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现状及潜力分析

2018-12-12 07:47
甘肃农业 2018年23期
关键词:标志农产品产品

(1.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局,甘肃 兰州 730020;2.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轻工食品学院,广东 广州 510550)

我国原农业部于2007年12月25日发布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管理办法》。2008年5月,原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在全国选取部分省份试点(西部地区选取了陕西省和宁夏自治区)的基础上出台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管理9个配套技术性规范》。2009年启动了农业系统的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工作。我省于2009年起开始开展全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工作。在各级政府和农牧部门的重视下,发展速度很快,截至2018年10月,我省获证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已达92个,产品涵盖果品、蔬菜、肉类产品、中药材、粮食、蛋类产品、蜂类产品、花卉、香料、茶叶等10大类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年产量已达867.59万t,获证数量位居全国第10位。地理标志农产品每年的抽检合格率均达到100%,未发生一起因食用地理标志农产品而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地理标志农产品可以通过品牌带动、基地化建设、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有效提升了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农业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精准扶贫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我省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中:天祝白牦牛已列入了第一批“中国-欧盟地理标志农产品互认清单”,可以走出国门,作为地理标志国际互认协定规定,进入欧盟的所有国家市场销售。第二批“中国-欧盟地理标志农产品互认清单”工作于2018年8月启动,我省推荐了嘉峪关洋葱、金塔番茄、定西马铃薯、肃南牦牛和永昌肉羊5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参选。“武都红芪”2016年品牌价值评价为18.17亿元,“武都花椒”2017年品牌价值评价为43.23亿元,“秦安苹果”2018年品牌价值评价进入全国区域品牌前100强,品牌价值评价为64.26亿元,永昌胡萝卜品牌价值评价为2.33亿元。《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西北地区篇)用8万余字,彩图118张,收录了2016年以前我省获证的59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地理标志纪录片《源味中国》对我省肃南甘肃高山细毛羊和敦煌葡萄进行了摄制,在央视2台进行了播放;2017年,我省的“庆阳苹果”地理标志农产品列为国家级地理标志农产品示范样板创建,在2018年农业农村部在长沙举办的全国第四届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推介会上颁证授牌。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推介活动,甘肃省的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社会认识度和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图1 甘肃省地理标志农产品在全国的排名情况(截至2017年11月)

一、发展现状分析

(一)各市州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并不平衡

由于资源禀赋和各地政府、农业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同,我省各地的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工作差距较大。最多的市获证的地理标志农产品有12个,但有个别市州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还未开展。有的县获证产品数量达到5个,有的县一个也没有。庆阳市占到全省获证数量的13%,陇南市和白银市分别占到11%,兰州市、定西市和酒泉市分别占到10%,天水市和金昌市分别占到8%,甘南州占到5%,武威市和张掖市分别占到4%,平凉市和嘉峪关市分别占到3%。

图2 各市州地理标志农产品获证情况(截至2018年10月)

(二)行业发展也不平衡

我省获证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中,种植业产品有69个,占获证数量的75%;畜牧业产品有23个,占获证数量的25%;渔业产品一个都没有。牛、羊、优质林果、高原夏菜、马铃薯、中药材等六大特色产业是我省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占到地理标志登记农产品总量的97%,其他产品仅占3%。说明我省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主要着重于我省的牛、羊、优质林果、高原夏菜、马铃薯、中药材等六大特色产业来挖掘和打造区域公共品牌的。

图3 地理标志产品种植业、养殖业、渔业占比

图4 地理标志产品登记以六大产业为主

(三)林果、畜产品、中药材、蔬菜、马铃薯发展情况

我省获证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共有92个,其中,林果类产品有27个,占获证数量的29%;畜牧业产品有22个,占获证数量的24%;蔬菜产品有16个,占获证数量的17%;中药材产品有15个,占获证数量的16%。从获证数量上看,林果类产品获证数量最多,排在第二位的是畜产品,第三位的是中药材,第四位的是蔬菜,其他类别的产品获证数量占比不超过13%。顾能代表我省特色产业的是林果、畜产品、中药材、蔬菜这4大产业,这4大产业是地理标志农产品中占据主导地位。

