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喜欢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刘湛秋的一段话:“生命的过程,就是时间消费的过程。在时间面前,最伟大的人也无逆转之力;我们无法买进,也无法售出;我们只有选择、利用。因此,珍惜生命,就是珍惜时间,就是最佳地运用时间。”
高三就是这样一个珍惜时间,最佳地运用时间的阶段。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最佳地利用时间,争取复习效率的最大化呢?西方哲学有三个永恒的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如果教师可以把这三个命题运用于高三一轮复习阶段,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首先,应解决“我是谁”的问题。要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想一想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知识层面,存在什么样的不足与欠缺?能力层面,哪几方面还有待于提升?在教学方法上,哪些方面需要继续保持,哪些方面又需要改进?这些问题中哪些自己能够解决,哪些自己解决不了需要借助于外力?总之,教师要进行自我剖析,认清自我,不断提升自我,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备战高考。
第二,也是重中之重,就是要解决一轮复习的重点“从哪里来”的问题。教师应立足《考试大纲》,对近五年的13套高考英语全国卷真题进行总体分析,从知识和能力两个维度进行梳理,熟知考纲,细化考点,为知识点、知识链、知识面整合奠定扎实的基础,努力构建整个高中阶段的基础知识体系。本期杂志中关于动词的时态和语态、非谓语动词、定语从句等考点的文章,都将在基础知识体系构建方面助教师一臂之力。同时,对真题的分析也掀开了高考试题的神秘面纱,本期的杂志文章就包含了对高考真题各个题型的分析,便于教师瞄准目标,有的放矢,各个击破,做到精确解决一轮复习的重点“从哪里来”的问题。
第三,解决“要到哪儿去”,即一轮复习的方向性问题。对近五年来的13套高考英语全国卷真题进行总体分析能够得知近五年高考全国卷对知识和能力的考查要求,能够总结出对知识和能力的考频,而这些有理有据的信息有助于进一步揭示、预测高考命题的规律和趋势,帮助教师解决如何选择适合一轮复习的模拟题的问题。教学考试杂志社“优师计划”方向一和方向三就是秉承着这样的理念而进行的研发,方向一侧重于真题结构化分析,站在一定的高度,为学生的复习指明方向、打好理论基础;方向三侧重实践,根据方向一的研发基础命制10套符合高考命题规律的、适合在一轮复习时期检测使用的试卷,从而保障了学生的日常练习不会偏离高考的方向。
我相信:在教师科学有效、逻辑性严谨的备考指导下,只要学生努力拼搏,必定会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