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凤娟等
摘要 目的:探讨保健护理管理在儿童成长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儿童保健门诊就诊婴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实施保健护理管理以及常规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婴儿环境适应性、语言交流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婴儿随访12个月后的平均体重、头围以及身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儿童成长中实施保健护理管理,促进了儿童生长发育,提高了儿童各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 保健护理管理;儿童成长;意义
生长主要是指人体身体形态、器官发生改变,而发育主要是指人体细胞和组织日渐成熟,两者之间密切相关。在婴儿成长的过程中,其生长发育遵循规律,但是根据遗传、消化功能、个人进食情况等因素影响,呈现个人差异,而婴儿早期保健护理十分重要。因此,本院将婴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管理,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3月-2017年5月选取本院就诊婴儿60例,排除伴有先天性疾病的或研究资料不完整的,电脑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女13例,男17例;月龄1~10个月,平均(5.21±1.02)个月。对照组女14例,男16例;月龄1~9个月,平均(5.01±1.01)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1)对照组均使用常规护理管理,对婴儿实施常规指导、体检,同时对家属进行宣教,为其普及婴儿饮食相关知识。(2)观察组均使用保健护理管理:①告知家属应为婴儿提高营养支持,给予婴儿食用富含维生素、高纤维素、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根据婴儿不同成长阶段对饮食结构进行调整,增加辅食,为其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A等。②对婴儿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观察,避免其接触危险物,告知家属应每日对婴儿进行运动训练和智力训练,在不同月龄实施不同的训练,适当锻炼语言交流能力、手掌抓握能力、抬腿、俯卧能力,告知家属应抽出时间陪伴儿童,给予其温暖和爱,引导儿童树立安全、正确的行为意识。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婴儿的环境适应性、语言交流评分。对两组婴儿随访12个月后的平均体重、头围以及身高指标等进行观察。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中使用SPSS26.0软件分析数据,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环境适应性和语言交流评分对比:观察组婴儿的环境适应性、语言交流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两组平均体重、头围以及身高指标比较:观察组婴儿随访12个月后平均体重、头围以及身高与對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如何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已经成为重点关注的问题,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离不开早期保健护理。儿童神经功能和脑部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早期智力锻炼和成长环境能提升儿童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以及智力能力。通过对儿童实施保健护理管理后,取得显著效果,能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进行早期健康指导,能促进儿童体格发展,使儿童机体多方面成长均能达到正常值,能使儿童对环境适应性、语言能力等方面均衡发展,能显著提高其智力,保障儿童的生长发育。现如今,保健护理管理已经成为儿童成长中首选的早期保健方式。
经研究表明,观察组婴儿的环境适应性、语言交流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婴儿随访12个月后的平均体重、头围以及身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通过对在儿童成长中实施保健护理管理,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提高儿童各个方面的能力,促进儿童体重、头围以及身高生长发育,值得进一步推广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