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中也 著 吴菲 译
新星出版社 出版
中原中也被称作“昭和诗坛最耀眼的明星”“日本年轻人最喜爱的诗人”,他满足了读者对天才诗人的大部分想象。生前籍籍无名,年仅三十岁便早早离世,死后渐渐受到关注,进而名声大振。他生前好友、日本著名文学评论家小林秀雄这样评价他:(他)拥有高贵的诗心。在中也轻快的小诗、典雅的象征诗、清纯的童话诗中,这种“诗心”鲜明且动人。1907年,中也出生于山口县吉敷郡山口町,从初中就开始给当地报纸的和歌栏目投稿。他不务学业,成绩总不合格,离开学校后也一直靠父母接济,但他对待诗歌如同生命,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把诗当做了本职”。二十五岁时,他开始编辑自己的第一部诗集,便是这本《山羊之歌》。
朱晓军 杨丽萍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
知青上山下乡是一桩大事。其中,广袤无垠的北大荒是承接知青的重要地区。上世纪60年代,共有54万余名知青踏进那片黑土地,屯垦戍边。到70年代返城大潮之后,95%的知青都想方设法离开了农村,但仍有两万来人留在了北大荒,真正“扎根边疆一辈子”。这些留守的知青,为何放弃与父母和家人团圆的机会,放弃回到朝思暮想的故乡,放弃城市资源优渥的生活,选择与寒冷、偏僻、艰苦为伴?他们真的是“缺心眼”或者“犯错误”了吗?这本北大荒留守知青的口述实录,用鲜活的个案回应了这些问题。两位作者走访了北大荒的几十个农场,采访了数百位知青,并选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19位,让他们讲出自己的故事。
彼得·舒斯特 著 朱谅谅 译
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
翻开这本书,最先使我们受到极大震撼的,是里面列举的一个个关于死刑的故事。它们都来自于13世纪至17世纪的市政记录、刽子手日记、旁观者回忆录等一手史料,借由大量的爬梳与整理,作者带领我们回到了死刑行刑的第一现场,审视了个人在宗教力量和国家机器下的极端命运。书的重点,聚焦在教会与国家对死刑的态度变化,以及那些受尽折磨的可怜之人身上。死刑的历史,也是死刑的批判史。作为一种极端刑罚,死刑一直备受争议。加缪说,如果不将死刑从法律中移除,那人心和社会道德都不可能长久和平。但是在现实中,死刑的存废是个复杂的议题,由死刑所牵涉缠绕的种种道德、社会问题始终难以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