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3日瑞士信贷研究院发布2015年度《全球财富报告》,称中国的中产阶层人数为1.09亿人,居全球首位;2015年11月27日,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2015年调查数据,采用上述瑞士信贷定义的中产标准,估计中国中等收入家庭成年人口数量为2.17亿,占成年人口比例21.4%,中国中产阶层的规模和财富总额均居世界首位。2016年7月9日《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的封面文章是《2.25亿人踏入中产阶级,让中国执政者担心》,中产的规模无疑让人堪忧。
中产阶层财富焦虑
中产阶层财富焦虑是指中产阶层对自身财富流失与贬值的无力感,以及对财富获取能力的担忧。
财富焦虑的原因
01 财富的流失与贬值
面对日益加剧的通货膨胀、经济增速放缓和难以预计的生存风险,他们并不能有效防止自身财富流失和贬值,同时也使得中产阶层自我认同并不强烈。
02 获取财富的能力有限
我国中产阶层是依靠职业收入进入这一阶层的,其财富、地位对于市场依赖程度较高,更大程度上是“职业中产”,他们为了获得高收入必须付出长时间的职业劳动和投入,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成为常态。
03 权力的缺失
我国中产阶层较多的财富占有量,并未使他们对自身地位产生认同感,财富与社会地位的不对等,使他们对自身财富的力量产生怀疑。
01 大部分人已经身处中度焦虑状态,财富焦虑已经成为了“时代病”
根据《2017国民财富焦虑报告》显示,78%的人处于中度焦虑水平;17.6%的人处于低焦虑状态;4.4%的人处于高焦虑状态。
02 男人学历越高焦虑感越低,女博士焦虑最高
根据《2017国民财富焦虑报告》显示,男性,学历越高,焦虑感越低。女性也是随着学历越高,焦虑感越低,但到女博士这里,画风突变,焦虑感一下子拉升到高位。女博士可能是高学历高焦虑感的群体了。
03 前半身拼命赚钱,后半生花钱买命
中产阶级一般都是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除了学历、能力,就没有其他能指望得上的。不仅财富积累有巨大压力,培育下一代压力也不小,还有给自己和父母的养老压力也不小。
(图文资料摘选自《中产财富焦虑是“时代病”,得治?》,和讯网,2017年11月16日)
张网成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缓解“中产阶层焦虑”需要在以下方面有所着力:
有效抑制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不仅导致物价上涨、房市股市泡沫,而且直接影响到国民消费力。尽管中产阶层在经济增长中受益,但他们也是承受力较脆弱的群体,政府对该群体的
需求关注度不够充分、对中产阶层诉求反应不够灵敏.加剧了中产阶层的不安全感和焦虑。
完善抵抗市场风险的机制。经济新常态已成为既定事实。如何应对增速放缓所带来的市场冲击,发挥中产阶层的劳动力优势,是帮助中产阶层度过财富获取瓶颈的关键。
完善国家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我国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层面的制度缺失,使得中产阶层的财富成为他们保障未来生活的唯一砝码。
(摘自《中产阶层患有财富焦虑症吗》,人民论坛,2017年9月)
巴曙松 中國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
要解决财富焦虑,一是要做好创富,二是要做好守富。
资产配置更多的是在第二点上发挥作用。
资产配置主要是一种投资策略,一般来说,它是以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为基础,通过定义并选择各种资产类别、评估资产类别的历史和未来表现,来决定各类资产在投资组合中的比重,以提高投资组合的收益一风险比。资产配置的核心是资产种类和具体投资的多元化。
以美国《华尔街日报》的一组数据为例,从1985年到2015年,为了保持同样的年化7.5%的收益,1985年全仓配置债券就可以,但是到了2015年,单一的债券配置已无法达到这样的收益,组合种类需要分散到债券、股票、股权、房地产等才可以达到,当然组合的波动率也大幅提高。
资产配置的意义首先在于它改善了投资组合的收益-风险平衡。这对于那些具有明确投资目标的投资者,包括专业投资机构、家族办公室、高净值私人银行客户等,都具有显著的管理意义。
其次,它让构建的资产配置组合具有足够的“防御性”。在发生大幅市场波动、甚至是金融危机等极端事件的情况下,投资组合的抗跌性要远远强于集中在少数资产或个别证券的组合。
再次,资产配置策略有助于管理人和投资者之间长期利益的一致性。
资产配置可以帮助资产在保值的基础上去增值,即提高组合的风险收益比,而不是一种可以代替财富积累的手段。
(摘自《巴曙松:做好资产配置缓解“财富焦虑”》,《经济日报》,201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