图5 林果类、畜产品类、蔬菜类、中药材类在地理标志产品登记所占比例

我省获证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年产量为867.59万t,林果类产品总产量为337.9万t,占获证产品总产量的38.95%;蔬菜产品总产量为247.06万t,占获证产品总产量的28.5%;粮食类产品总产量为219.89万t,占获证产品总产量的25.35%;马铃薯产品总产量为200.06万t,占获证产品总产量的23.06%;中药材产品总产量为42.86万t,占获证产品总产量的4.94%;畜牧业产品为总产量为11.43万t,占获证产品总产量的1.32%,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其中林果产业产量占比最大,其次是蔬菜产业总产量排在第二,粮食类产品总产量排在第三,马铃薯产品总产量排在第四;中药材和畜牧业加起来所占比重为6.26%,所占比重较小,畜产品和中药材产品在今后的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中发展空间较大。

图6 林果类、蔬菜类、粮食产品类、马铃薯在地理标志产品年产量中所占比例

如庆阳黄花菜、庆阳苹果、庆阳驴、庆阳黑山羊、庆阳香瓜、庆阳荞麦、庆阳小米、庆阳白瓜子、早盛牛、嘉峪关洋葱、嘉峪关泥沟胡萝卜、嘉峪关野麻湾西瓜、定西马铃薯、张掖葡萄、武威酿酒葡萄、陇南绿茶、武都崖蜜、天水连翘等有18个获证产品,占到登记总个数的20.7%,这样有利于形成“拳头”产品,形成合力,更加容易创出品牌,提高效益,实现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优质优价和品牌的价格溢价。2017年底全省“三品一标”农产品总量为1591.7万t,无公害农产品总量为604.95万t,绿色食品总量为411.3万t,有机产品总量为7.07万t,地理标志农产品总量为568.38万t,占“三品一标”农产品的35.7%。

图7 大区域名称地理标志产品和县区小区域名称的比例

图8 地理标志登记农产品在“三品一标”中所占比例

(五)品质优势逐渐挖掘,品质特色逐步发现

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中,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品质鉴定和品质检测工作,在开展我省农产品地理标志品质鉴评和检测工作中,发现了我省许多优质农产品,如平川甜瓜、古浪香瓜、榆中莲花菜、榆中菜花、榆中大白菜等富含硒元素,瓜州枸杞、景泰枸杞中的枸杞多糖含量优于其他省份的,岷县当归、陇西黄芪、天水连翘、宕昌大黄等许多中药材中药效成分均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规定的成分值,在开展我省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的同时,发现和挖掘出不少我省农产品特有的内在品质,通过宣传,特色优势逐步显现,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

二、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效益逐步显现、优质优价正在体现

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是促进当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较佳举措之一。例如,武都花椒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前,每公斤武都花椒售价只有40元左右,在2015年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后,通过地方政府宣传和品牌推介,产品贴标和“互联网+”网上销售,2018年,每公斤武都花椒售价在160元左右,种植花椒农户每户每人可增收200元以上,当地把“武都花椒”俗称椒农致富的“软黄金”,每年带动周边地区(包括天水市、陇南市、甘南的舟曲县等)新增种植花椒面积近千亩。近年来,我省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产品品牌培育及开发工作取得了较快发展。总体来看,许多获证产品的证书持有人在标志使用准入管理、标志使用协议管理、产品质量控制管理等方面做到了严格把关、规范授权;标志使用人积极使用标志,有的采用印刷方式,有的采用加贴防伪标志的方式,有的地方还探索和农产品追溯二维码结合的方式,即亮明地理标志优质特色农产品的身份还达到获证上市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可追溯。

(一)主管部门监管意识较强,机制有效、措施到位

我省许多地方都能够认真实施对农产品地理标志获证单位和标志使用人的管理。一是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各地主管部门均把地理标志农产品质量管理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监督管理的范畴,将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纳入农业执法监管内容,对标志使用进行引导和规范,从2012年开始,各级农牧部门每年利用“3.15”活动期间对贴标地理标志农产品进行检查,今年省农牧厅又组织开展了全省范围内的“三品一标”农产品专项检查。二是强化产品质量抽检。农业农村部相关单位每年都要对各省获证的地理标志农产品进行抽查;我省每年在农产品例行监测中抽取20%的获证农产品检测;各地主管部门加大了对获证产品的质量安全抽检力度,以保证地标产品的声誉。三是规范签订协议。凡是授权使用了标志的地方,持证人都与使用人订有协议。坚持“宁缺毋滥”,优先选取规范的行业龙头企业进行授权。这样通过龙头企业示范带动,能够宣传产品品牌、提升品牌价值,带动产业发展。

