓储基地,共青路210号的联合仓库是国民政府行政善后救济总署物资供应局为堆放美国援助物资而建。建筑为单层砖混结构,合计6座,单体长42m、宽24m,檐口高6.5m,空斗红砖外墙带高侧窗,且钢筋混凝土圈梁外裸,是全岛建筑和环境十分完整的民国工业建筑代表作之一(图12)。
1950年,国民党为摧毁上海的基础设施,发动了“二·六”大轰炸,杨树浦发电厂被毁严重。陈毅市长途经共青路2号(现南京军区后勤部大院),见两个圆形铁皮油库,恐遭飞机轰炸引起火灾,遂令建造0.6m厚的钢筋混凝土厚壁将其包裹。直到20世纪80年代油库搬迁,部队拆除油库铁皮油罐,加建连廊,将油库改造为住宅和办公并沿用至今。油桶建筑历经战火,外观独特,并不被人所知,今天仿佛被人遗忘的复兴岛,在那个生死动荡的年代是必争之地(图13)。
复兴岛目前的使用状态不容乐观。岸线阻塞,无一处开放空间,唯一的公共活动场所复兴岛公园沿江的一侧也被渔轮厂占据。运河航道不畅,沿岸废弃码头,水泥搅拌站等污染大户干扰严重。共青路既是上海浦江两岸独一无二的工业风貌道路,鱼骨式廊道又带来诸多局限,大院模式空间内向,街道空间消极。20世纪90年代,上海经历大裁员,工厂乃至军队营房被出租以获薄利,仓库租金仅维持在每天约1元/m2,功能严重退化。定海路桥、大中华造船厂旧址得益于持续性使用,有监督和维护措施,状况较为稳定,而浚浦局俱乐部白庐和渔轮厂机修库空置多年、年久失修,恐怕尚未搞清价值便已荡然无踪。因复兴岛受到腹地狭小的制约,除大中华造船厂外,每个厂区的规模不似徐汇滨江等曾拥有成规模的工业巨构。
图11 滑冰桥现状(左)及上海渔港20世纪90年代景象(右)
图12 联合仓库
图13 复兴岛文物及重要历史建筑
黄浦江沿线汇聚大量工业遗产,从北到南分别是吴淞码头地区、杨树浦东外滩地区、北外滩地区、外滩地区、民生港、北票码头等,浦江两岸登录的工业遗产共有120多处,占上海工业遗产总量的42%[10]。截至2009年,复兴岛上共有6处被登记为杨浦区不可移动文物,即浚浦局俱乐部、定海路桥、大中华造船厂旧址、上海渔轮厂旧址、复兴岛运河及周家嘴岛。尽管文物数量有限,但其所占范围实则是整个岛屿和水域环境,遗产岛的独占性、唯一性、稀缺性不言而喻(图13)。
生态岛、军事岛、渔岛和工业岛是复兴岛自然、历史、与社会价值的载体。生态功能与工业区身份最初没有交集,在高强度的工业开发中,复兴岛幸运地保留了近代园林、共青路绿廊、滨江一侧原始的生态滩地(含岛边缘与码头之间滩涂地)17.6hm2,均属于稀缺自然资源。复兴岛见证了从抗日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军事事件,是当之无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堪称一座完整的工业岛,除造船外,凭借鱼市、渔业产品加工技术和冷藏技术形成了完整的海洋渔业经济与研发产业链,代表了我国渔业技术在一定阶段的领先水平。岛上工业用地占62.5%,肌理清晰、类型较为多样。近代工业在公私合营后成为国家企业,执行了相当长时间的计划经济,目前在全面迎接新经济的转变。因此,复兴岛揭示了中国近代企业制度的终结及计划经济体制下公有制的全面建立。从浚浦局吹填造岛开始,国家大项目和民族资本集聚,复兴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展现出上海重要产业发展力争上游的画卷。
复兴岛更是一座遗产岛,关键是要纳入历史纵览的视野,和同期、同类型的工业场址进行比较。
