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胡宝青
巡察是巡视的延伸,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开展企业巡察,是巡视这一全面从严治党利剑向基层的延伸和拓展,是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有效形式。笔者结合本企业开展巡察工作的实际,认为国企巡察必须把握三个关键环节:
要实现巡察工作任务目标,巡察组在进驻被巡察单位前必须精心准备,做足“功课”,做到“三个到位”:
第一,思想认识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强调指出“要着力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对国企领导班子的监督,搞好对国企的巡视”。党的十九大对深化政治巡视巡察作出重大部署,国资委党委、集团公司党组对深化企业巡视巡察工作也作出具体要求和安排。因此,国有企业党委要深刻认识开展内部巡视巡察的重要意义,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意识、强化责任担当,把巡察作为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的有力抓手,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企业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都要深刻领会巡察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参与巡察工作,把巡察这一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剑向基层延伸和拓展。
第二,领导组织到位。要做好企业巡察工作,企业党委必须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坚持聚焦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开展政治巡察,把巡察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放在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大局中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建立健全巡察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组建一支政治坚定、公正清廉、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巡察队伍,构建“横向全覆盖、纵向全链接、上下一盘棋”的巡视巡察联动监督网,层层压实责任,推动国企巡察实现全覆盖、规范化、见实效。
第三,准备工作到位。一是组织巡查组成员开展巡察前的集中培训。通过集中培训,使巡察组成员明确巡察任务、明确巡察内容和明确巡察方式,工作中做到严守工作纪律和程序,勇于担当,坚持以政治巡察为主线,本着“五个着力”原则,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进行“政治体检”。采取“上面的问题在下面找表现,下面的问题在上面找原因,业务上的问题在管党治党上找根源”的方式,透过落实“两个责任”、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等方面存在的显性问题,深入查找全面从严治党方面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同时也要对上级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三大问题”。二是摸清被巡察单位概况。通过收集研判被巡察单位的组织机构、干部人事、合规管理、信访举报、内控检查等情况,以及上级巡视反馈意见落实与问题整改情况,使巡察组能够对被巡察单位的政治生态环境做出基本的判断,掌握基本概况,以问题为导向,把问题作为巡察工作的重点和突破口,进一步确定巡察重点工作方向和内容,做到有的放矢,直指要害。三是准备巡察所需各类资料。结合实际,通过制定本企业《巡察工作实施细则》《巡察工作流程图》《巡察工作手册》、调查问卷、巡察组谈话提纲、需提供资料清单、巡察发现问题整改建议书等若干个工作模板和表单,开设受理信访举报的信箱和邮箱,以保证巡察工作推进有序、运转规范、工作有效。
突出巡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巡视工作质量和效果,是巡察的重点和生命力。要在三个方面上下功夫,将巡察工作做深做实做细。
第一,要结合国有企业特点,坚持政治巡察与业务巡察并重,聚焦企业党委落实主体责任、贯彻执行上级党委重大决策部署、贯彻民主集中制、选人用人、企业合规管理经营、以及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等六个方面,进行重点巡察。
第二,要把问题找准找实。一是认真“听”,通过召开动员会、专题汇报会和列席被巡察单位相关会议,着力发现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个人问题;二是全面“谈”,既注重和被巡察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企业中层干部谈话,还坚持与重点岗位人员进行谈话,全方位了解被巡察单位和领导干部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重点“查”,通过查阅被巡察单位财务账目、档案资料等,关注被巡察单位在基层党建、“三重一大”事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四是突出“访”,采取不定时、不定路线、不提前打招呼的方式,对被巡察单位及所属基层单位有关人员进行查访;五是干群“评”,通过不提前打招呼的方式进行民主测评、问卷调查,确保评出群众心声、测出真实问题。
第三,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巡察中发现的轻微违规违纪问题,及时反馈被巡察单位立行立改。对巡察组移交的问题线索,正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及时分类查处,限时办结,做到有问题必核、有案必查。同时,深挖案件背后合规管理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深层次原因,及时倒推查找制度和流程的缺失、漏洞,用问题导向来指导制度的建立和流程的完善,不断堵塞管理漏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更好地发挥巡视在党内监督中的重要作用,就是要对巡察成果善加运用。”国企巡察只有用好巡察成果,才能达到强化巡察效果、发挥巡察利剑的作用。精准用好巡察成果,必须做到“四个注重”:
第一,注重巡察报告质量。巡察报告是体现巡察成果的重要载体,直接关乎巡视效果,关键要真实客观反映要情和问题。一是内容要实。巡察是对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巡察,是政治巡察,不是业务检查。要紧紧抓住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这个根本,突出全面从严治党,突出“两个责任”的落实等。二是问题要清。要以“六大纪律”为尺子,深化“四个着力”,重点发现被巡察单位党的领导弱化、主体责任缺失、管党治党不力等方面的问题。三是线索要准。要严格按照问题线索分类处置标准,准确把握处理意见建议档次。四是意见要明。要负责任地提出建议,做到客观准确、实事求是,有针对性、操作性,不能含糊其辞、过于笼统。
第二,注重巡察反馈意见。巡察反馈是推动巡察成果落实的重要一环,关键要直指企业党委在党的领导和主体责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要压实责任。巡察组代表企业党委直接向被巡察单位主要负责人反馈,要督促其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责任;向领导班子反馈,要对党组织落实“两个责任”、领导干部履行“一岗双责”提出明确要求。二是要直指问题。反馈问题要直截了当,明确具体,把问题讲透、要害点明,不留情面,不遮不掩。三是要传导压力。对顶风违纪问题和典型案例,要点名道姓公开通报,让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把纪律立起来、严起来,让利剑高悬、震慑常在。
第三,注重巡察移交问题和线索。巡察移交是夯实整改责任,加强成果运用的前提。一要把好“审核关”。巡查组对移交的材料,要细致审核、严格把关,确保事实准确、内容完整、材料完备。二要把好“移送关”。所有问题和线索都必须按规定审批、按管理权限移送公司管理部门,并建立和完善台账管理,做到情况明、数字准、责任清。三要把好“处置关”。各相关部门对巡察组移交的每一件事项,都要依规依纪严肃处置。纪检监察机关要把巡察移交问题线索的处置作为纪律审查的重点,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快速度,加大力度,保持强度,优先处置。所有移交的问题线索,必须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第四,注重巡察整改实效。整改是做好巡视工作的内在要求,是巡察成果的直接体现。巡察成果要真正落到实处,关键看整改。一要落实整改责任。要明确被巡视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是落实整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被巡视党组织要针对巡察反馈意见,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对账销号、逐项落实。二要注重整改实效。对于一些共性问题,要高度重视、统筹研究,找出病灶,举一反三;对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四风”等方面的顶风违纪问题,要及时督促查处,立纠立改;对个性问题,要认真排查,抓早抓小,切实堵住漏洞。三要加强整改监督。要以公开促整改,整改结果既在被巡察单位进行党内通报,又向广大群众公布,接受党内、群众和舆论的监督。对责任不落实、整改不彻底、效果不明显的,必须严肃问责,决不放过,确保巡察成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