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管住用好官兵的“朋友圈”

2018-12-14 03:21周苏滢
政工学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朋友圈官兵微信

周苏滢

随着智能手机使用的解禁,微信成了广大官兵青睐热衷的社交工具,微信“朋友圈”更是成为官兵展现生活、获取信息、实时互动的便捷窗口,也成为当下部队教育管理面临的“最大变量”。习主席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切实管住用好官兵“朋友圈”成为新时代政工干部面临的新课题。

一、形势使然——管住用好“朋友圈”是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

(一)管住用好“朋友圈”是紧跟时代的必然要求。虽然军营相对封闭,但官兵无法游离于信息时代之外。笔者对某学院基层官兵(学员队为主,涵盖基层连队)发放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4%的官兵使用微信,微信使用率已经超过QQ、微博。微信在基层官兵中如此高的使用率,不得不令人重视。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朋友圈”是民意的集散地,圈内人对时事热点、人生哲理、旅行美食等文章的分享,不仅仅是在“朋友圈”这个平台进行信息交流,更反映了一个人的生活状况和个人心理建设。“朋友圈”是言论的放大器,在“朋友圈”里当某种意见崛起并明显占有主导地位时,其他的意见就会消失,“沉默的螺旋”造就了一批“潜水党”,而某些意见则会被无限放大。

(二)管好用好“朋友圈”是应对考验的现实需要。微信“朋友圈”是建立在以熟人为主的人际关系基础之上,加强熟人间互动的平台。这样的圈子,一方面无法避免中国式社交关系的弊病和圈子文化的壁垒;另一方面,构建了比现实交往更随意和不负责任的网络生态,使得种种乱象在这个微缩平台上放大。调查显示,72%的官兵热衷在“朋友圈”发布个人状态,分享新闻资讯、心灵鸡汤;相比传统主流媒体的信息发布,84%的官兵更愿意接受“朋友圈”信息的分享。资源共享是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但舆论自由的网络环境为敌特分子攻心夺志提供了便利平台,他们打着“鸡汤文”的幌子、披着“朋友”的外衣进行文化植入。青年官兵由于文化水平所限,政治敏感性不强、政治鉴别力不高,对于这类不良信息难以甄别真假、明辨是非,极易跟风跟帖,受其蛊惑、混淆视听,“朋友圈”一定程度上已沦为“杀熟圈”。

(三)管好用好“朋友圈”是推进工作的有力抓手。“朋友圈”的流行,深刻影响着官兵的生活方式、思想动态和道德观念。作为管理者,应当趋利避害、顺势而为,用好“朋友圈”这个信息传递的新通道,通过观察官兵分享到“朋友圈”的生活状态、感悟体会、转发文章,从而获取信息洞察官兵的活思想;借助“朋友圈”这个沟通交流的新渠道,通过点赞、评论等互动方式,可以在线上做好个别人的思想工作;打造“朋友圈”这个思想教育的新平台,借助微信平台随时在自己“朋友圈”分享个人感悟、推送热点问题正面舆论,加深官兵对国家和军队大政方针的了解,弘扬优秀文化,引导官兵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有的放矢——管住用好“朋友圈”应突出重点内容

(一)找准站位,融入其中。要赢得主动、赢得优势,必须更新思维理念。面对微信“朋友圈”发展的形势,政工干部必须摆脱传统观念束缚,快速转变思想,正视和重视“朋友圈”的作用。首先,主动学习和研究“朋友圈”的特点。分析总结“朋友圈”给官兵及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影响,做好充分思想准备迎接挑战。其次,积极参与互动。摒弃我高你低、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传统教育模式,树牢用户主导思维,尊重官兵主体地位,遵循平等交流原则,关注官兵的“朋友圈”,通过积极的双向互动,围绕官兵需求设计开展政治工作,使教育内容为官兵接受,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再次,主动介入。“朋友圈”是以熟人关系为主的网络社交圈,具有很强私密性和封闭性。调查显示,76%的官兵不愿意加连队干部骨干为微信好友,这时政工干部要主动加官兵为好友,利用“朋友圈”这样平等、互动、开放的平台,拉近官兵关系。

