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琛
(湖北省人民医院,湖北 武汉 430000)
心肌梗死疾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其会出现心律失常、血清心肌损伤标记酶等逐渐升高的情况[1],病情严重还会并发休克等现状,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选择较为合适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从而达到一定的应用效果。本文研究针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选择不同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对比效果差异性,见下文:
选择来我院就医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98例、2016年11月22日到2017年11月11日),分组方法主要是根据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式(分2组)。
对照组—男:女=3 0/1 9,年龄值为63岁-88(70.36 2.22)岁,观察组:男性/女性=29:20,年龄值为62岁-90(71.89 2.41)岁。
2组资料对比,P>0.05,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对照组:选择基础性护理干预:
告知患者疾病相关情况,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个较好的了解,在面对疑惑的地方可以询问,从而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了解程度;
观察组:选择人性化护理干预:
①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情况,与患者进行适当的沟通,面对患者不理解的地方进行适当的解说[2],让患者能够对此类疾病有一定的理解,在面对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积极性等,让患者有较好的信心去面对疾病治疗以及护理干预,缓解负性情绪等;
②在患者卧床休养期间需要适当的更换体位,从而预防患者出现压疮的情况,另外还需要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要求,保持体位的舒适感,还需要协助患者采取平卧位以及侧卧位进行交替,保持患者皮肤的完整性,进一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③护理人员需要在床边设置一个便桶进行排便干预,从而降低心脏负荷以及自身机体的能量消耗情况,同时,部分患者也存在一定的敏感性,其排便并不能够自理,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床上排便指导,进一步缓解患者的尴尬心理等;
④当患者出现较大的疼痛时[3],需要适当的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在患者疼痛较为明显的时候需要给予较为有效的药物进行干预,之后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等,防止患者出现心律失常或休克的情况;
⑤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以及肌肉放松的方式对待睡眠[4],创造一个较为良好的睡眠环境以及条件,辅助患者逐渐养成一个较为良好的睡眠习惯,进而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
观察2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研究数据选择SPSS22.0软件进行处理,P>0.05表示不存在显著差异。
观察组焦虑评分为(44.54 4.69)分、抑郁评分为(42.30 3.69)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0.23 3.55)分,数据之间进行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2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s;分)
表1 2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 护理满意度评分观察组(n=49) 44.54 4.69* 42.30 3.69* 90.23 3.55*对照组(n=49) 59.98 6.87 58.87 4.58 72.23 3.57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s;分)
表2 2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躯体功能 角色功能 情绪功能 社会功能观察组(n=49) 71.55 9.87*70.36 3.88*73.69 7.88*72.22 4.54*对照组(n=49) 62.36 6.57 61.54 4.25 65.54 4.58 62.30 5.87
心肌梗死主要是指因为缺血时间较长而导致的一种心肌细胞死亡现象,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选择较为适当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进而达到一定的应用效果。
人性化护理干预主要是“以人为本”[5],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需求,之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与患者进行沟通,让患者能够逐渐的了解疾病的相关情况,提高患者对后期的依从性等。
本文研究在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中,2组数据之间进行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
综上,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心肌梗死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