(二)使用人用标意识大幅度提升,用标行为进一步规范

大多数获证产品都不同形式的使用标志,有些地方是在地理标志生产基地使用了标牌、有些地方在宣传材料上印刷、有些是在产品包装上印标,印刷与防伪标相结合,有些采取在产品上(包括产品小包装)加贴防伪标志,外包装上印刷标志的结合用标形式。大力宣传本地地标产品,不仅在生产基地树立大标牌,还在高速公路设立大型广告牌,宣传介绍推介地标产品,提升地标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三)多措并举形成合力,提升地标品牌形象

各地在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建设方面都有所谋划、有所作为。一是政府出台扶持政策。为了推动地标产业发展,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扶持政策,把标准化基地建设和获证产品结合起来,在安排项目和资金扶持上适当倾斜。二是政府以奖代补推动地理标志登记良性发展,如我省宕昌县对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的单位补贴5万元,嘉峪关、金昌市、兰州市、天水市对获证单位补贴10-20万元用于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发展和品牌推介;陇南市则把陇南绿茶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和产业发展捆绑下拨70万元进行捆绑式产业发展和品牌创建,庆阳市政府每年对庆阳苹果下拨2 000万元资金作为产业发展、品牌推介和品牌创建。三是利用新闻媒体宣传。各地比较注重在利用新闻媒体为地标产业进行宣传造势。利用公告栏、墙报和宣传板等进行宣传。例如肃南县充分利用中央电视台和原农业部的免费公益宣传记录电视片《源味中国》对获证的肃南甘肃高山细毛羊进行宣传报道,肃南甘肃高山细毛羊地理标志农产品在央视2台的宣传报道达10分钟,增加了肃南甘肃高山细毛羊在全国的知名度,同时,引进草原兴发集团在肃南县建立分厂。这些工作的开展使当地地理标志宣传形成合力,提升了地标农产品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良好形象。

三、我省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潜力分析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各地在长期农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区域特色品牌,是重要的农业知识产权和农业文化遗产,也是传统农耕文明的重要体现。我省农业文明底蕴深厚,地域自然环境各具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产品各具特质,开发潜力大。“产自特定的区域、彰显独特的品质”是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的关键条件,也是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的精髓所在,我省农产品大多数符合这种要求,是我省比其他内陆省份的独特优势之一。

(一)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不平衡、发展潜力较大

全省58个贫困县地理标志农产品有42个,占全省“三品一标”认证总数的57%。有一个州和30个县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空白。全省23个深度贫困县“三品一标”认证总数为20个,占全省“三品一标”认证总数的19%。58个贫困县“三品一标”认证平均为17个,23个深度贫困县认证平均数为14个,全省平均每个县认证数为21个,58个贫困县较平均数少4个,23个深度贫困县较平均数少7个。全省贫困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片区是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优势资源区,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二)我省历史悠久,可登记的地理标志农产品资源丰富

我省是农业大省,也是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资源大省,农产品种类繁多,原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在2013年组织了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资源普查,编制了《全国地域特色农产品普查备案名录》,全国共列入《全国地域特色农产品普查备案名录》的地域特色农产品6839个,我省列入《全国地域特色农产品普查备案名录》的地域特色农产品有219个,占全国的3.2%,其中蔬菜类有41个,林果类有51个,粮食类(包括食用菌、油料、茶类)有27个,香辛料类有7个,中药材有42个,花卉有2个,牛羊肉等畜产品类有40个,渔业产品类有8个。这些备案名录中,从2009年开始已经陆续有58个农产品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地理标志农产品证书,占备案名录的26.5%。另外,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进入《全国地域特色农产品普查备案名录》的农产品,2016年1月1日起,对未列入名录欲申请的,由省级工作机构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同意后,由专家对产品生产区域范围、独特的产品品质特性、人文历史、社会认知度、发展潜力和市场需求等情况进行审定。我省2017年、2018年已有近20多个产品得到原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或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批复,可以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工作。

(三)地域范围独特、品质优良的地理标志农产品种类繁多

我省地处中国西北地区,境内为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漫长的河西走廊,气候类型多样,从南向北包括了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等四大气候类型。气候的多样性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资源优势尤其明显,依托各地农业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认真总结“三品一标”成功发展模式和经验,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因地制宜地加快农产品地理标志事业的发展。

