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春雨 ,胡海晨 ,郑学党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北京100029;2.石河子大学商学院,新疆五家渠831300;3.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北京100846;4.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北京100846)
高新技术产业是世界大国和强国之间激烈争夺的战略制高点,高新技术发展不仅能够带动本国生产效率提升,而且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上升趋势。[1]近年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许多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例如让许多国外民众惊艳的被称为“新四大发明”的高铁、电子支付、共享单车和电子商务,以及量子通信技术、高强度碳纤维材料等等,几乎可以用全面突破来描述中国在各个高新技术领域发展。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需要用衬衣换飞机,再到今天向全世界出口各种高、中、低端产品,凸显出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和贸易体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近年来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动态是否也反映了中国产业发展水平的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效呢?本文通过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复杂度指数以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00强企业所在地域、行业特征、所有制结构的变动情况分析,探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演变,并对促进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出口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迅速,在货物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高新技术产品具有高技术、高附加值特点,因此其出口额多少、在出口产品中比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产业发展水平,一定时期内的变化反映了该国(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成效。中国近年来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并提出“中国制造2025”和创新驱动国家发展战略,在许多领域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不断增加。2001年中国加入WTO,当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额为2660.98亿美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18.42亿美元,占全部货物贸易出口比重15.72%,至2016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额达到20976.37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6126.33亿美元,占全部货物贸易出口比重29.21%,2001-2016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部货物贸易出口平均比重在27.60%。2016年货物贸易出口较2001年增长7.88倍,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14.64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快于整体货物贸易出口增速。
二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结构失衡,产业发展短板明显。2001-2016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分类出口中,以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产品表现突出,虽然两者之和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比重由2001年90.10%下降至2016年86.68%,但所占比重仍然很大,表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仍存在明显短板,除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外其他高新技术类产业发展明显不足,分析认为,其一是国内相关技术发展滞后,不具有国际竞争力,其二是国内相关产业发展不足,特别是航空航天技术、材料技术等,中国在技术上近些年来虽然实现了较大突破,但仍需要在产业发展和应用推广方面下大力气,而在光电技术、生命科学技术和生物技术方面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奋起直追。同时,计算机的芯片技术及液晶显示器技术主要被外资企业控制,虽然出口额大,但留在国内的净利润不多,而且芯片技术关系国家安全,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屡屡受制于他国出口限制就是明证。
Hausmann提出复杂度(Degree ofSophistication)概念,[2]并于2005年构建了出口复杂度指标(EXPY),用来分析一国(或地区)的产品(或产业)的技术结构,从而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与国际竞争力水平。这是因为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各国在其中的地位将通过其对外贸易的产品技术结构得以体现。因此,可以反映其在全球的竞争地位,其公式如下:
第一步:先计算PRODYk,该指标表示剔除由于各国(或地区)收入水平差异造成的行业生产扭曲后的各行业的技术复杂度,即:
(1)式中(xjk/Xj)表示国产品(本文指高新技术产品的HS 6位数编码的某一类产品)在总出口(本文指该国全部高新技术产品总出口)中的比重;则表示j国k产品出口比重在所有国家中的权重,Yj表示j国的人均GDP,PRODYk是各国k产品出口权重与Yj乘积的总和,表示产品在在世界层面的出口技术复杂度。
第二步:计算 EXPYj,即:
(2)式中EXPYj表示j国k行业PRODY的加权平均值之和,本文用来反映各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整体技术含量和竞争力水平。
结果显示,中国高新技术产品EXPY值自2001-2016年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但相比其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并不尽如人意,其与发展中国家(地区)或发达国家(地区)的比较中均不占优势。EXPY在70个国家的测算值排序中,2001-2005年为前10名,而在2012-2016年的排序中分别为第47名、第49名、第28名、第66名和第67名,表明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全部货物贸易出口中所占比重虽然不低,但其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竞争力并不高。因此,实现技术突破和加快相关产业发展,是当前实现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
从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分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能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因为中国改革开放后吸引了大批港、澳、台企业和外国资本,分析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中港澳台和外资企业占比,能够更准确反映自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一是2016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00强企业入选标准。2016年中国出口高新技术产品达到9.37亿美元以上的企业成为入选100强企业排行榜的标准,其中83家企业为2015年上榜延续企业,17家新入选企业。从2010-2016年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出口100强入选门槛来看,依次为8.79、9.26、9.04、9.87、10.58、10.20 和 9.37 亿美元,围绕平均值9.59亿美元上下波动,波动幅度为±0.99。2016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00强企业总计出口3028.06亿美元,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49.33%,占当年货物贸易出口总额的14.53%。
二是2016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00强企业行业结构。2016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00强企业中有76家为生产制造企业,其高新技术产品销售额2446.25亿美元,占100强企业销售额的80.79%,除了一家企业从事太阳能光伏电站相关设备制造外,其余均为从事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生产企业;另外24家企业从事高新技术贸易或供应链服务,销售额为581.81亿美元,占100强企业销售额的19.21%。
一是2016年中国高新技术出口100强企业地域分布。2016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00强企业地域分布反映了当前中国产业发展不均衡的明显特征,沿海地区上榜企业数和出口额都占绝对多数,分别为77%和68.86%,其中广东、江苏和上海的上榜企业共计70家,相较2015年沿海地区上榜企业增加一个,出口额所占比例有小幅降低。西部地区2016年共有12家企业上榜,出口额为420.59亿美元,占13.89%;北京和天津有五家企业上榜,出口额为106.51亿美元,占3.52%,较2015年有大幅度减少;中部地区仅六家企业上榜,出口额415.72亿美元,占13.73%。以上数据表明,中国高新技术100强出口企业分布极不均衡,沿海地区因外资、港澳台企业较早进入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聚,近几年广东高新技术发展尤其引人瞩目,2016年100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中有40家位于广东。
