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象的眼睛

2018-12-12 10:51张妤静
新西部 2018年10期
关键词:城市雕塑城市形象雕塑

城市雕塑是一门综合性的三维空间艺术,在城市自然美、人工美和感觉美中,如果没有城市雕塑的配置,整个城市的美就会大为逊色。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雕塑就是音乐的符号之一,也是“城市的眼睛” 。

城市雕塑与城市标志

城市雕塑是一门综合性的三维艺术,在城市自然美,人工美和感覺美中,如果没有城市雕塑的配置,整个城市的美就会大为逊色。雕塑是园林、建筑之“魂”,既在园林、建筑之中,又超然其上。大量的园艺小品、雕塑、喷泉等艺术品,可与园林绿化起到相互衬托的作用。只有多种艺术效应相互综合,才能构成城市整体的美。

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雕塑就是音乐的符号之一,也是“城市的眼睛”。很多雕塑就是城市的标记——城徽雕塑或是城标雕塑。世界著名雕塑如罗马的“母狼”、纽约的自由女神、布鲁塞尔的撒尿小孩、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与西方国家城市雕塑比较,阿拉伯国家的雕塑更具有民族性和历史感。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的一个海滨公园有一个巨大的倾斜着的青铜咖啡壶,坐落在一个巨大的花岗岩的基石上, 周边有七只大铜杯。咖啡壶通过电源给以动力后就缓慢地旋转,将壶中的“咖啡”倒入七只大铜杯中。这七只铜杯代表七各成员国。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城市的雕塑取材于阿拉伯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中的“国王听书”故事,这座雕塑建筑在巴格达市内的底格里斯河之滨的一个街头公园内,在艾布·努瓦斯大街上。围绕《一千零一夜》的主题,在艾布·努瓦斯大街的一个十字路口,还有“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雕塑,在建有38个油篓构成的基座上,雕塑造型逼真。代表着人们的正义和智慧。因为《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在阿拉伯国家有着广泛的影响,很多阿拉伯国家的城市都有此类雕塑,如阿曼苏丹首都马斯喀特在十几年的时间内,构建了四百多尊大型青铜雕塑,大多数取材于《一千零一夜》的故事,表现了一种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现实的自然美和社会美有着种种的局限,当它不可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时,艺术美就成为必然的产物。园林、建筑、雕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艺术美的主要载体。雕塑创新是城市形象建设与开发的主要内容之一,特别是中国的城市建设,在多年的政治文化属性的影响下,很多雕塑题材充满政治内容,目前这种情况已经得到了初步改善。国外雕塑轻松的主题随处可见,西班牙马德里火车站内,以旅客旅游经常携带的行李箱、大衣、帽子和伞为内容,构建一个小品,似乎是旅客们遗忘的物品,起到了良好的沟通作用。

雕塑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城市形象的标志有这样几种原因:

1、雕塑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虽然有些文化内涵在建造时并没有代表城市思想倾向,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作品文化个性和意义凸显出来,逐渐被人们接受。

2、雕塑本身具有艺术与文化价值,艺术与文化价值内涵深的雕塑,必然成为此城市的重要景观标志。

3、有些雕塑具有某种特殊意义和明确的纪念意义,如城市的历史、名人、大事件等。如西安西郊的《丝绸群雕》等。

4、雕塑本身如同一首诗,记述着有意义的事情,而这些事件往往与城市的市民生活有关。如王府井大街的一系列中国民俗雕塑。

5、雕塑的主观性明确。这类雕塑在建造时就有明确的目的,往往是作为城市或区域的标志性景观而雕塑的,如巴黎的《艾菲尔铁塔》。

6、因作者而成名。

7、某些能反映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特色的雕塑,如中国宜兴的陶瓷雕塑、日内瓦的各式琳琅满目的花钟雕塑、美国一些城市里以汽车为内容的雕塑等,都已成为这些城市人们心目中的文化符号。

城市标志性雕塑是城市政治、文化与历史的反映,不同时期的雕塑无不打上时代烙印,正因为其时代性感受与心理特征,城市雕塑更具有特殊意义。甚至可以说城市中的每一个城市雕塑都代表着一个时期甚至一种政治的文化意义。中国古代中的城市几乎没有雕塑,有的只是衙门门口的石狮,而在20世纪50年代,很多雕塑都是政治运动的符号表述,如毛泽东的雕像,随处可见,已经留下了深刻的时代烙印。

中国城市雕塑与城市形象建设的文化误区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有关城市雕塑方面的组织相继建立,并形成了建造城市雕塑的热潮。几乎所有的城市包括中小城市和城镇都在搞“户外雕塑”,在城市中心广场、城市入口、重要路段、居住社区、新型的房地产开发小区和园林及商业区等,都有雕塑的影子。但其中却精品寥寥,失败的多,成功的少。其中的主要问题有:其一,很多城市雕塑是地方政府的领导者个人意志的体现,而不是从城市景观与城市文化发展需要出发来建造城市雕塑的。缺乏专家指导。其二,雕塑主题重复雷同。如很多沿江、沿海城市的雕塑都有船锚;一般都以“飞翔”、“腾飞”、“奔腾”、“发展”、“飞跃”等为主题。其三,某些雕塑粗制滥造,特别是还有一些不高雅的雕塑出现在城市街头。

目前,中国城市雕塑出现生活化、民族化、大众化、写实化、怀旧化等系列化倾向。在很多城市的广场、商业街,以及能够让城市人休闲的地带,往往都会出现系统的“景观文化丛”,如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和徐家汇、西安的大雁塔北广场等,出现的雕塑有购物的写实雕塑、传统的民俗商业行为雕塑、表现具体生活的行为雕塑,还有历史上的商业文化现象等,主题朴实,很多雕塑人的比例与真人相同,增加了城市居民的接近感和体验感。

总之,一个人的形象美在“神”,“神”美于一眼一眸之中。雕塑是城市形象的“眼睛”,没有一双动人眼眸的城市,其形象当然也是一种缺憾,一种悲哀,只能是空乏于形的伎俩。

参考文献

[1]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研究.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梁雪. 三城记. 三联书店,2004.

[3]埃德蒙.N.培根;黄富厢 朱琪译. 城市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张鸿雁.城市建设的“CI”方略. 城市问题,1995.

[5]盖湘涛.城市景观美学.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6]胡宝林.都市生活的希望——人性都市与永续都市的未来. 台湾书店印行,1999.

[7]霍尔.世界大城市.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8]植文彦.城市哲学. 世界建筑,1998.

[9]梁梅. 中国当代城市景观设计的美学分析与批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10]刘耕源. 雕塑.景观.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张妤静 就职于巴黎法语联盟西安中心

猜你喜欢
城市雕塑城市形象雕塑
巨型雕塑
新媒体传播下地铁广告中的城市形象建构
蒙古族传统纹样对地域城市形象塑造的意义
我的破烂雕塑
写实雕塑
微电影中城市形象的植入与传播策略研究
微电影中城市形象的植入与传播策略研究
自然雕塑
外国城市雕塑大观 费城城市雕塑
挪威城市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