(四)人文历史悠久、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具备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条件的优势明显

闻名的丝绸之路在甘肃省里程最长,甘肃历史跨越八千余年,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医药学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河岳根源、羲轩桑梓”。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娲和黄帝相传诞生在甘肃,西王母降凡于泾川县,周人崛起于庆阳,秦人肇基于天水、陇南,天下李氏的根在陇西。《史记》载:西汉后期“天水、陇西、北地、上郡……畜牧为天下饶”。《汉书·地理志》载:“自武威以西……水草宜畜牧,古凉州之畜为天下饶”。《资治通鉴》中说:“是时(公元753年)中国盛强,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在山丹设置牧马苑,屯兵养马,成为汉王朝的皇家马场。《齐民要术》中“蜀椒出武都、秦椒出天水”,说明最好的花椒就出产在甘肃。“姜岐字子平,汉阳上邽人也……以畜蜂、豕为事,教授者满於天下,营业者三百馀人”,说明有历史记载的养蜂、养猪鼻祖姜岐就在我省天水市,庆阳市流传“周祖教稼穑于民”等传说,都说明我省农产品生产的人文历史悠久,农耕文化底蕴深厚。

(五)农业资源丰富、品种多样,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发展潜力较大

甘肃省是全国六大牧区之一,畜禽资源很丰富,牲畜主要有马、驴、骡、牛、羊、骆驼等,还有安西牛、天祝白牦牛、滩羊、岷县黑裘皮羊、兰州大尾羊、河曲马、庆阳驴、甘肃马鹿等20多个地方畜品种,自主培育山丹马、甘肃高山细毛羊、高山美利奴3个品种。粮食作物品种有小麦、大麦、玉米、青稞、荞麦、糜谷、高粱、水稻、洋芋和豆类等20余种。经济作物主要品种有棉花、油料、芝麻、甜菜、苏子、向日葵、大蒜、茶叶、烟草、啤酒花等十几种。果树资源有1 000多个品种,其中苹果、桃、梨、杏、李、柿、枣等的品种有480多个。我省也是全国到地中药材的主要产区之一,现有药材品种9 500多种,居全国第二位,主要经营的药材有450种,如当归、大黄、党参、甘草、红芪、黄芪、冬虫草等,特别是“岷归”“纹党”产量大、质量好,是闻名中外的出口药材。禽种有静宁鸡、太平鸡、临洮鸡等多个地方品种;鱼类有秦岭细鳞鲑、洮河石花鱼、黄河鲤鱼、黄海鲶鱼、灵台甲鱼等许多土族品种;花卉有漳县紫斑牡丹、临夏紫斑牡丹、苦水玫瑰、鲜切百合等许多名优珍惜品种。甘肃是全国唯一跨青藏高原区、西北干旱区和东部季风区三大自然区的省份,地理环境多样,地理环境造就了甘肃农产品的丰富多样性,也隐藏了丰富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可登记资源。

(六)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公众消费水平的提高是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时代要求

甘肃省具有“丝绸之路经济带”区位优势和“一带一路”向西开放的环境条件,同时具有优质产品市场需求空间潜力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以及近年来国家的扶贫及产业富民以及建设美丽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良好政策。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我国消费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快速提升,优质化、多样化、绿色化日益成为消费主流,安全、优质、品牌农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保障人民群众吃得安全优质是重要民生问题,地理标志农产品涵盖安全、优质、特色等综合要素,是满足公众对营养健康农产品消费的重要实现方式。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对消费者是一份温馨的承诺与期待。现代农业坚持“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思路,提质、增效、转方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旋律。所以,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公众消费水平的提高是发展我省地理标志农产品时代要求。

综上所述,做好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对于加快我省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品牌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开展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建设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基地;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做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同时,地理标志也是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抓手。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和更好发挥政府推动作用,以标准化生产和基地创建为载体,通过规模化和产业化,推行全程控制和品牌发展战略,充分挖掘和培育我省地理标志农产品,促进我省地理标志农产品持续健康发展,是我省特色农产品发展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标志农产品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当代标志设计的创意构思和发展趋势
多功能标志杆的使用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首都的标志是只熊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农产品争奇斗艳
新产品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