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昀
【摘 要】当代民用飞机主制造商多采用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随着飞机系统愈加复杂,供应商的数量也日益庞大。主制造商对供应链的管理能力直接影响着项目进度与商业成功。本文对波音某民机项目的交付延迟案例进行了分析,阐述供应链对民机项目进度的影响。
【关键词】民用飞机;供应链;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 F426.5;F2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23-0272-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3.122
【Abstract】With the growing complexity of aircraft systems,the number of suppliers of an aircraft program is ever increasing.The ability of managing the supply chain of an aircraft manufacturer affects both the progress and the business success of an aircraft program.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livery-delay cases due to supply chain related issues of a Boeing civil aircraft program,and discusses their impacts on civil aircraft program process.
【Key words】Civil Aircraft;Supply Chain;Program Management;Intelligence
0 前言
民用飛机研制汇聚了各类先进材料、技术和工艺,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当今国际主流民用飞机主制造商多采用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研制民用飞机,即供应商提供零部件及材料,主制造商负责在全机级和系统级集成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在这种民机研制模式下,涉及到数以千计甚至万计大大小小的零部件及原材料供应商。主制造商对供应商的管控直接影响着项目的进度与成功。
1 B787项目概况
波音787亦称梦想客机,是波音公司的宽体中型客机,也是首款主要使用复合材料建造的主流客机。据不完全统计,波音全球有13000多家供应商。当前波音787共推出三种机型,包含787-8、787-9和787-10。787-8为基本机型,787-9为787-8机型的加长型,787-10为787-9机型的直接加长型,同时也是A350机型的竞争机型。波音787飞机于2009年12月15日进行首次测试飞行,2011年投入服务。
2 B787项目进度概述
波音公司最初计划在2008年上半年交付给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首架787飞机,但由于某些零部件进度拖延、新产品陆续出现问题以及罢工事件使生产工厂被迫停工,波音公司先后五次推迟了波音787的首飞计划,八次推迟了波音787的交付计划,实际交付时间比原计划晚了3年。
3 项目进度延迟原因分析
3.1 供应链管理方面原因
a)供应商零件交货不及时
第一次延迟交付:由于意大利和日本的供应商在机身和电传操作软件上没能及时交付,2007年10月波音宣布,首批波音787的交付期因故推迟半年,新的交货期预计为2008年11月或12月。
b)紧固件短缺
第一次延迟交付:2007年夏季,整个航空业一直受到钛和铝制零部件短缺的困扰。B787应用了大量复合材料设计,需要的紧固件比以往飞机减少约80%,由于当时波音787飞机还处在研制阶段,紧固件的订单不大,导致其订单没有引起供应商的重视。2007年秋季,波音公司宣布零部件、紧固件短缺以及海外供应商工作的问题,迫使波音787首架飞机的交付时间将推迟六个月。
c)零部件质量问题
第二次延迟交付:波音787项目中,波音外包给全球供应商的零部件数量占到全部的70%左右,世界各地生产的零部件大部分被交付至波音位于华盛顿的埃弗雷特装配厂进行安装,但经常出现尺寸误差超标的问题,各部分机体无法接合。2008年1月,波音公司宣布延迟3个月时间交付。
第五次延迟交付:2009年,波音787在进行机身全尺寸静力试验时发现机翼与机身接合处存在事先没有料到的应力,机翼存在因制造缺陷产生的极细小裂缝,机身段筒体结构需要加强。后查明原因在于供应商三菱重工的生产流程发生了变化。2009年6月,公司再次推迟了波音787的交货时间,预计2010年第四季度交付首架飞机。
延迟试飞:2010年,发现B787尾翼承包商意大利阿莱尼亚飞机公司生产的水平尾翼的垫片和紧固件存在工艺问题。波音公司决定对全部23架已组装飞机和2件尚未组装的尾翼部件展开检查和重新安装。2010年6月25日,波音公司叫停波音787前5架飞机的试飞计划。
未导致延迟交付:2014年,因机翼供应商日本三菱重工的生产工序发生改变,在其生产的40架B787主机翼上发现细微裂纹。
d)发动机质量问题
第六次交付延迟:2010年8月,在B787试飞最后阶段,发现罗·罗公司提供的发动机出现问题,需要评估发动机的实用性。随后波音公司宣布,将波音787的首次交付时间进一步推迟至2011年第一季度中期。