二是2010-2016年高新技术出口100强企业地域分布变动。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00强企业中,东部地区一直保持着绝对优势,但其在100强企业中的数量呈下降趋势,2010年有97家企业上榜,而2016年减少到77家,七年中减少了20家;中部地区略有增长,从最初的一家企业入围,到2016年有六家企业进入100强;增长速度最快的是西部地区,由最初的两家企业入围,经过六年发展,2016年有12家企业进入出口企业100强榜单,表明高新技术企业由东部沿海地区缓慢向中西部扩散的态势,与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相匹配。
三是2010-2016年入选高新技术企业100强所有制结构。纵观2010—2016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00企业强所有制组成结构,外商投资企业连续七年成为最多上榜企业,其次为港澳台企业,但数量均呈减少态势,2010年上榜外资企业55家,港澳台企业32家,2016年时则分别为45和25家。相反,民营企业有较大幅度增加,反映了民营企业近年来发展较快,中央企业从2010年的七家变为2016年的五家。
进一步从2010-2016年上榜四类所有制企业出口额占比变化情况观察,民营企业比重逐步增加,中央企业基本保持不变,港澳台企业和外资企业逐步下降的情况。2016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00强企业中45家外资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1012.20亿美元,25家港澳台企业为1298.09亿美元,两者合计占76.30%;25家民营企业及其他类型企业为565.67亿美元,五家中央企业152.10亿美元,两者合计约占23.70%。表明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的绝大部分是由港澳台企业和外资企业完成,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仍需更多努力。中国目前正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只有大力发展自主高新技术产业,才能真正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并带动中低端产业发展。
一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但竞争力仍然不足。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增加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有利于改善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并获得更多附加价值,减少贸易摩擦。[3]从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来看,增速快于整体货物贸易出口,但从测算的出口复杂度指数值来看,国际竞争力有待提高。由于高技术产品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大,出口产品中高技术产品所占比重越大表明附加价值越高,中国的货物贸易出口中高技术产品出口2003年为23.83%,2016年达到29.21%,货物贸易出口中机电产品出口比率2003年为51.89%,2016年达到57.65%。
二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以外资为主,出口结构单一的局面有待改变。中国当前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结构仍不合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国内产业结构带动效应不明显,[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与科技创新之间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协同关系。[5]从前述分析中,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以港澳台企业和外资企业为主的局面仍将持续较长时间,出口产品中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及电子技术为主的状况也持续较长时间。这表明加强自主创新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是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利用在航空航天等技术领域已经取得的技术突破加快产业化发展。
三是资本和技术积累,研发投入增加,有利于产业和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经过多年发展,中国是GDP超过11万亿美元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具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的39个工业大类、119个中类、525个小类,具有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依靠自身优势和市场容量优势吸引了大量外资,因此在对外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中外资和港澳台企业的出口份额仍占较大比例,其所拥有的技术和获得的利润属于外资和港澳台企业,中国的高技术产业发展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中国建国近70年、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中已经完成了原始的资本和技术积累,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不断增加,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将成为中国产业和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的助推器。国际权威科研杂志《自然》杂志主编Philip Campbell曾说:“中国过去十年在科研领域的持续投入已带来丰硕成果。”但是中国的技术转化率仍相对较低,技术的突破到转化成产业仍需要时间和市场,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因此,对今天中国出口产品中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认清事实和现实差距,制定有效政策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从中国高新技术出口100强企业所有制结构来看,2016年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数量仅30家,出口额合计仅23.70%(且出口额中包含外资和港澳台企业生产高新技术产品),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仍以外资和港澳台企业为主,自主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滞后;从出口产品结构来看,2016年中国其中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产品和电子技术产品出口两项合计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83.84%,而其他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均较小;从出口地区来看,中西部明显偏弱,不利于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因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薄弱环节,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平衡发展。近年来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壁垒逐渐成为影响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不利因素。[6]中国已经在高新技术产业的诸多领域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如载人航天、高纳米科技、干细胞研究、高温超导、人类基因组测序、量子应用、超级计算机、国际空间站、量子通信、高速铁路、载人深潜、航空母舰、战略潜艇、大型风洞技术、大飞机、隐形战机、预警机、卫星、遥控等等,实现这些领域的产业化发展,增加这些领域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将可提升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整体竞争力,降低国际市场风险。
二是通过产业倾斜政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协调发展。中国当前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布局是在改革开放政策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双重作用下自然形成的,这种产业集聚有利于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配套产业发展、行业人才聚集、降低物流成本等,但是不利于对中低端产业的带动发展和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因此有必要通过必要的产业倾斜政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企业进行区域合理布局,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三是逐渐放开政策管制,促进民营企业的高新技术发展。当前中国的政策体系中还有许多限制性措施阻碍着民营企业参与高新技术和军民融合技术的发展,应采取措施使民营企业通过资金、研发投入、市场分享、技术转让等方式逐步促进中国民营企业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壮大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实力,促进商品出口整体结构的优化。
四是增加研发投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发展。增加研发投入导致的技术进步对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有重要的推动作用,[7-9]虽然中国近年来增加了研发投入,并在诸多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2016年中国的注册专利数据排名世界第一,但是其转化率仍较低,显示了学术研究和转化为商业成果之间的差距;中国工业发展仍有许多核心技术领域未获突破,并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出口限制,因此,增加研发投入,尽快掌握核心技术,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也是打破西方发达国家技术封锁、避免国家安全受制于人的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