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寒意逼人,南国广州却是暖风习习,绿意盎然。11月7日,来自中国、柬埔寨、文莱、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泰国等东盟各国60余位政府代表和企业精英齐聚广州,共同参加中国-东盟工业污染防治和资源循环利用能力建设活动。
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再生资源产业的绿色发展,互通国内外再生资源行业前沿信息,助力企业走出国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本次活动由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主办,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翔能金属再生资源(控股)有限公司、肇庆市大正铝业有限公司、汉和再生资源(控股)有限公司支持协办。
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党委副书记史庆敏、柬埔寨王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铁弓、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危险废物管理部主任郑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吉位、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固废与重金属管理处副调研员罗绍元、广东省绿色供应链协会常务副会长何明亮、“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主任孙敬峰、肇庆市大正铝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简力、汉和再生资源(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展鸿等嘉宾出席活动。
与会嘉宾以“绿色、创新、协作、共享”为主题,围绕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固废处置等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
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党委副书记史庆敏在致辞时指出,中国生态环境部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全面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通过制修订《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系列法规,完善环保督查、排污许可证制度以及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等管理机制,强化地方政府的环境质量责任,落实企业排污守法责任,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史庆敏指出,工业污染治理已经成为中国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中国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不断规范产业发展,从提高行业排放标准、推广治理技术、强化工业企业末端治理水平,到推进工业企业污染防治全过程监管,再到推广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中国的工业污染防治能力在不断提高,资源循环与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史庆敏特别强调,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提出了共建绿色“一带一路”的主张,希望东盟各国能总结过去,展望未来,进一步加强环保国际合作。
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党委副书记史庆敏
柬埔寨王国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铁弓到会并致辞。他表示,2018年是柬中建交六十周年,柬中两国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好邻居、好伙伴、好兄弟。2016年10月,习近平主席对柬埔寨的历史性访问开启了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新时代。今年1月,李克强总理对柬埔寨进行正式访问,取得丰硕成果,为柬中关系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2018年也是中国和东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5周年,同样是关注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时刻。柬埔寨愿意同东盟国家一道,与中国产业同仁开展广泛合作,在严格治理工业污染同时,改善和保护现有的生态环境,减少原矿挖掘,利用废旧资源,不断加强防污的管理,将资源最有效利用,力争达到废物产生量最小,努力实现零排放。
柬埔寨王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铁弓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固废与重金属管理处副调研员罗绍元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东盟工业污染治理和资源循环利用能力建设活动在广州举办意义重大,是践行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将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布局,十九大报告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罗绍元指出,工业固体废物是固体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是工业大省、人口大省,每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总量接近一亿吨,其中生活垃圾近4000万吨,一般工业废弃物约5600万吨,危险废物有400多万吨,处理处置这些固体废物产生的污染的压力非常大。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落地举措。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固废与重金属管理处副调研员罗绍元
开拓再生资源产业新市场,迎接发展新机遇。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吉位在发言中指出,2018年,再生金属产业发生了很多变化,从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到守护绿水青山、推动绿色发展,“再生”价值受到国际社会和各国民众的积极支持与响应。王吉位向与会代表介绍了2018年中国再生金属产业发展情况。
一是前三季度再生有色金属产量约1091万吨,其中再生铜245万吨、再生铝550万吨、再生铅170万吨、再生锌126万吨,预计全年产量1450万吨,同比增长5%。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吉位
二是原料进口量大幅下降,据海关统计数据,2018年前三季度,再生铜原料、再生铝原料进口量分别为178万吨、119万吨。同比下降35.9%、25.3%;进口金额总计91.13亿美元,同比增长6.05%,尽管进口量减少,但品质已经显著提高。
三是国内回收量稳步提高,2018年前三季度再生铜原料和再生铝原料回收量分别为165万吨和330万吨,废铅酸蓄电池回收量达到260万吨左右。四是企业投资意愿进一步增强,预计新增产能200万吨左右。
谈及对国际再生金属产业格局变化的基本判断,王吉位说,目前国外企业已经加快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中国市场的整合带来新的机遇和空间,激发了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信心和行动,从而进一步提升全球再生金属产业发展质量。东南亚和南亚经济增长迅速、工业化和环保需求增加,再生金属产业基础和管理经验薄弱,再生金属产业发展将迎来快速发展期。同时,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政策指引下,随着合作的深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将日益增强,并将先进的技术、设备及经验输出至周边国家,实现再生金属产业的持续绿色发展。
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危险废物管理部主任郑洋作了题为“废弃资源加工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研究进展”主题发言。他表示,国务院《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明确按行业分步实现对固定污染源的全覆盖,2020 年全国基本完成排污许可证核发。原环境保护部《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7年版)要求,《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废弃资源加工工业》将于2019年实施。
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危险废物管理部主任郑洋
