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文解剖为基石 培育高素质医用人才

2018-12-11 09:54欧叶涛傅甲梅欧明坤田炜黄金晨封碧玉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50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

欧叶涛 傅甲梅 欧明坤 田炜 黄金晨 封碧玉

摘要:医学是一门充满温情的科学,呵护每一个生命的健康。而人文素质是傳递温情的必备因素,因此,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育高素质医学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遗体标本本身具备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人性光辉,可以给予医学生深刻的人生思考。基于对遗体标本的尊敬展开一系列课堂教学活动,并围绕遗体标本的人文特征开展丰富的校内外活动,是增强医学生人文素质重要而高效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遗体捐献;人文素质;遗体标本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50-0043-02

医学的本质是给予患者肉体治疗与精神抚慰,肉体治疗有标准可循,而精神抚慰是个值得深思的难题。在很大程度上,医生的人文素质决定了其对病人精神抚慰的能力[1]。

教书容易,育人难。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具有统一化的模式和标准,易于被学生接受和掌握。而人文素质作为一种高尚的情感,区别于技术与理论性的事物,它必须是埋在心底,自然流露的一种美好的精神活动。由于人具有各异的精神情感特点,因此,人文的培养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外在的帮助学生主动发现、思考、感悟、净化自己的心灵,这样才能达到育人的目的。遗体标本是解剖学学习过程中必须用到的教具,在教学中围绕标本和遗体具备的“人性光环”开展一系列人文活动,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唤醒学生的人文情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营造浓厚的实验室人文氛围

(一)改善实验室的环境

学生实验课所用的解剖标本,保存液中含有福尔马林液,散发着刺鼻的味道。不少医学生对尸体标本产生恐惧感,对刺鼻的气味产生厌倦感,这大大降低了解剖学的教学质量。因此我们对实验室的环境进行了重点改善。更换了标本保存液,减少刺激性和有害物质的释放;实验室内摆放盆栽绿色植物,吸收刺鼻气体,改善空气质量,同时还起到美化实验室的作用;另外在实验室和走廊挂上国内外著名解剖学和医学家的画像及生平简介,建立人文解剖走廊,不仅改善了实验室的环境,同时体现出对医学做出贡献的学者及遗体标本的尊重之情,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增强学生的人文观念。

(二)开展“拜师”活动

实验室的尸体标本具备人性的特点,在第一节解剖学实验课中,开展“拜师”活动。首先在老师的带领下,全体师生为医学事业做出贡献的尸体标本默哀三分钟,然后由老师对尸体标本进行详细介绍,并规定学生以“大体老师”尊称尸体标本,讲述其称为老师的缘由,增加学生对“大体老师”的了解,树立尊敬的理念。其次,让学生亲笔写下对“大体老师”的感恩之言,也写下自己的对医学生涯的规划,作为写给“大体老师”与“自己的未来”的信。这可以让学生自己挖掘“大体老师”的美德,并感化自己,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医学规划。

(三)保持严肃、庄重的课堂气氛

严禁学生衣冠不整、浓妆进入实验室,须穿白服进入实验室。开始实验后,观察大体标本必须保持严肃、庄重的气氛,这是对“大体老师的”尊重。并且做到课前、课后对“大体老师”行礼,静思三分钟,让学生保持平静的心态开始与结束课堂;学生开始动手操作时,把“大体老师”视为临床上的病人,尽量模拟临床场景,操作过程中,从开始就培养医学生严肃认真的态度,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对今后的临床操作意义重大,医师的每个小小的操作都牵连着一条生命。

二、进行遗体捐献教育,增加学生尊敬生命、乐于奉献的意识

遗体捐献,对个体而言,是实现生命价值的另一种追求;对医学而言,为医学教学提供标本来源,推动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这彰显捐献者及其家属的无私奉献精神。在解剖学实验教学开始之前,对遗体捐献内容的讲解是进行人文培养的重要过程之一,能够让学生树立对“大体老师”的敬畏,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有关调查显示,大多数医学生对自己以及其家属进行遗体捐献都持否定或者怀疑的态度[2],因此,加强遗体捐献内容的教育,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医学生的奉献意识。

