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风机治理上隅角瓦斯技术在斜沟煤矿的应用

2018-12-13 06:21郝利生毕建乙刘飞宇
中国煤层气 2018年5期
关键词:上隅角运移扰动

郝利生 毕建乙 刘飞宇 孙 亮

(1.山西西山晋兴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斜沟煤矿,山西 033602;2.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矿业学院,辽宁 123000;3.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 113122)

1 工作面概况

斜沟煤矿位于山西省兴县县城北50km处岚漪河两侧,隶属于兴县魏家滩镇和保德县南河沟镇,属于河东煤田离柳矿区,主采煤层为8号、13号煤,煤层结构简单,井田南北长约22km,东西宽约4.5km,面积为88.6km2。矿井为低瓦斯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8号煤层厚度为3.80~5.50m,平均厚度为4.70m,倾角为7.5°~11.4°,平均9.4°。8号煤为自燃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为63d,煤尘具有爆炸性。顶板主要为泥岩,底板主要为泥岩和中细粒砂岩。8号煤透气性系数为0.00927~0.01416m2/(MPa2·d),为低透性煤层。

8号煤18205工作面位于12采区辅助运输下山南侧,东部、南部、西部均为实煤区。工作面标高为+520~+584m,可采走向长度为2800m,倾斜长为260m,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进行回采,长壁后退式一次采全高采煤方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平均推进速度3.2m/d,工作面共计157个支架;采用U型通风方式,根据掘进资料,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88m3/min,局部煤岩层裂隙瓦斯富集,预计回采过程中,局部瓦斯涌出量较大。目前工作面瓦斯涌出量为14.15m3/min,上隅角瓦斯浓度较大,严重影响工作面的推进速度。18205工作面布置方式如图1所示。

图1 18205工作面布置方式

2 模拟上隅角瓦斯的分布规律

使用Fluent模拟研究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分布规律,为选择气动风机的类型、安装位置及布置方式提出依据。

2.1 18205工作面瓦斯流场数学模型的建立

根据18205工作面的实际情况和模拟要求,对18205工作面的工程实际进行简化:将18205工作面的物理模型分为5个部分,自内向外依次为深部采空区、浅部采空区、支架部分、工作面、进回风巷,各部分均简化为长方体模型,忽略工作面顶底板对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的影响。由于采空区随其深度的不同,呈现的规律性也有所不同,故将采空区的模型分成两部分。深部采空区的模型尺寸为40m×260m×10m(走向、倾向、高);浅部采空区的模型尺寸为25m×260m×6m;支架部分的模型尺寸为2m×260m×3m;工作面的模型尺寸为6m×260m×5m;两巷道的模型尺寸均为3m×6m×4m。18205工作面物理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18205工作面模型

2.2 18205工作面瓦斯运移规律模拟结果分析

通过研究18205工作面及上隅角平面速度、气体压力、瓦斯浓度的分布规律为气动风机布置提出依据,模拟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数值模拟结果

从图3a得到:瓦斯由工作面向回风巷运移时,受回风巷煤壁阻力的影响,在上隅角出现短暂的停滞,是瓦斯运移速度减慢的主要原因;从图3b发现:上隅角瓦斯出现短暂的停滞是造成上隅角瓦斯聚集的重要原因,致使瓦斯压力同比其他区域高,距工作面3~7m处瓦斯压力开始减小,压力的峰值位于工作面回风侧2~5m处;由图3c可得:瓦斯在上隅角短暂的停留导致瓦斯浓度较大,在工作面2~6m处瓦斯浓度最高,距回风巷与工作面的交界点1~2m处,瓦斯浓度仍然处于增大趋势,回风巷距工作面3~7m处瓦斯浓度呈现降低的趋势;模拟结果表明:上隅角的瓦斯压力和瓦斯浓度的分布规律基本相同,均与瓦斯运移速度有关,瓦斯撞击到回风巷煤壁后,气流会呈现反弹趋势,致使瓦斯运移速度减缓,积聚在此处的瓦斯量增多,使瓦斯压力及瓦斯浓度偏大。

由图3d发现:位于工作面的瓦斯在运移过程中,运移速度基本保持相对不变,受隅角局部阻力的影响,在隅角处瓦斯出现短暂的停滞;从图3e可得:沿着工作面倾向瓦斯在运移过程中,从进风巷到回风巷瓦斯压力不断增大,根据瓦斯压力的大小大致可划分五个范围,在隅角处瓦斯压力相对较大;由图3f得到:沿着工作面走向瓦斯浓度不断增大,在深部采空区达到峰值,沿工作面倾向瓦斯浓度基本不变。模拟结果表明:瓦斯运移速度、瓦斯浓度沿工作面走向依次增大,在深部采空区达到最大;沿工作面倾向瓦斯压力依次增大,在回风巷侧达到最大,受隅角阻力的影响在隅角处的瓦斯压力突然升高。

3 气动风机的布置及效果分析

气动风机是一种排风设备,适用于各种通风系统,专门满足地下管道的局部通风系统的需要。目前,矿用气动风机类型主要分为射流扰动型和制冷降温型,射流扰动型主要应用分散局部区域的气体聚集,制冷降温型主要应用降低局部区域气体温度,根据气动风机的功能及斜沟煤矿实际情况,选择射流扰动型风机。