(二)全域关注,了解兵心。微信“朋友圈”是一个集发布和分享文字、图片、音乐、视频、应用等功能为一体的强大社交平台,它为用户展现自我、表达情绪、分享感悟提供了一个活跃的平台。“朋友圈”是反映官兵思想的晴雨表,“朋友圈”内容的分享,与用户的心理和精神特质有某种微妙的关联。有的是反抗主流文化的词汇,有的是在面对人生、社会的诸多重大问题后产生困惑、紧张和忧虑的情绪,有的是一种自我保护和发泄的姿态,而这些恰恰都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因此,应当关注主流,把握舆情民意,通过对官兵用网习惯、网上数据活动的分析,研判思想动态,掌握现实问题和“活思想”,使政治工作瞄准靶心更精准、对症下药更精确。

(三)坚守底线,营造氛围。习主席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朋友圈”是一个新型的大众传播平台,在方便了官兵人际交往、获取信息的同时,也增加了信息泄露的几率。在互联网无孔不入的严峻形势下,守住网络信息安全底线是合法合理使用网络的前提,也是世界各国军队关注的重点。我军《内务条令》《严密防范网络泄密“十条禁令”》对官兵使用互联网的范围进行了明确限定。必须教育官兵按规依法上网、安全用网,严防网络失泄密事件发生。尤其要教育官兵警惕信息发布不慎带来的负面效应,严禁发布含有涉密关键词的文字、隐藏军事演习信息的图片,严禁显示地理位置。

三、谋定后动——管住用好“朋友圈”须讲究艺术

(一)加大正面发声力度,弘扬时代正能量

1.在唱响主旋律中坚守信仰。只有个人政治信仰坚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不会被歪风邪气左右,言行才会始终有指路明灯。虚拟世界日趋泛滥的言论自由,容易导致错误观念大行其道。“朋友圈”是官兵的信息源,如果不能保持源头的清风正气,那么青年官兵的理想信念必然受到侵蚀。坚守信仰高地,就要用真理力量、实践力量加强思想改造,确保对党始终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坚持用先进理论、先进思想和先进文化占领“朋友圈”,积极传播党的声音、宣传党的主张,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官兵的思想和行为,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风,用大量正面信息挤压负面舆论空间。

2.在创新理论中举旗铸魂。传统的理论学习需要大块时间,而微信“朋友圈”的崛起则带来了“碎片化”的阅读模式。将党的创新理论、政策法规、权威解读、时事评论通过“朋友圈”分享推送,借助网络影响力大、互动性强、开放共享的优势,第一时间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转载、链接和充实到网络上,发挥好看齐追随的引领作用。组织官兵人人订阅“军报记者”“钧正平工作室”等官方微信公众号,安装运用“学习中国”“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APP客户端,让官兵在线浏览、自主学习,线下则做好答疑释惑。通过线上线下的学习模式,增强官兵的学习实效,使党的创新理论普及化、大众化。

3.在倡导健康文化中陶冶励志。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对于青年官兵的“三观”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为了确保青年官兵能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需要在“朋友圈”这样一个网络平台,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科学阐释解读,对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进行深刻揭露,对丑化我党形象、诋毁改革开放的错误言论进行有力批驳,让广大官兵在主流舆论感染中形成正确认识、强化思想认同。同时用好微信交流圈,采取逐级建管方式建立“微信群”,师旅建书记群、团建干部群、营建骨干群、连建官兵群,每天推送美文,适时组织讨论;营连建立兴趣小组群,探讨交流共同爱好,开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活动,让官兵参与其中。

(二)构筑坚实“防火墙”,打好网络阵地战

1.对错误观点要据理批驳。网上意识形态斗争虽无炮火硝烟,却充满“文明的血腥”。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这个便捷手段,构设“价值陷阱”,实施“文化冷战”,培植“第五纵队”,对领袖泼污、对英雄诋毁、对体制嘲弄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2015年3月,某些网络媒体用标题党的方式炒作“军校学生称邱少云违背生理学”,用历史虚无主义的方式否定军队英雄。随后,“人民前线报”“冲锋号”“军报记者”等军队微信公众号发起有关“军人生理学”现象的讨论,引经据典、用事实说话,义正词严地对这些不良网络现象进行批驳。习主席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各种敌对势力都在同我们争夺新闻舆论阵地、争夺人心、争夺群众,失语就要挨骂。对网上错误言论绝不能失语失声,要揭批其险恶用心,坚定官兵理想信念。