加拿大的格兰维尔岛(Granville Island)与复兴岛情形尤为近似,它们均毗邻城市中心区,具有较为特殊的地貌和工业遗存特征。格兰维尔岛占地总面积17.4hm2(42.9acres),与市区仅隔着福斯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是一片沙洲;1905年,格兰维尔街桥(Granville Street Bridge)横跨沙洲,连通市区。1915年,联邦政府开凿福斯河并吹填岛屿,逐渐形成了工业内陆岛,在20世纪30年代达到鼎盛,“二战”后的格兰维尔岛工业进入萧条期。联邦政府在1972年又着手复兴计划, 1978年,温哥华通过《温哥华市土地使用、发展政策和指导》(City of Vancouver Land Use and Development Policies and Guidelines), 针 对 格兰维尔岛制定出监管框架,并于1999年再次增补。政府从最初就有极为清晰的认识,格兰维尔岛属于联邦财产,加拿大抵押和住房公司(CMHC)与政府合作,广泛吸纳公众意见,通过组织竞赛,在社会、经济、文化诸多方面谨慎推进。它的目标不是要去创造一个新形态,而是形成一个交通方式多样化,真正将滨水地带与城市中心连接起来的方案。格兰维尔岛对外的宣传语为遗产岛,岛屿三面环水得天独厚,缝入肌理的新建筑景观融合了历史建筑、场地和各类海洋遗产的再利用;中央居住区、滨水商业休闲、商务酒店、温哥华最大的室内集市和loft办公区紧凑布局,设计尊重总体规划中的视廊、高度和风格要求,共同塑造了具有浓烈历史气氛的步行街区,形成了几个尺度不大、也不甚规则的广场以凝聚人气[11]。时光宛如飞云,作为北美滨水开发教科书的格兰维尔岛同样面临挑战。2017年,CMHC启动了面向2040年的远景规划,聚焦公众参与、规划监管、活动创新与金融工具,但遗产岛“人民之地”(People Place)的愿景从未改变(图14)。
图14 格兰维尔岛整治前(上)及2040愿景(下)
复兴岛的成长期与格兰维尔岛基本同步,在与城市中心区的交通关系、产业转型等方面具有诸多共通之处,遗产岛是上海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新机遇。
复兴岛西隔复兴岛运河与中心城区相接,东南与浦东新区相望。陆路由南端定海路桥通杨树浦路直贯市中心,北端海安路桥连接军工路经周家嘴路通内环线;定海轮渡经水路连接浦东浦西,开辟水上交通,从水路可抵外滩;ofo单车可将市民带入滨水空间;地铁12号线横穿复兴岛,将浦东浦西腹地贯通(图15)。作为遗产岛,复兴岛不是各类留存物或环境肌理的简单总和,而是一个新的通过历史、地貌、生态、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的完整系统,包括全岛与临近水域。它必然放在浦江两岸滨水复兴的版图中加以分析,上海滨江全线公共空间贯通连接了浦江南北,错落的景观带在一定意义上也连接了城市的精英和底层,连接了上海人和“外地人”。
图15 复兴岛浦江两岸的交通图
本文涉及地理形态、生态廊道结构、以渔业为代表的重要工业遗存和军事载体等方面,在未来滨水更新中,保护遗产岛独一无二的外部形态,尊重历史空间的生成脉络,有望重塑一个生态宜人的世界级大都市内陆岛屿。在某些方面,复兴岛具备了与格兰维尔岛差异化的特征,城市更新面临的期望目标、合作方式、运转机制、分期策略无疑都会发生变化。“遗存”和“遗产”是不同层面的概念,后者是经过价值判断后,具有特定价值的遗存,未来应重点分析国际概念与中国特色的异同,挖掘特定时期属于我国的工业遗产特征。复兴岛的面积是格兰维尔岛的近6倍,在更新过程中,历史建筑面临身份转移,须有足够的历史景观要素追溯上海近现代工业文明记忆,教育年轻人理解不屈不挠的国家成长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