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研究

2018-12-11 07:53
新课程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相关者职教师资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概述

对“利益相关者”进行明确界定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斯坦福研究所提出,他们认为利益相关者就是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与投入,企业就不能存活的组织。此后,对于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大量涌现,其中弗里曼在《战略管理:一种利益相关者的方法》中提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集团所要实现的目标,或者说是一个集团在实现其目标过程中影响的个体和群体。”[1]多维细分法是根据不同的维度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代表人物主要有 Freeman(1984)、Frederick(1988)、Charkham(1992)、Clarkson(1994)、Wheeler(1998)(具体分类见表1)。米切尔评分法根据企业利益相关者是否拥有三性将其分为三类(见表2)。

表1 多维细分法具体分类

二、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利益相关者

利益相关者理论虽然最初发端于企业管理,但之后被用于诸多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其对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同样具有借鉴作用。师资培养院校、机构是利益相关组织,虽然不以赢利为目的,只是培养人才,但是也需要平衡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且师资培养需要不同组织的共同努力才得以提升。因此,相关者理论适用于师资培养。

1.职教师资培养的相关利益主体。任何领域所涉及的利益相关主体都很多,而职教师资培养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政府相关部门、院校、企业、行业协会、师资培养培训联盟、职教教师、职教教师家庭、媒体、公众等。我们把这些利益主体分为三种:(见表3)

表2 米切尔评分法分类

表3 职教师资培养的相关利益主体的分类

2.职教师资培养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需求。确定了职教师资培养的相关利益主体,就应该分析各他们之间的利益诉求,以解决各主体之间的矛盾。职教师资培养的相关利益主体诸多,他们的利益需求也就各有不同。

(1)政府部门的利益诉需求。政府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提高就业率,带动经济发展。教育部教师工作司需要深化教师队伍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育质量,推动教师教育全面振兴。[2]教育主管部门要完善职业教育培养培训体系,提高职业教育质量。[3]职教师资培养取得成效必将为政府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当地劳动者素质,解决一定岗位需求及就业问题,有利于地方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

(2)院校的利益需求。一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机构主要是高等职业师范院校、职教学院和随着教师法、教育条例颁布介入的普通大学。[4]他们的利益诉求与政府的诉求在某些地方相似,也是使职业教育质量及教师素质得到提升与加强。院校希望提高学校对于社会的影响力,以达到加大政府、企业和社会的投入经费、节约教育成本的目的,同时提升培训基地软件及硬件条件,以提高其质量。

(3)合作企业的利益需求。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其本质是追求利益。企业需要技术人才,通过与职教师资培养机构及院校合作,可以培养企业所需要的技能人才。还可以加强企业员工在职技术培训,使员工更加适应现代企业的要求,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企业希望拥有良好的形象,使社会大众更好地了解支持企业,从而享受政府优惠政策,为企业减少开支。

(4)职教教师的利益需求。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职教师资培养的关键因素,他们的积极性与利益诉求能否实现紧密相连。职教教师希望提升自己,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进行大量的实践活动,以获得更多的相关经验;提高收入和待遇,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社会地位,受到大众的尊重;增加参与培训的教育机会,提升自我素质。

(5)职教师资培养培训联盟的利益需求。该群体希望各联盟积极参加师资培养活动。各联盟单位互通有无,加强沟通。各联盟单位各司其职,共同打造联盟品牌。[5]

表4 各利益相关者主体的诉求

三、我国职教师资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1.职教师资培养的现状。(1)政府陆续出台职教师资培养相关法律。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工作日益制度化,政府出台了关于职前培养的一系列相关法律,其中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和《职业教育法》奠定了基础。之后2011年教职成[2011]16号文件提出要加快推进研究生层次的职教教师培养。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教师[2018]2号文件,这些文件对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奠定了基础。

在“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职教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适应社会发展。在职培训是终身学习理念的体现,1997年国家发布教职成[1997]8号文件,提出要利用培训基地等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2011年,教职成[2011]14号文件中提出多种培训项目,并要求加强基地实训条件。2011年教职成[2011]16号文件对于在职教师的培训时间提出要求。