3.1 气动风机的结构特征及基本参数

新鲜风流从入口进入气动马达,其叶轮被主轴带动而快速转动,使吸收进来的新鲜风流经过防护网的进风口流入叶轮,经过带有导页的环形气流通道后射出大量的高能量气流,实现风机的运转,射流扰动型风机结构如图4所示和风机实物如图5所示。气动风机的基本参数见表1。

3.2 气动风机的安装

气动风机不能产生新风,而是在新风流的配合下完成工作。按照气动风机的安装要求,风机必须安装在巷道新鲜风流一侧。根据模拟可知:瓦斯压力、 浓度在工作面回风侧2~5m处达到最大,在回风巷1~2m处仍有增大的趋势,3~7m处慢慢减小。现分别布置两套气动风机的安装方案,通过对比两种方案气动风机安装后,工作面瓦斯分布情况,为气动风机的安装提供依据。气动风机安装位置如图6所示。

表1 基本参数与尺寸

1—进口防护网;2—外筒;3—风机叶轮;4—内筒;5—气马达;6—进出气管;7—气动布风轮;8—可调叶片;9—出口防护网;10—布风轮轴承座;11—叶轮轴承座图4 射流扰动型风机结构

图5 气动风机实物

图6 气动风机安装方案示意图

方案一:气动风机安装在18205工作面上隅角处,风机用直径不小于12mm铁链吊挂在260号架顶梁上,吊挂牢固后,使风机出风口对准回风巷。

方案二:气动风机安装在18205工作面回风侧距上隅角7m处的位置,风机用直径不小于12mm铁链吊挂在153号架顶梁上,吊挂牢固后,使风机出风口对准上隅角。

3.3 气动风机布置方式的选择

通过观察瓦斯浓度来分析气动风机对上隅角瓦斯浓度的影响。通过对比三种方案,得到上隅角的实际瓦斯浓度变化规律,三种情况下上隅角瓦斯浓度的变化规律如图7、图8所示。通过对比分析检修班、生产班8个小时内上隅角的瓦斯浓度变化规律,得到气动风机对工作面瓦斯分布的影响。

图7 检修班使用风机前后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变化图

图8 生产班使用风机前后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变化图

通过对比检修班、生产班8个小时内上隅角的瓦斯浓度变化规律,来揭示气动风机对工作面瓦斯运移规律的影响。

由图7可以看出,在检修班期间无风机扰动时,瓦斯浓度基本维持在0.45%左右;当气动风机安装在18205工作面上隅角时(方案一),启动风机后瓦斯浓度相比无风机扰动时有所下降,瓦斯浓度基本维持在0.4%左右;当气动风机安装在18205工作面回风侧距上隅角7m处的位置时(方案二),瓦斯浓度基本维持在0.35%左右。同理,由图8可以看出,生产班期间,在无风机扰动时,瓦斯浓度基本维持在0.75%左右;当采用方案一时,瓦斯浓度平均约0.65%,比无风机扰动时略低;当采用方案二时,瓦斯浓度基本维持在0.55%左右;同理可确定方案二效果较好。因此,可以判断气动风机对减小上隅角瓦斯浓度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安装在上隅角并不是合适的位置,最终确定检修班期间气动风机安装位置为18205工作面回风侧距上隅角7m处。

综上所述,通过对三种情况下的检修班和生产班时18205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浓度分析,确定采用方案二气动风机的安装方式进行消除上隅角瓦斯。

4 结论

(1)上隅角的瓦斯压力和瓦斯浓度的分布规律基本相同,均与瓦斯运移速度有关,瓦斯撞击回风巷煤壁后,气流会呈现反弹趋势,致使瓦斯运移速度减缓,聚集瓦斯量较多,瓦斯压力及瓦斯浓度偏大。

(2)瓦斯运移速度、瓦斯浓度沿工作面走向依次增大,在深部采空区达到最大;瓦斯压力沿工作面倾向依次增大,在回风巷侧达到最大,受隅角阻力的影响在隅角处的瓦斯压力突然变大。

(3)通过模拟分析,确定了启动风机的安装方式如下:气动风机安装在18205工作面回风侧距上隅角7m处,风机用直径不小于12mm铁链吊挂在153号架顶梁上,吊挂牢固后,使风机出风口对准上隅角。

猜你喜欢
上隅角运移扰动
苏德尔特地区南一段断裂向砂体侧向分流运移油气形式及其与油气富集关系
磁化微咸水及石膏改良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带扰动块的细长旋成体背部绕流数值模拟
曲流河复合点坝砂体构型表征及流体运移机理
综采面上隅角瓦斯治理技术研究
结合向量化和FFT技术的模型扰动引力快速计算
基于扰动观测器的AUVs固定时间编队控制
一种改进的基于SINS/GNSS的水平重力扰动测量方法
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治理
川西坳陷孝泉-新场地区陆相天然气地球化学及运移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