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的几点思考

2018-12-12 12:47:37韩树峰王立杰
国防 2018年7期
关键词:国防全民工作

韩树峰 王立杰

内容提要: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工程。推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必须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健全制度机制、突出教育对象、丰富教育形式、发挥资源优势等4个方面下功夫,不断增强国防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气势磅礴的精神力量。

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工程。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迎来难得战略机遇期,但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特别是面对国际国内复杂严峻的新形势,面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新情况,迫切需要加大全民国防教育力度,不断增强国防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气势磅礴的精神力量。

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面临的矛盾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军地有关部门的不懈努力,全民国防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培养民族精神、凝聚爱国力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矛盾问题,需认真研究解决。

一是机构设置还不够合理。200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国防教育工作,驻地军事机关协助和支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开展国防教育。可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国防教育的领导主体,对国防教育工作负有组织领导责任。但实际情况是,各地的国防教育办公室大多设在省军区系统,且地方宣传、民政、教育等职能部门也没有纳入其中。由于机构设置不合理,导致工作关系不顺畅,制约了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

二是活动形式还不够丰富。从调查情况看,有的地方组织国防教育还停留在张贴几幅标语、发放几份传单、举办几场报告会等传统的教育方法上,创新开展国防教育的形式不多、方法不够;有的只重视在一些重要节日和纪念日开展一些活动,平时筹划组织较少,常常是“热热闹闹忙几天,安安静静闲一年”,国防教育质量水平始终在低层次徘徊。

三是教育对象还不够普及。调查了解到,全民国防教育工作在不同地域和不同人群间的落实差别较大,大多对领导干部、青少年学生等相对固定的人群抓得好一些,而对广大农村群众、普通城乡居民、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和流动人员的教育,缺乏总体规划,抓得不够经常,影响了国防教育的受众面和辐射力。

四是工作运行还不够规范。国防法、国防教育法、全民国防教育大纲等法律法规,对开展国防教育的程序、内容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但调研发现,有些单位和部门在具体工作中依法按纲施教的思想树立得并不牢固,工作筹划不依法、组织活动不用法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导致国防教育工作难以在法治轨道上有序运行、健康发展。

推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的对策思考

推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必须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健全制度机制、突出教育对象、丰富教育形式、发挥资源优势等4个方面下功夫。

(一)健全国防教育制度机制

一是健全工作例会制度。各级每年可定期召开1~2次国防教育工作例会,学习贯彻上级指示精神,分析教育形势,进行经验交流,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研究和部署工作任务。

二是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国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军地双方多个部门,必须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军地各部门、各领域,凝聚齐抓共管的合力,集中解决面临的矛盾问题,推动国防教育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三是健全考评激励制度。把国防教育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考评体系,纳入精神文明创建、人大执法检查和班子政绩考评重要内容。对在履行国防教育职责义务方面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给予适当的奖励。

四是健全经费保障制度。积极督导各级把国防教育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发展每年按比例递增,保证足额到位、专款专用。同时,可建立国防教育基金,鼓励社会组织和公民捐助国防教育事业,形成政府投入与社会捐助相结合的国防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二)突出国防教育重点对象

一是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领导干部既是国防教育的组织者,更是国防教育的参与者,对教育活动的开展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因此,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也就牵住了国防教育的“牛鼻子”。要在继续抓好国防教育进各级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将国防教育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等干部培训机构教学内容,重点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学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军事篇”,着力增强领导干部的国防素质和理论水平。同时,每年要有计划地采取举办国防教育知识讲座、形势报告和组织过军事日、参与军事演练等形式,加大对领导干部经常性国防教育的力度,强化领导干部抓好辖区国防教育的主动性和紧迫感。

二是抓住青少年学生这个源头。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国防教育必须注重从青少年学生这个源头抓起。要用好学校这个主阵地,重点做好国防教育进教材、进教案、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目前,国防教育内容虽然在中小学语文、思想品德等相关教材中有所体现,但系统性还不够、时代感也不强,内容单一、缺乏新意。应结合实际,组织教育部门编写适合中小学生国防教育的教材和读物,抓好国防教育课程教学试点工作,积极探索课程安排、教学形式、考核评估和相关保障的方法路子。在此基础上,积极组织学生军训、军事夏(冬)令营、少年军校和其他以国防教育为主题的课外活动,在实践体验、寓教于乐中培育青少年爱军尚武精神。