(2)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多样化。职教师资培养有广义与侠义之分。广义的职教师资培养指进入教师行业之前,在师范院校或是开设教育类的相关院校学习时期(职前培养),以及作为教师时参加的培训教育(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狭义的职教师资培养主要指在相关院校接受的教育,如师范院校、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等,[6]也就是职前教育。本文所措的职教师资培养是广义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就是在职业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专业需求与职教教师培养规格,利用教学内容、管理制度、课程体系和评估方式对特定人群实施职业教育教师教育。[7]目前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类型很多,层次分明。如:①本科层次。例如“3+2”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前3年在高等专科院校学习专业技能知识,之后2年进入本科院校学习。随着社会的进步,需要培养高层次“双师型”专业教师。②研究生层次。“4+2”模式,前4年,也就是本科期间,完全按照综合性大学的专业培养模式进行教育,之后2年学习职业教育相关知识。[8]

(3)终身学习化理念日渐深入人心。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终身学习对于个体及社会的发展都愈加重要。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强调终身学习,通过不断学习来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要求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加大对终身学习的宣传,使教师更加重视终身学习。[9]教师不仅要在职前培养中努力学习,工作中也要积极参加在职培训,以不断更新知识、观念,与时俱进。

2.职教师资培养的问题。(1)政府与院校之间的利益冲突。政府在师资培养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当领导者。但职教师资培养的细节方面还没有明确说明。目前,顶岗实习、校企合作仍然是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重要途径,而政府对其细节没有做出明确规定,使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容易出现问题。各级政府对于职教师资培养院校、机构缺乏定时审查与工作考核以及评价标准。职业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其教学设备、培训基地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而且随着职业教育扩招,对职教教师的需求更多,因此需要更多经费的投入。而且就教师资格来说,还没有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进行规定,仍与高等教育教师资格混为一谈,没有对其进行细节划分。企业应该参与到师资培养的工作中,但对于什么样的企业能够参与到其中,政府并没有明确要求。一些企业对于参与师资培养工作很有兴趣,但因为企业规模和发展情况与所在专业师资培养并不相符,不适合参与师资培养工作。而一些中小型企业对于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是很大,参与师资培养工作时发现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效益比不大,积极性就会下降。这些都会影响培养的质量,同时也会影响企业的经费投入。

(2)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目前,企业参与职教人才培养的法律法规不完善。院校与企业合作培养职教师资,教师进入到企业会给企业带来一系列影响,例如,职教教师理论知识优于实践能力,当教师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时,他们可能操作不规范,不能完全胜任工作,结果影响工作的正常运行。企业要给职教教师一定报酬,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企业的积极性不高。政府要求企业积极参与到职教师资培养中,而企业的核心诉求是盈利,没有足够利益为基础,企业积极性就不会高。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师资培养的政策还没有完善,对于如何处理企业参与到师资培养中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没有明确规定。教师参加顶岗实习以及培训的时间、地点、报酬、激励机制与评估机制以及安全保障都没有做出明确规定。而职教教师的工作与学习时间多有冲突,因为他们平常的工作任务繁重,还要照顾家庭,不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加培训,即使参加效率也极低。教师脱产学习期间,工作由谁负责也是个难题,工作地点和培训地点之间也有矛盾。脱产学习期间,工作酬劳如何发放,由谁发放都没有说明。只有解决专业技术人员的工学矛盾,才能让他们更专心地参与到培训中。由于参与培训的激励机制不明确,难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师资培训结束之后也没有具体的考核制度,培训的目的各有不同,培训质量的考核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培训质量参差不齐。

(3)企业、院校、职教教师之间的利益冲突。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对于企业而言,参与培养工作的利益并不大。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师资的时没有将企业的利益和院校的利益相结合,企业需要技术人才储备、获得效益,提升企业形象,而职业院校需要企业的经费投入,以保障师资质量的提高。当前,职业院校在教师培养方案、课程等方面都没有完全参与其中,导致企业参与师资培养并不全面,培养的人才往往与企业的需求有差距。企业需要技术人才,但培养机构、各院校由于自身原因没有满足企业的利用要求,如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等方面没有满足企业的需要。现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多是浅层面上的合作,没有深入到细节,深层次的合作需要双方共同努力。企业与教师之间也存在矛盾。教师到企业中脱产学习,企业是否应该支付一部分酬劳?企业希望教师可以为企业带来利益,为企业产品研发、改进等方面提供帮助,但由于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他们对企业的帮助往往很小。教师进入企业学习,他们的薪资、安全保障等方面面临诸多问题,需要教师所在院校协调解决教师工作量问题,使教师有时间去参加自我提升的培训活动。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下职教师资培养的策略

