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滕启跃
11月12日,2018年全国学生服质量监测情况分析会在福建泉州召开。来自全国30多个地区的市场监督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纤检机构以及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相关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人员就学生服质量监测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学生服质量状况及产业政策形势,日常监督检查工作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讨论。
全国学生服质量监测专项行动情况分析是此次会议的最重要内容,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纤维质量监督处对“2018年全国学生服质量监测专项行动”情况进行了通报。此次专项行动共抽取学生服产品1646批次,符合率为87.48%,采取了全新的监测方法,抽样与检验分离,各级纤维质量监督机构负责学生服产品的抽样工作,相关国家质检中心负责其检验工作。抽样与检验同为一个机构组织、承担的,内部实行抽检分离。学生服产业发展的趋势呈现出更加注重安全、美观和舒适三个方面的特点。
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阎思进总结会议时指出,此次学生服质量监测专项行动组织有力、行动迅速,各单位、各机构工作人员不畏辛苦、不辱使命,工作井然有序,任务圆满完成。他强调,新时代、新使命,新任务、新作为,纤检机构要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质量监督司的具体指挥下,坚持和弘扬纤检精神,努力拼搏、开拓创新,为确保学生服质量安全,保护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次学生服质量监测专项行动覆盖区域包括除吉林、贵州、西藏外的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采取在生产企业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经企业检验符合或以任何方式表明符合的产品,共抽检学生服1646批次,总体符合率为87.48%。其中夏装760批次,符合率85.92%;秋冬装886批次,符合率88.83%。
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纤维质量监督处报告分析,学生服产品夏装的符合率为85.92%,较秋冬装88.83%的符合率低了2.91个百分点,与上年度符合率差距相接近,明示GB/T 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的批次占比夏装较秋冬装高了3.63个百分点。夏装相对于秋冬装在pH值、染色牢度、纤维含量等指标更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主要原因是夏季学生服采用的大部分为透气性舒适性较好的棉含量较高的面料,而秋冬季学生服采用的大多数是耐磨性能较好的聚酯纤维面料,夏装由于贴身穿着其安全技术类别也较秋冬装要求高。
在执行标准方面,有些企业对新旧标准把握不清,对已经过过渡期的新标准没有采用。
GB/T 31888标准由国家标准委在2015年6月30日批准发布,是我国第一个针对中小学生校服质量安全问题而制定的国家标准。GB/T 31888标准的实施,一是为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校服管理办法提供标准依据,同时为学生服的生产方、使用方等引用标准明确了方向;二是产品不分质量等级,只设基本的准入门槛,确保校服质量基本安全;三是技术要求、安全性方面与现行相关标准协调一致,一般性能要求与现行儿童服装、学生服等同类标准的一等品指标相当,细化了外观质量考核,重点关注学生可感知的项目。
本次专项行动共有1237批次学生服明示标准为GB/T 31888,标准执行率为75.15%,相较去年降低了5.89个百分点。多数省份GB/T 31888标准执行率变化基本不大,其中,江西、天津、青海、上海、北京、山西、湖南、广东、广西等地执行率保持在100%,黑龙江、宁夏、湖北、福建、甘肃等地执行率提升为100%,重庆、辽宁、江苏、河南等地执行率下降较为明显。
GB/T 31888标准比现行有效的相关标准GB/T 23328、GB/T 22854等同类标准一等品指标要求相当或更高,虽然企业对于国家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有足够的准备,但对GB/T 31888的细节把握还不是很到位,尤其是新标准的湿摩擦、耐光色牢度等指标在有些面料上质量还不稳定,影响了成品的质量。
服装的安全性指标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也是消费者关注的重中之重。本次专项行动共检查出206批次学生服不符合标准要求。安全性指标(甲醛、pH值、耐汗渍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湿摩擦色牢度、绳带)共有68批次不符合,不符合率为4.13%。可分解芳香胺与异味两项指标全部符合。
GB 31701中4.3填充物的要求及4.5其他要求也没有检出不符合批次,耐干摩擦色牢度3批次不符合,耐汗渍色牢度、耐水色牢度、甲醛等指标各出现有1批次不符合,相对表现较好。由于GB 31701标准过渡期已过,与上一年度相比,绳带、耐湿摩擦色牢度不符合率明显上升。
从单个指标来看,学生服产品的主要不符合项目有纤维含量、耐光色牢度、耐湿摩擦色牢度、绳带、pH值、接缝强力、起球等。其中纤维含量占到学生服产品各类检验指标不符合次数占比的50%。
纤维含量是企业向消费者做出的承诺和明示担保,对于消费者而言,是了解选购服装的主要依据之一。纤维含量反映了纺织产品的材质属性,决定了纺织产品的服用性能与舒适程度。本次专项行动共有119批次纤维含量不符合,不符合率为7.23%,是所有安全要求与内在质量指标中不符合率最高的指标。