郑洋对国内外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做了详细介绍。他表示,2019年将按程序正式发布《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废弃资源加工》,并在全行业组织开展许可证核发工作。
广东省绿色供应链协会常务副会长何明亮指出,广东在全国率先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试点,推动企业实行绿色供应链变革,发挥民间作用,开展各项绿色供应链建设试点,成为绿色发展的有利抓手,并详细介绍了绿色供应链管理工作在广东开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同时提到,协会将构建区域、信息、服务、产业、资本五大平台。
广东省绿色供应链协会常务副会长何明亮
“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副主任丁士能介绍了该中心的职能定位,即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环境服务,开展对外投资、贸易的绿色化业务领域,并通过环境技术引进、输出,努力打造环保产业新高地,同时,为“一带一路”提供环境公共关系服务、环境政策、法律、标准服务以及环境金融服务。
“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重心(深圳)副主任丁士能
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技术交流部室主任刘婷做了《中国-东盟绿色产业合作》的报告,指出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识,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将进一步完善,绿色发展成为各国发展的战略核心内容。她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得到了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响应,共建绿色“一带一路”为绿色产业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她介绍了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展绿色环保产业合作的进展和成果,并对未来中国-东盟绿色产业合作的方向和趋势进行了展望。
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技术交流部室主任刘婷
11月7日下午,在中国-东盟工业污染治理合作相关政策及发展趋势分享会上,来自柬埔寨、文莱、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泰国等国的代表分别发言,详细介绍各国固废处理和再生利用相关产业发展状况、环保标准、技术使用、法律法规 以及行业监管方面等问题,交流中,东盟各国对中国在固废管理方面取得的成效及经验十分感兴趣,在与东盟各国代表交流中得知,东盟各国希望加强双边合作与交流,欢迎中国企业前去投资合作。现场的国内外企业代表及有关政府领导针对各国不同的情况与需求进行了对话交流。
文莱代表
老挝代表
缅甸代表
马来西亚代表
新加坡代表
泰国代表
柬埔寨代表
汉和再生资源(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展鸿
11月9日,汉和再生资源(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展鸿做了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形势与展开国际合作的前景探讨报告,通过对中国再生金属产业所面临的政策形式进行分析,阐述了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政策变化带来的国际影响。他指出,本次活动更加坚定了中国再生产业企业应加强与东盟各国合作的信心,在产业转移趋势明朗、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东盟各国和企业之间应该加强国际间的沟通交流,推动技术开发和技术革新,促进大区域内国家之间的标准互认,争取共同建立进出口及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标准。
肇庆南都再生铝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乡家发
肇庆南都再生铝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乡家发在发言中重点介绍了中国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他强调,加工企业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应要求供应商改善设备,提高生产工艺,提供优质原材料,同时,产业同仁应积极开发既能满足生产需要,又能满足国家环保政策要求的再生原材料,加快与海外市场的合作,寻找更多的、能满足国家环保政策的原材料供应商以及加快布局国内再生金属原材料采购渠道的步伐。
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环境工程研究设计所副所长赵志龙
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环境工程研究设计所副所长赵志龙针对中国再生金属产业所面临的环保政策与法规压力进行系统分析,重点介绍了再生铅行业污染全过程监管并对产业发展提出建议,倡议业界同仁在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指导下,严格遵循行业全过程污染防控的监管宗旨,通过再生金属行业原料的分选技术升级、过程熔炼电解技术的革新以及末端治理技术的不断提升和推广应用,引导行业向着企业规模化、产品高值化以及行业可持续化方向发展。
肇庆市大正铝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简力
肇庆市大正铝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简力针对中国再生产业发展及循环利用技术成果向出席会议的东盟各国代表做了分享,他指出,多年来,大正铝业一直从事铝合金再生的事业,通过产学研发展新技术,借鉴、学习日本大纪70年的管理经验和技术,近年来,虽然市场环境持续低迷,大正铝业依然坚守耕耘,不断开拓创新,在人才培养、节能、环保、技术等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简力还向与代表介绍了大正铝业的废铝易拉罐保级还原技术项目和铝灰技术改造项目 。
中北大学教授张文达
中北大学张文达教授做了再生铝熔体处理进展的专题报告,重点针对再生3104铝合金熔体细化处理作了发言。他指出,再生铝生产过程能耗仅为前者的5%,温室气体排放量也仅为电解铝的5%,如何使用废铝易拉罐3104等优质铝合金获得高值化再利用成为各国科研人员的研究重点。目前的净化、变化及晶粒细化等熔体处理技术是提高铝熔铸技术水平和铝材质量、实现优质铝合金保级还原的重点。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张深根
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张深根从技术角度全面阐述了铝及铝硅合金技术、铝冶炼危固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并重点介绍了硅合金研发技术。
升级国内外产业布局,优化产品结构,为绿色环保倾尽全力保驾护航。
11月9日下午,全体与会代表参观了肇庆市大正铝业有限公司并应邀参加中国-东盟工业污染防治和资源循环利用能力建设活动欢迎晚宴,翔能金属再生资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严国放致祝酒辞,提到东盟各国是中国的好邻居、好伙伴,是人类命运的共同体。为响应绿色“一带一路”的倡议,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再生产业的绿色发展,公司走出去在泰国和马来西亚投资办厂,还对越南、印度、印尼、菲律宾进行考察,制订合作和拓展计划。他表示海外公司将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以互利共赢为目标,稳中求进,共谋发展。 为了配合发展需要,公司将升级国内外产业布局,优化产品结构,打造行业技术中心,为再生、共生,为绿色环保倾尽全力保驾护航。
本次活动是主办方围绕资源循环利用、绿色发展、国际合作举办的一次高规格、高质地、高营养的盛会。会议传递出携手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积极信号。
翔能金属再生资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严国放
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逐渐为国际社会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作的题为《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主旨演讲中提出,面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为了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各国都应该拿出更大勇气,积极推动开放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由此可见,此次中国-东盟工业污染治理和资源循环利用建设活动在此时召开恰逢其时,以汉和再生资源(控股)有限公司、肇庆市大正铝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正在努力走出国门,为中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全球化发展助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