三是抓住民兵、预备役人员这个重点。民兵预备役人员亦兵亦民、寓兵于民,抓好这个群体的国防教育,对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应积极适应其特点和规律,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抓好光荣传统、职能使命、战斗精神和国防法律法规等教育。尤其要重视利用编组整组、军事训练和执行急难险重任务等时机,将国防教育内容穿插其中,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要针对民兵预备役人员大量外出务工、经商的实际,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抓好动态国防教育,做到民兵预备役人员走到哪里、国防教育就跟进到哪里,确保国防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丰富国防教育形式方法

一是用好活动载体。群众性活动是吸引人们踊跃参与、自觉接受国防教育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不少省份在新年春节期间,开展走访慰问本省籍现役军人亲属、送光荣匾、送喜报等传统活动,在军地产生了良好效应。要在继续发扬这些传统做法的同时,充分利用重大节日、重要纪念日等时机,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和时代感。

二是用好大众传媒。现在,不少地区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和网络开辟了国防教育专门频道和特色栏目,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应用好这些传媒资源,聚合工作力量,建立起集报纸、刊物、电视、电台、网站(页)于一体的“五位一体”教育网络,形成多方位、多角度的国防教育格局。

三是用好先进典型。在深入宣扬已有典型的基础上,持续开展关心国防建设先进单位和个人、党管武装好书记等评选和表彰活动。积极从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中培养和挖掘新典型,广泛组织媒体力量进行立体式、连续式集中报道,努力推出一批叫得响、推得开的先进典型,营造尊重典型、学习典型,关心国防、热爱国防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是用好优秀复转军人。复员转业军人对国防和军队事业有着特殊感情,绝大多数同志有着强烈的国防观念和爱国热情,是各级开展国防教育工作的重要资源。应充分用好这个群体,一方面,要发挥好他们自身的教育示范作用。通过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座谈交流会等,大力宣扬优秀复转军人事迹,让他们讲身边事、说身边理,促进国防教育更加形象化、更具感染力;另一方面,要重视发挥优秀复转军人组织开展国防教育的骨干作用,积极为他们开展工作提供平台、创造条件,在上下合力、齐心协力中增强国防教育工作的生机活力。

(四)发挥国防教育资源优势

一是注重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大力加强革命遗址、烈士陵园、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建设,扩建和修缮现有老化、陈旧的场馆,着力提升场馆(所)的教育功能;按照国防教育基地评选标准,定期组织基地评选命名挂牌活动,不断促进各类国防教育基地向规范化、社会化发展;依托网络开通“国防教育基地网上展馆”,通过运用三维全景、高清视频、电子书籍等现代科学技术,全面展示各地国防教育基地有关活动内容,为广大干部群众“足不出户”接受国防教育提供平台。

二是注重发挥地域资源优势。依托辖区高校师资力量,聘用军地有关专家、学者和教授,建立国防教育专家师资库,每年组织讲师团成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有针对性地开展经常性宣讲辅导,扩大国防教育影响力;注重在城市美化、亮化工程中嵌入国防教育文化景观,吸引广大干部群众参观游览;积极利用城乡基层单位的阅报栏、宣传橱窗等公共设施和青年民兵之家、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等阵地,普及和宣传国防知识,推动国防教育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入千家万户。

三是注重发挥部队资源优势。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营开放办法》有关规定,会同驻地部队共同研究,适当、适度开放一些具有优良传统和历史荣誉的单位,组织干部群众走进军营,近距离感受部队发展成就和官兵精神风貌,增进军地之间感情,增强爱国拥军意识,推动全民国防教育工作深入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国防全民工作
全民·爱·阅读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22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少先队活动(2021年9期)2021-11-05 07:31:04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不工作,爽飞了?
桃之夭夭B(2017年8期)2017-10-25 14:53:20
可持续全民医保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我要出舱工作
再说还有工作忙
儿童绘本(2015年6期)2015-05-25 17:5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