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粳优35在江西一季稻区的田间耐热性及产量评价

2018-12-12 06:06陈胜军张建标钱辉夏东庭毛凌华蔡耀辉曹志斌
中国稻米 2018年6期
关键词:稻区籼稻粳稻

陈胜军张建标 钱辉 夏东庭毛凌华 蔡耀辉 曹志斌*

(1江西省邓家埠水稻原种场杨家分场,江西余江335200;2江西省超级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南昌330200;*通讯作者∶riceczb123@sina.com)

中国作为世界水稻生产第一大国,水稻年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江南生产的籼稻为主,东北地区和江淮流域的常规粳稻及杂交粳稻的比重相对较小[1]。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稻米品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品质较好的粳米市场需求量逐渐增大[2]。因此,粳稻种植面积和产量近年来呈现快速增加趋势,对保障国家粮食有效供给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实际生产中粳稻还具有抗倒、机收落粒损失小、增产潜力大、整精米率高等优点,但现有粳稻(包括杂交粳稻)育种主要集中在北方、长江下游和云贵高原,品种的耐高温能力较弱,不适于南方高温区种植。为了适应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趋势,探索南方高温稻区“籼改粳”,本研究利用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重庆市水稻工程中心和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不育系热粳1A[3]和恢复系粳恢35[4]配组育成的迟熟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热粳优 35(渝审稻2014008)为材料,于2016-2017年在江西省邓家埠水稻原种场示范种植,在自然高温条件下对其耐热特性及农艺性状进行分析,以期为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以耐热杂交粳稻品种热粳优35和耐高温的广适性杂交籼稻品种Y两优1号为参试材料,种子均在市场上购买。

1.2 试验设计

试验选择在鹰潭市余江县邓家埠水稻原种场杨家分场进行,该地处于丘陵与平原交界处。因2个品种的生育期相差较大,为使破口期基本一致,将参试品种分2批播种,第1批热粳优35和Y两优1号于5月10日播种,第2期Y两优1号于5月22日单独播种。采取育秧移栽方式,每个品种重复3次,小区面积100 m2,随机区组设计。试验均是30 d秧龄移栽,每丛2粒谷苗。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措施与常规栽培一致。

1.3 农艺性状调查

2016年8 月和2017年8月,在水稻生长期内详细记载品种的生育进程,其中播种和移栽为确定日期,重点记载始穗期(5%出穗)、抽穗期(50%出穗)、齐穗期(80%出穗)和成熟期(90%黄熟)的日期。在成熟期,每个小区采取平行跳跃法随机调查20丛水稻(每小区稻穗取样数大于180个),调查株高、穗长、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每个小区预留4 m×5 m范围内的植株实割后,脱粒风干称重测算实际产量。

1.4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采用 SPSS 11.0软件进行,采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

1.5 抽穗扬花期气温调查

2016年及2017年热粳优35和Y两优1号抽穗扬花期的气温统计情况见表1。2016年热粳优35及Y两优1号抽穗扬花期(8月18-28日),最高气温均在36℃以上,夏季日平均气温在32℃以上,日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高2℃~5℃。2017年热粳优35及Y两优1号抽穗扬花期(8月16-26日)最高气温除了8月26日之外(35.6℃),其余均在 37℃以上,日平均气温在 32℃以上,日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高2℃~5℃。

表1 2016及2017年抽穗扬花期气温统计情况

表2 热粳优35和Y两优1号的农艺性状表现

2 结果与分析

2.1 特征特性

热粳优35在江西余江县连续试种2年,2016年全生育期 148 d、比 Y 两优 1号(135 d)长 13 d,2017年全生育期148 d、比Y两优1号(136 d)长12 d;热粳优35的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千粒重均显著低于Y两优1号;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及结实率均显著高于Y两优1号(表 2)。

2.2 产量表现比较

2016年热粳优35平均产量544.6 kg/667 m2,比对照减产0.6%,减产不显著;2017年平均产量546.7 kg/667 m2,比对照减产1.1%,减产不显著。由此可见,热粳优35在每穗总粒数明显偏少的情况下,除了本身拥有较高的有效穗数外,主要是依靠在高温条件下有较高的结实率来获得较高的产量水平,表现出优异的耐高温能力。

2.3 米质

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热粳优35的米质主要指标为∶糙米率 82.9%,整精米率 63.1%,长宽比 1.9,垩白粒率 11%,垩白度 1.5%,胶稠度80 mm,直链淀粉含量 13.9%。除直链淀粉含量外,其余指标均达国标2级以上。

2.4 抗病性

经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人工接种鉴定,热粳优 35叶瘟 6级,穗瘟发病率9.8%,穗瘟发病率病级 3级,穗瘟损失率5.4% ,损失率病级 3级,综合抗性指数 3.75,中抗稻瘟病。

3 小结与讨论

目前我国杂交粳稻种植面积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云贵高原、东北地区和华北稻区[1]。江西是我国重要的杂交籼稻主产区之一。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整体米质较优的杂交粳稻的需求量日益增长,通过审定的组合也不断增多,限制杂交粳稻发展的诸多因素被逐渐克服[5-6]。研究表明,与籼稻品种相比,江西鄱阳湖及以北地区种植双季晚粳有利于充分发挥当地光、温、水等资源优势,较大幅度地提高单产水平,在遭受寒露风灾害的情况下,粳稻的产量优势更为明显[7]。但是目前江西地区的中粳稻产量表现不如晚粳稻、杂交粳稻不如常规粳稻的现象依然存在,发展杂交粳稻种植在适宜的品种选择及配套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还十分有限[7-8]。因此,本研究利用耐热杂交粳稻组合热粳优35在江西一季稻区开展田间试验,以当地主导籼稻品种为对照,连续2年均遭受连续2周以上36℃以上高温伏旱天气,最终发现热粳优35结实率显著高于Y两优1号,产量与Y两优1号基本持平。因此,本研究明确了耐热杂交粳稻品种热粳优35在江西一季稻区的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为探索南方高温稻区“籼改粳”,适度发展杂交粳稻提供了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稻区籼稻粳稻
从稻名演变看籼稻的起源
2021年无为市优质中籼稻品种比较试验
近10 年云南省育成的粳稻品种性状分析
我国双季早粳稻实现“零的突破”
解读粳稻品种南方种植播期
2018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
——稻(二)
高离不开矮的支撑
粳稻收购为黑龙江省农民增收58亿元
江西省粳稻种植面积突破6 666 hm2
稻区冬闲田种植油菜经济效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