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妹
对于新入园的孩子,哭闹是一种情绪的宣泄,是孩子面对分离、困惑、陌生时的一种表达,当我们允许孩子把情绪宣泄出来时,就是接纳与理解,就是爱。针对不同的幼儿,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动嘴又动手型哭闹。此类幼儿的情绪表达方式十分激烈,常常是又哭又闹、手脚并用,甚至不管不顾地把身边的物品乱扔,或在地上打滚,对劝解的老师或其他人大打出手……这类孩子一般性格比较外向或者脾气比较暴躁,教师在制止幼儿过激行为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安抚幼儿情绪,当幼儿平静下来以后要注意及时引导,对他的进步进行奖励,转化孩子的负面情绪。
坚持不懈型哭泣。此類幼儿哭泣的时间比较长,有时甚至反复重复一句话或提出某种要求。这类孩子一般是情绪调控能力较弱或年龄相对较小的幼儿。教师面对这样的孩子时要有耐心,理解幼儿在情绪调控上的特点,轻轻地拥抱他,与他进行对话交流,让他说出心里的感受,亲自带着他参加集体活动等,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增强他的安全感。但如果孩子还不能控制情绪可以适当冷处理,安排好玩具和活动,老师暗自观察,让幼儿自己慢慢调整适应。同时,教师要多和家长交流,与家长一起做好“持久战”的心理准备,短则一个星期,长则一个月有余,共同帮助孩子度过这段时间。
自我沉浸式哭泣。此类幼儿的表现有着“两面性”,家长反映孩子在家很开朗,善于与家人交流,但孩子在进入幼儿园后却像变了个人一样,不主动与他人交流,也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教师面对这样的孩子时,要努力打开孩子的心扉,取得孩子的信任,让他消除恐惧,提前了解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假装无意识地围绕这个话题跟他交流,为他介绍新的朋友,引导他感受集体的快乐。
情绪感染型哭泣。此类幼儿的情绪很容易受到旁人的影响,本来在玩玩具,但看到身边有小朋友在哭,他也会眼泪汪汪,这也正是所谓的“羊群效应”。这样的孩子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他们大多都能听从教师的引导,教师可以适当采取隔离、远离负面情绪点的方法,如带着情绪平稳的幼儿散散步,认识幼儿园的环境,或者进行一些简单的小游戏。
姗姗来迟型哭闹。此类幼儿在刚入园的一两天情绪较好,能够配合老师的活动,但几天之后便产生厌烦的情绪,不愿意上幼儿园。这类小朋友一般都是有好奇心、性格偏活泼开朗,对于幼儿园生活有着美好的预期,但当真实的集体生活没有满足他的愿望时,孩子就开始抗拒幼儿园生活,开始哭闹。教师可以采用先松后紧策略,刚开始时适度给予自由,再以新鲜的玩具和游戏吸引他们,参观大、中班的哥哥姐姐们快乐的学习和生活,转移他的注意力,让他们适应真实的集体生活。教师要告知家长切不可过于美化幼儿园,当孩子出现情绪以后要合理解释,积极鼓励,肯定孩子的坚持和每一点进步。
记得《共同的成长》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世界不断扩大的过程。从妈妈的腹中,扩大到腹外……从家庭扩大到幼儿园,扩大为家庭和幼儿园的组合……这个扩大的过程是迟早的、自然的、必然的和必须的。但它又常常不是慢慢扩大,而是一下子就扩大。这个过程经由感觉、情绪、心理和认知,儿童会整合出:‘世界是可以信任的,他人是可以信任的,我自己也是可以信任的,而且我是有能力的。”所以,让我们接纳孩子的哭,让我们就在这样的哭声中,逐渐靠近,相互接纳……
(作者单位:宜昌市国姿幼儿园)
责任编辑/王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