飞机交付后出现的问题:2012年7月,发现部分B787飞机所使用的发动机变速箱的部分冠状齿轮存在腐蚀现象,随后该问题定位到发动机供应商罗罗公司的二级供应商改变了制造工艺。在波音公司的建议下,全日空停止运营受影响的5架在役飞机。波音将受影响且尚未交付客户的发动机变速箱进行了更换。
e)工人罢工
第四次交付延迟:2008年9月至11月,波音位于华盛顿、俄勒冈和堪萨斯的2.7万名机械师、油漆工人、电子技术师以及其他生产工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罢工。2008年11月5日波音公司宣布,原定于当年第四季度的首飞计划再次被推迟。
f)分包商管理不力
全球供应链战略增加了管理难度。波音不仅需要管理那些一级供应商,还需要关注管理更多的分包供应商,如果这些小型分包供应商在技术上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出现米诺骨牌效应。
未导致延迟交付:负责制造波音787飞机后机身的供应商沃特飞机工业公司(Vought Aircraft Industries)将地板网格业务转包给了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Israel Aircraft Industries,IAI)。波音公司要求2007年7月在沃特飞机工业公司交货。然而由于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未能交付组装完成的部件,沃特飞机工业公司将只完成了16%且未安装任何系统的后机身运往埃弗里特总装。
未导致延迟交付:波音将刹车控制监测系统(Brake Control Monitoring System,BCMS)外包给GE,而后GE将该系统的软件部分转包给美国克瑞集团公司(Crane Co.),但其交付的软件存在极其严重的问题,问题根源在于克瑞集团公司的另一家印度分包商HCL上。事后克瑞集团公司花了超过十倍的预算更正问题。不过,在飞机滑行测试时,再次出现刹车温度高于预期的问题。波音不得不重新装配远程数据集中器(Remote Data Concentrator,RDC),并重新设计刹车控制监测系统(BCMS)。克瑞集团公司拒绝对这此研发投入经费。两家公司闹上法庭,最后以波音支付1890万美元重新设计成本收尾。
第三次延迟交付:2008年,由于从供应商的设施转至波音总装线的工作完成得比预期的要慢,以及计划外的返工,2008年4月波音公司宣布,波音787的首飞将从第二季度末推迟到第四季度进行,首架飞机预计将于2009年第三季度交付,而非最初计划的第一季度。
g)不可抗力——自然灾害影响供应商生产
未导致延迟交付: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导致东京地区大面积停电,波音的日本供应商动力短缺,工人无法进入工厂。日本三菱重工、川崎重工名古屋工厂承担的波音787尾翼与部分机身零部件的供应出现困难。同年3月23日,波音表示,已中断的日本部分零部件供应的替代方案已解决,地震未对波音787飞机生产带来影响。同时,此次事件未导致交付延迟。
3.2 非供应链管理方面原因
a)试飞起火
第七次交付延迟:2010年11月,波音787试飞机ZA002架机在试飞过程中P100配電盘出现故障,引起火患。P100配电盘是波音787的数个配电盘之一,安装在靠近机翼的乘客座位底下。该配电盘从左侧发动机取得电源,然后将电源输送到各个系统。波音表示,该配电盘的损坏情况“严重”, 配电盘旁边发现了溶铁。配电盘周围的结构或其他系统没有严重受损。随后波音宣布暂停此型号客机的试飞,并对波音787的电子仪表板设计稍作修改,同时更新动力管理软件。
第八次交付延迟:2011年1月,由于软件和机电更新后在试飞过程中起火,波音787的首次交付时间延迟到2011年第三季度。
b)静力试验失败
2009年6月,因波音787机翼机身连接处强度不够,编号为ZY997的试验原型机在静力试验时出现意外。波音宣布原定6月底首飞的目标被迫推迟,随后波音在首批3架飞行试验机和静力试验机上完成了改装工作。2007年波音787的中央翼盒也曾在机翼结构的静力试验中出现过问题。
c)“卡壳”适航证
自2011年9月,全球首架波音787飞机交付到日本全日空航空手中后,不断有安全事故被曝出。波音787曾因无法取得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颁发的适航证而延迟交付中国市场。
根据以上分析可见,在波音787项目8次延迟交付中,有6次是由于供应链的原因引起,仅有2次是非供应链原因,供应链问题占比高达75%。并且供应链问题不仅仅发生了6次,还有一些供应链问题经过采取补救措施,最终未直接导致延迟交付。
4 结论
纵观B787项目研制历程发现,供应链管理在民用飞机项目研制过程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对项目研制进程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我国大型客机项目也采取了主制造商-供应商的研制模式,因此在项目研制和管理中非常有必要汲取其他主制造商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从而提前规避项目风险,推动项目早日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李政.“基于波音787的全球供应链战略模式研究”.科技创业月刊[J].2009年第11期.
[2]张晶晶.“波音787延付 全球供应链示警”.中国经营报[N].2007年11月22日.
[3]刘宝红.“梦想787:波音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上的新尝试”.中国机电工业[J].201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