另外,对医学生进行遗体捐献流程的教学缺乏也是目前解剖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了解遗体捐献流程,医学生对遗体的来源有更清楚的认识,珍惜来之不易的教学资源。通过让学生旁观流程,亲自感受这过程的庄重气氛,感受家属对遗体捐献者离去的不舍与悲痛,却又勇敢的把亲人捐献出去的伟大之情,学生心中加深对生命的思考,对自己以及家属器官或遗体捐献的从新思考。

三、开展对遗体捐献者家属的人文关怀活动

我国医学教学中遗体标本匮乏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遗体捐献者或者其家属担忧遗体遭到不尊重的待遇,以及相关机构没有给予必要的重视与肯定。目前,对遗体捐献者家庭的关怀活动很少存在,在医学院校更是很少。因此,由学校和老师组织学生开展对遗体捐献者家属的人文关怀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在这充满人文氛围,传递感恩之心的活动中,学生们向家属讲述遗体捐献的伟大意义,让家属知晓遗体在学校得到尊重与肯定,并且代表学校和自己表达对家属的感谢之情。这不仅可以让家属内心得到必要的安慰,帮助他们解决遗体捐献的顾虑,增加他们对学校及相关机构的肯定与信任。最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医学生通过与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亲自感受这种特殊的场合氛围,对遗体捐献进行深刻反思,萌发感恩之情,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

四、让学生参与遗体捐献的宣传中

利用学校作为桂林红十字协会遗体捐献接受单位的有利条件,由学校组织学生开展校外遗体捐献知识的宣传活动,学生作为宣传任务的主角。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引起公众对遗体捐献的重视;发放宣传单,增加公众对遗体捐献知识的了解;进行面对面地沟通,询问是否会考虑遗体捐献,对遗体捐献知识进行讲解,并为学校及相关机构树立良好的形象。遗体捐献对大众是个敏感的话题,大多数人观念比较传统,对死避而不谈,或对尸体保全性十分看重,所以,宣传活动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很多难题。面对思想保守的人,如何开解他;面对比较固执的犀利的人,如何更好的坚守自己的立场;面对别人的不理解与冷漠,该如何化解尴尬场面。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耐心,掌握与人际沟通的能力。在活动过程中让他们亲自认识到遗体标本的来之不易,更加珍惜已有的标本,树立学生的人文理念和情怀。

五、以遗体标本为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活动

目前医学院校中存在着许多以人文医学为主题的校园活动,然而由于活动的主题过于泛泛和抽象,往往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以遗体标本为主题开展校园活动,因其具有鲜明的主题而更具吸引力,宣传和教育效果较为乐观。可以通过开展以捐献遗体为主题的伦理道德故事的读书月活动,推动学生了解更多伦理道德知识,增加他们的人文素养;开展标本的绘图与标本制作竞赛,激励学生大胆构思,动起双手,展示出标本艺术美的一面。既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丰富医学生活,又能加深学生对解剖学知识的掌握;开展歌颂遗体捐献者的征文比赛,让学生主动探索捐献者的人性特点,表达自己内心的观点与态度,加深对生命价值的思考。通过在校园内开展一系列的遗体标本为主题的活动,丰富医学生单调的课外生活,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熏陶学生的人文情怀,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六、总结

通过开展以遗体标本为主题的、充满人文气息的活动,打开了学生心门,让学生用心感触人文情怀,无形中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人文问题,提高个人精神境界。同时,在这些活动中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加深了学生对医学的本质认知,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质,这对医学生的培育意义非常重大。当然,育人之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相信随着医学人文素质教育逐步推广,医学生终将能把医学的本质诠释出来。

参考文献:

[1]杨秀兰.医学的人文性和医生的人文精神[J].医学与哲学,2004,25(5):42-43.

[2]郑亚楠,常欣峰,刘民.医学生在人体解剖学试验中的医学人文素质现状[J].解剖学杂志,2016,39(6):758-760.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
论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人文素质培养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作用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大学英语课堂中以语篇材料为载体的人文素质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