此次监测行动共有28个省份抽检了学生服1646批次,监测符合率为87.48%,各省份学生服符合率分布从最低68.75%到最高100%,分布极不均衡。
阎思进对监测符合率较高和较低的省份分别进行了表扬和批评,同时指出,整体来看经济越发达省份的学生服质量越好,规模越大、自动化程度越高的企业学生服符合率越高。但学生服企业大部分规模普遍较小,企业人数在20~80人之间的较多,受地区经济条件、原材料价格波动、人工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生存空间受到挤压,生产状态极不稳定。这些都是学生服质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现。
在谈到纤维含量指标时阎思进指出,从各项指标来看,绝大多数省区纤维含量指标不符合率最高,纤维含量不符合的批次占总不符合批次的半数以上。他强调,纤维含量判定具有一定复杂性,很多问题需要认真研判,如果不从实际出发,“机械式”判定,必得给企业带来额外的压力。纤检机构做纤维含量检测有悠久历史和独特优势,未来要进一步加强纤维含量指标的检测。
在谈到执行标准的问题时阎思进指出,《教育部工商总局 质检总局 国家标准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校服安全与质量应符合GB 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 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GB/T 31888《中小学生校服》等国家标准”。从GB/T 31888标准的执行率来看,15个省份标准执行率都达到了100%,但是还存在一些省份标准贯彻力度不够、执行率不高等问题。还有的省份今年和去年标准执行情况出现较大的落差。他提醒,各地方要加大新标准的宣贯工作。
在谈到校服的安全性指标时,阎思进通过举例,指出甲醛含量、pH值、耐湿摩擦染色牢度这3个指标是由面料质量决定的,都是非常重要的安全性指标,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企业没有把好原辅材料进货的入关口,在验收时没有进行检验或者安全性指标没有全项检测。绳带指标较为抽象、繁琐,不容易理解把握,在上海、浙江、江苏等服装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都有检出不符合批次,说明企业在该指标的理解上还存在问题和偏差,应予高度重视。
同时,阎思进也提到了一些本次监测行动中执行机构表现出的一些问题,如一部分抽样人员专业知识不强,对标准把握不准,也有一部分检验人员对新标准中的指标尺度理解不清晰,这些问题都要解决。
阎思进从生产、监管及协同三个方面强调进一步做好学生服质量监测和监管工作。
强化生产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一是生产企业要抓好原辅材料把关。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和纤检机构要从源头入手,督促学生服生产企业建立并履行进货验收制度,鼓励学生服面料定织定染或定点采购,凡经质量监测,学生服安全性指标不合格的省份要集中安排学生服面料专项整治,并形成长效措施。要推广企业进货面料预检机制,保障采购面料满足学生服采购单位要求和企业生产需求,提前检测纤维含量,避免企业因对面料成分及含量不清楚、不了解造成的错标、漏标。二是生产企业要严格生产过程控制。要督促学生服生产企业落实各项质量控制措施,要注意总结本区域学生服生产企业特点,找出质量薄弱点,各省份都应加强对纤维含量的检查力度,督促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注意按标准要求调整加工工艺,提高生产管理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三是生产企业要确保产品送检。要督促企业按要求将供货学生服产品送法定检验机构检验,取得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后再送货。
监管部门、监测单位要加强监管和服务。一是依法查处问题学生服。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的要求,所有涉及安全类指标不合格的68批次学生服问题都要严肃查处,做到查处到位、问责到位、报告到位。二是加强标准贯彻执行监督。要加强GB/T 31888标准的宣贯与讲解,帮助企业质量管理人员充分了解标准,根据标准改进生产加工工艺。对涉及质量安全的国家强制性标准GB 18401和GB 31701要组织企业学习贯彻,做到理解到位、执行到位、监督到位。三是坚持公正监管、准确检验。要完善学生服监管机制,落实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建立学生服质量监测的长效机制。对投诉举报和抽查监测发现质量问题的学生服企业,要进行重点监管。要加强抽样人员和检验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与发现质量风险的能力,各级监管机构要把绳带项目作为日常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狠抓一个生产周期,直至企业理解掌握、准确采标。我们郑重提倡,有条件的区域可以研究对学生服生产企业面料实行免费检验,帮助企业把好入口关,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从根本上消除学生服生产面料的质量安全隐患。
积极协同教育部门共建联动监管机制。一是巩固沟通合作渠道。定期向教育部门通报学生服生产企业日常监管情况和质量信息,定期开展学生服质量安全联合检查。二是参与学生服采购招投标活动。根据教育部门提供的企业名单和产品检验报告提出参考意见,参与其评审与技术支持等工作。三是主动了解各类学校落实《意见》情况。加强标准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宣贯,加强不合格学生服危害的宣传,推动学校在配发学生服前主动送检,保证进入到学生手中的学生服的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