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厘清建设思路。专业建设以校企合作为纽带、为共赢点,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内容的专业建设。笔者认为,可以从专业规划到制定并实施专业年度计划,以专业建设总结为基础进行专业诊断与改进工作,从而更好提供社会服务。
2.落实培养机制。(1)运行机制。学校进行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研究制定专业带头人培养的规章制度,增强专业带头人抓专业内涵建设的制度保障,为专业建设活动的协调、有序、高效运行,为专业带头人搭建成长的舞台。同时,建立竞聘和淘汰机制。专业带头人实行竞聘制度,通过个人自由报名、资格审查、公开竞聘等环节,选聘专业带头人,约定聘期。实行淘汰机制,专业带头人实行“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选聘机制。根据年度考核结果进行动态管理,对于不能胜任的予以解聘。制定《专业建设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约定专业建设经费的申请、使用、报销等系列规定,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才能,授信专业经费使用,同时也保障资金使用的公开、透明、合理,并相互监督。
图1 专业建设框架
(2)保障机制。①组织保障。成立以学校领导为组长,主要职能部门主任为组员、校外专家为顾问的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全面统领专业建设,包括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建设、专业团队建设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等。成立专业建设小组,具体负责实施专业建设。②经费保障。每年预算中单列一定的专业经费,一是专业建设经费,用于开展专业建设的各项活动,更好地推进专业建设工作;二是培养经费,用于专业带头人及其团队培养,为专业带头人创造各种学习培训的机会。
(3)激励机制。①建立考核机制。学校建立科学的专业带头人考核评价体系,每学期查验专业带头人的履职情况,评价其工作效果,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与努力方向。每学年度对专业带头人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采用360°考评方法、关键事件法、成果汇报法等考评方法,既看考评分数,看重其工作业绩和实际效果,从而对专业带头人的工作成绩做出科学准确的评定。②落实奖励机制。设立工作绩效奖励制度,肯定专业带头人工作成绩,在进行绩效考核的同时,结合考核结果给予相应的绩效补助。对于优秀的专业带头人,在其职称送评、职务竞聘、技能学历提升、评优评先上优先考虑,营造尊重专业带头人的良好氛围。
1.专业建设框架体系培养。专业带头人首先要从时空的角度了解本专业的基本情况,包括本专业的发展渊源、现有建设成就、专业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竞争伙伴及其优劣分析、就业和职业面向、师资质量、学生培养目标、实习实训设备状况等。从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机制建设三大方面进行专业建设。专业带头人的培养要立足制高点看专业,立足方向看建设,培养专业带头人的专业建设思路、专业建设框架体系,形成专业建设总体概念,明确建什么、怎么建、如何建,先建什么、后建什么,各项目间如何融合支撑这等。
2.专业建设执行力培养。要培养专业带头人的管理能力,尤其是执行能力。培养团队成员的个人执行力是团队执行力的前提,把上级的命令和想法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结果,实现工作指标,从而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的能力。要形成良好的团队执行力,将专业建设的决策项目精确、及时转化为行动指南,达到预期建设效果,从而形成整个团队的战斗力、竞争力和凝聚力。要言必行、行必果,从“意愿、环境、能力”统筹考虑,要有目标意识,有目标才有愿望,有利益才有动力,有危机才有压力,分析专业发展的目标、利益、危机,制定专业建设实施计划。专业带头人要有实施能力,想做还要会做,能按计划遵照执行,提升方法、技能、知识。专业带头人应能够全面执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带领专业团队贯彻执行。
3.专业诊断能力培养。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从“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层面展开,围绕专业诊断的目标链、标准链、实施链、条件链、制度链,分别从专业建设规划、专业标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训基地建设、资源管理、运行管理、环境管理等方面展开。学校要加强对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提升“专业诊断能力”。一方面专业教师应进行专业教师课程能力诊断,提高其课程教学质量。同时,作为专业带头人,要进行专业引领和专业建设诊断,评析其专业建设能力,形成常态化自主诊断、自我改进机制。
1.培训提升。①常规培训。常规培训主要是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如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统一培训,也有学历职称提升、专业技能、下企业锻炼等个人培训。②专题培训。针对性专题培训瞄准专业带头人的薄弱项目而设计,如专业优化设计能力和建设能力的培训,着重进行专业带头人的市场调研能力培养、专业调研能力培养,进行专业带头人的专业细分方向(特色)设计能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向设计能力、课程教学改革能力的培养,以培训来提高专业带头人的专业优化和建设能力。
2.项目驱动。①评审驱动。教师要学会专业建设,从“会”到“精”。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学习提升,立足岗位“做中学”是专业带头人成长的主要途径。鼓励并激励专业带头人牵头申报和建设各类专业相关评审项目,如校级、区级、市级、省级品牌(精品)专业和课程建设、资源建设项目,通过项目的申报、立项、建设、管理、验收、推广,使专业带头人学会专业建设,让专业带头人在建设过程中学习成长,提高专业带头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力。②校企驱动。校企驱动主要通过企业实践和项目互动来实现。专业带头人要深入行业企业一线进行顶岗实践、专题调研等企业实践,掌握行业企业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进行多类型项目互动,培养专业带头人的创新能力。通过教学内容和过程研究的“教改”项目,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做到教学相长。广泛承担行业企业的横向课题、技术攻关和新产品项目研发,开展科学研究,提出实验解决方案,进行生产验证,对比方案,探索最优解决策略,培养专业带头人生产实践技能,在研究与社会服务中拓展专业视野。通过专业理论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科研”项目,让专业带头人有机会接触到行业技术骨干,通过相互沟通、学习和探讨,有效地提高其专业技术服务水平及技术输出能力。
3.主体交流。①横向交流。即与同层次的职业学校进行专业建设交流与合作。一是校内交流,学校定期组织专业带头人开展专业建设交流活动,每期由专业带头人介绍专业建设中的具体做法和经验,剖析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各专业负责人谈看法,讨论不同的观点,提出各自建议,通过不同专业负责人际间的交流和沟通来促进整个团队的发展;二是校际交流与合作,进行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及专业带头人培养交流活动,共同探讨建设中疑难杂症,分享专业建设经验,搭建专业建设资源共享平台。②纵向交流,即向高一级同类专业的职业院校学习,如职业学校的专业带头人向高职院校的专业带头人“拜师结对”,让高职校师傅带领中职校徒弟学习掌握本专业的前沿知识,通过高职校专业建设来启发、辐射中职校专业建设。多层次学校主体交流中,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对带头人进行培育,邀请专业建设卓有成效有见地的专业带头人到学校进行专业讲座、交流、合作等,同时派本校的专业带头人去培训、参观等。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到学校讲学和指导专业建设以使学校教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的人才等。
4.社团助长。①参加行业组织。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的接触,积极谋求与其合作。学校或专业带头人可以通过主动参加行业协(学)会的组织,如财政会计学会、税务学会、商业会计学会、电梯学会、建筑业协会、模具工业协会、行业职教集团等社团组织,成为学(协)会成员,参加其各类活动,及时发现有意向的对象,积极争取,合作开展专业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②竞选教研组织。早作精心准备,积极申报加入区、市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组,省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组、学业水平考试研究组等教研中心组织。围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任务,组织开展以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的政策咨询研究、以课程开发和教学资源建设为重点的教学改革研究、以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的学科教学研究活动。通过研究、指导、服务引领各学科和专业建设,拓展专业视野,提升专业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