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晓南,王荣丽
(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北京 100089)
经股动脉穿刺行介入治疗已成为临床常用的诊疗方法,Seldinger技术是临床常用技术,在治疗中发挥着作用,但在治疗中面临止血问题,长久以来医学专家和学者一直在寻找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如今常使用的止血方法为血管闭合器和止血器等,但在使用过程中会投入较多资金,所用在临床实践中选用一种较为有效的止血方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我科将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止血法应用于介入治疗后股动脉止血,有效降低了穿刺点出血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取得满意效果。本研究针对传统弹力绷带包扎压迫止血的缺陷做一些改变,并和传统方法进行了对比,具体结果如下:
对我院458例介入手术患者进行研究,研究时间为:2014年1--12月,男女患者分为:340例、118例,年龄最大和最小分别为:76岁、18岁;其中股骨头供血动脉融通术328例,肝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术42例, 肺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术45例,其他介入治疗43例。自2014年7月的手术患者为实验组,应用改良弹力绷带包扎股动脉的止血。2014年1至6月的介入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人数为218例,实验组患者人数为240例,分析两组性别、病情等基本资料,P>0.05,可参与研究。
用日本爱乐康(ALCARE)粘着性弹力绷带,宽8cm,每卷长5m。
1.3.1 止血方法
在介入治疗中选用股动脉进行穿刺,手术结束后选用手工压迫对患者进行止血,按压止血13分钟左右,若患者穿刺部分没有出血情况时,则用9块左右无菌纱布将穿刺部位盖住,借助绷带对其进行包扎,在包扎过程中以能感觉到患者的脚背部位的动脉则刚好。此外手术结束后在穿刺部位放置1千克左右的沙袋,放置时间为2小时,在手术侧部放置8小时,当患者在床上休息整整一天后取出加压包扎袋。
实验组用具有弹力的绷带进行包扎的具体方法为:将第一根绷带的一头放置于大腿侧面下部大约8厘米左右,用力将其拉紧,使其穿过穿刺所用的纱布,在侧髂处进行穿刺,在同侧下腰处停止,第二根绷带在大腿外侧中点部位和第一根绷带所在位置相交,之后穿过穿刺部位所用纱布,在对髂穿刺,在对侧部分的下腰部位停止;第三根绷带在第一根绷带上部,紧靠皮肤穿过穿刺所在部位纱布,之后在同侧髂部分的部大腿部分的中点处。对照组使用介入中点方法的方法,和实验组的其他包扎过程基本相同,只是减少了第三条绷带。
有效:手术结束后12小时后患者穿刺部位没有出血现象,局部和皮下没有血肿和淤血情况。无效:手术结束12小时后患者穿刺部分有出血现象,切皮下和局部药有淤血和血肿情况[1];同时观察患者烦躁紧张、害怕排尿、腰部疼痛等不良反应。
用计算机软件收集数据,将收集的数据输入SPSS20.0软件中,对其分析和统计,用T和x2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止血情况的比较,实验组止血有效率为99.2%,对照组为96.3%,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在主观节制饮水、烦躁不安、排尿恐惧、腰酸背痛、纱块移位等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止血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比较
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术后穿刺点包扎止血的材料多采用胶布、绷带卷等,应用“8”字形包扎法止血[2],一般包扎固定需24~72h,绝对卧床24h等,术后患者肢体处于被动仰卧位时间较长,肢体制动8h,患者常出现许多不适症状,如腰背酸痛、烦躁不安、下肢麻木、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较高。而近年来国内外多家公司研制出的封堵器、缝合器、压迫装置及血管闭合器等止血器械,因价格昂贵,在临床未得到推广应用。对照组采用的包扎法患者需肢体制动8h,绝对卧床24h,在应用过程中,发现穿刺部位的纱块有悬浮移位现象,而导致部分患者穿刺部位止血不良,因此我们对包扎法进行改良,加用第三条弹力绷带,达到了稳定作用,其优点体现在以下几点。
介入手术结束后患者需用溶栓、扩血管等药物进行治疗,因为若血管壁没有很好的恢复便会出现大部分瘀斑或伤口出血太多导致血肿,所以,在介入治疗中选择合理的穿刺部分、避免血肿在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验组借助三条绷带,使其相交于一点,将纱布和皮肤紧紧相贴,可以防止纱布大幅度移动或悬浮等情况出现,可以减少出血量,更好的止血,使包扎更为安全、可靠和有效。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止血总有效率分别为为99.2%、96.3%,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之外,爱乐康(ALCARE)绷带的透气效果和、松紧度和弹性均较好,可以为皮肤提供一个更好的恢复环境,所以在治疗中若增加了范围,也不会影响整体的治疗效果,产生血肿等不良影响。
在护理教学中对舒适的定义是患者心情舒畅、身心处于放松状态,且没有病痛,若这些因素遭到破坏,患者便会感到不舒适,伴随医疗事业的发展,护理学也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相关护理观念不断得到更新,其中分析患者心情舒畅的原因,在保证患者健康的前提下,找出有效的解决措施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在护理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常规包扎结束后患者需卧床休息一整天,若长时间活动会损伤患肢,会扯拉患者背部肌肉,使患者出现烦躁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睡眠质量下降,相反,实验组包扎方法较为牢固,患者穿刺包扎3小时后患者便可在床上进行适当活动,在患肢伸直的情况下即可借助软枕头使患者进行侧卧,此时患者可以平侧卧相互使用,进而使患者更好的活动,使患者感觉更为舒适,减少因不敢活动而引发恐惧、害怕等不良情绪,进而加重患者腰部疼痛,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烦躁紧张、腰部疼痛、纱布活动等不良症状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患者该操作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缓解不良情绪,增加舒适感,使患者更好的恢复。
介入手术结时,为了降低肾功能的伤害,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多喝水,以尽快排除造影剂。采用对照组方法为了防止纱布悬空或移动太大,患者不能活动且不能喝水,进而使患者产生了排尿恐惧和不安全的感觉,相反实验组使用绷带进行固定患者可更好的喝水,尽快排出造影剂,进而了缓解了患者排尿恐惧等不良情绪。
第一,在粘贴纱块前先用温水将附近皮肤清理干净,并进行消毒,在皮肤中的水分干净后将绷带粘于患处,可以取得更好的粘贴效果,使其更为牢固。第二,手术结束需以供患者时可对穿刺部分进行按压,嘱咐家属或工作人员平移患者,在按压穿刺处的前提下对其进行翻身等操作。第三,在进行介入治疗时应和患者进行积极沟通,对焦虑等负面情绪进行疏导,可帮助患者更好恢复,提高睡眠质量。
随着介入治疗的广泛开展,术后穿刺部位的止血方法逐渐得到有关医务人员的重视和关注,应用改良弹力绷带包扎股动脉的止血效果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可在直视下有效止血、操作简便、节时省力等优点,是较为理想的止血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