2.对惑众谣言要及时澄清。面对“颜色革命”在中国的失败,敌对势力总结的教训是“没有抓住军队”。这些年,西方敌对分子和他们在国内豢养的“公知”,想尽一切办法在互联网上攻击中国军队,炒作负面信息,用谣言抹黑军队,离间军民关系。如,2014年7月至8月,中俄“海上联合—2014”军事演习在东海举行,7月26日中国民航局发布大面积航班延误橙色预警信息,上海、江苏、安徽、福建多地发生大规模航班延误。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人把航班延误的矛头直指军队,不少微信公众号推送消息的标题是“军演造成大面积航班延误”,把军演当成造成延误的唯一原因。文章一经推送,立即在“朋友圈”掀起了“狂风巨浪”,只要是包含“军演”和“航班延误”关键词的文章,点击率都是10万+,军人和群众一下被划拨成两个阵营。对不法分子歪曲炒作的涉军信息,我们不能任其流传,要及时跟进舆论热点焦点,快速反应,主动发声,通过摆事实、讲实情、说真理,及时准确还原真相,让官兵清醒认识事情原委,解除官兵心理压力。

3.对热点问题要跟进解读。进入新媒体时代,许多事件要想做到秘而不宣、少说多做越来越难。对社会普遍关注的涉及国家主权、公共安全、民生热点、军队改革等问题,往往自带“热度”。要想有力有效引导舆论,对于热点问题就要进行“热处理”,把握“快、准、全”的原则,做到及时从官方媒体了解掌握最新资讯,同时关注热门媒体的军事解读,快速将热点融进教育,全面准确讲清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引导教育官兵不要盲目信从“网络大V”,理性参与,正确看待,切实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站稳政治立场,始终做到看齐中央、维护核心。

(三)当好意见领袖,主导舆论阵地

1.持久占领渗进去。舆论阵地,我们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去占领。纵观当前网络态势,我们不难发现,各类“大V”“博主”呼风唤雨,一句简单的失言可以引起广大网民的声讨,一起个别事件可以引发对国家与政府的质疑。为此,要充分利用“朋友圈”信息发布的功能,树立良好的舆情导向,多发阳光的、积极的信息,确保思想正能量能够随时灌注到每名官兵的心头,准确及时把握官兵的思想动态,积极发挥网络宣传功能。通过其正面宣传的效应,使“朋友圈”成为思想引导的好帮手、学习成才的大课堂。

2.守土有责敢应对。舆论斗争虽然不是“拼刺刀”,但同样是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要敢于应对,敢于发声。歌手王芳因为在春晚演唱了《英雄赞歌》,而在网上受到了污辱和谩骂,不少“公知”撕破了表面上的斯文和伪装,疯狂加入攻击行列,甚至用上了许多难听的恶毒字眼。这样的公然侮辱,如果不能及时应对,就会愈演愈烈,最后给军队造成消极败坏的影响。如今在互联网上搜索“军官提职晋衔”“军官待遇”等关键字,都能找到“军队体制太黑”“军官前途惨淡”等字样,这些对于军队内部的抹黑和污蔑,是对广大官兵的重大打击。可以预想,抱着这样疑惑的官兵,如何能在部队放得开手,干得出色?因此,面对诋毁军人的舆情,我们不能躲避,不能无视,而是要把它们作为反面案例摆进课堂、摆上讲桌,从深层次、从源头批判这些言论的错误和荒谬,借以让官兵清醒头脑、清晰认识、清楚道路。

3.敢露锋芒打出去。面对舆情态势,能守是不够的,只有主动打出去,化守势为攻势,才能占据主动。比如马航MH370失踪事件,我国出动了21颗卫星、9艘舰船、4架飞机和千余人,日夜兼程、全力以赴搜索,然而仍然有人造谣“登月的中国为什么还找不到一架飞机?”“中国的航母是干什么吃的?”种种矛头直指解放军。这就要求我们主动出击,对于消极的言论舆情要敢于发文,敢于抵御,严厉批驳这些消极言论中荒谬、错误的地方。特别是对于那些宣传“外国好、中国坏”“‘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军队国家化’才是正道”等言论的人,我们要正面应对,把他们所认为的优越的、完美的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中的弊端和黑暗揭露出来,借助“朋友圈”这样的公开平台,对官兵进行“反向”宣传,确保官兵能形成正确客观的认识,坚定其献身国防、报效国家的信念。

猜你喜欢
朋友圈官兵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