1.各利益主体建立以国家利益、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为基础的合作伙伴关系。相关利益主体主要有政府相关部门、培养机构及相关培养院校、行业协会、师资培养培训联盟、企业、职教教师、职教教师家庭、媒体、公众等。办好职教师资培养需要他们之间的协调及努力。虽然参与师资培养的利益主体很多,但企业、院校、社会和个人都无法与国家政府相比,无论是投入经费还是带来的社会影响。要以国家利益为基础,但也要协调局部利益。从根本上来说,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是一致的。政府、企业、院校、教师都希望提高职教教师队伍的水平,使教育的质量得到提升。各方要从共同利益出发,突出关键利益。职教师资培养是一个长期且漫长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各利益相关主体的需求也各有不同,需要从长远利益出发,同时兼顾当前利益。建立一个专门的职教师资培养利益协调能力组织,通过以各利益主体建立以国家利益、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为基础来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关系。

2.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师资培养经费投入。当前职教师资培养的很多措施难以落实,多是因为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要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以法律的形式保障职教师资培养的利益主体,使其有法可依。要明确规定职教师资培养的各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以及利益保障机制,使他们共同发展。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谈到教师队伍建设时,表示需要办好六件事,即一“提”、二“改”、三“育”、四“用”、五“保”、六“尊”(具体含义见表5)。这六件事对职教师资建设也同样适用。

表5 六件事情的内涵

3.培养院校及机构应协同企业共同办学,培养优秀职教教师。培养院校及机构应争取国家更多的投入经费,提升师资培养质量。职业院校要与政府加强沟通,反映职教师资培养过程中的问题,以加速各种问题的解决,并且协调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培养院校应协同企业共同办学,努力争取行业企业的有效指导与合作,在集团化办学模式下为行业企业培养更加适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输入新鲜血液。培养院校及机构应将行业协会拉入师资培养合作中,使企业的发展具有规范、引导作用,要与行业协会加强沟通,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确立企业与院校合作育人机制,使企业加入到课程开发、设置以及培养方案等具体事项中。培养院校应该为接收教师培训的相关企业提供帮助,缓解企业与教师之间的矛盾。教师到企业学习,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一些问题,如产品的残次率增加、人员管理不确定性增强等、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损失。培养院校及机构可以在企业员工培训方面给予企业一定帮助,提高企业的新员工以及骨干员工来高校学习的比率,促使企业技术人才素质的提高。职业院校师资培养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除了政府的投入外,大部分经费来自于学校及企业的投资,应多渠道筹措经费。高职院校应号召其他利益相关者加大对师资培养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使人们认识到师资培养的重要性,倡导多元化投资,以此来增加经费来源。

培养院校要开发专业理论、实践课,与师范教育类课相结合,提高课程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匹配度。从职业教育教师标准出发开发课程,既强调教师的基本素质,也强调工作经验,还要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因此,师资培养的相关课程要把这三个要求协调统一。各院校要平衡好专业理论课程、实践课程、教育类课程的比例,充分认识到实践课程的重要性,优化师资培养方案,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同时也要增加教育类课程,职教教师必须具备教师的基本能力,现在我国职教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中这类课程偏少,应该增加这方面的课程。作为“双师型”教师,必须基本了解职业教育以及学生的发展规律及心理特点,掌握一些教学方法、班级管理的知识,具备一定协调能力。同时,积极解决在职教师的工学矛盾,尤其具有较高实践能力且具有一定学术知识的教师,让他们优先参加师资培训。院校也可以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来学校上课,协调在职教师的时间,重点安排好校内、校外学习时间的比例。各院校要出台相关政策,保障教师的权利,对教师培训时间、安全保障、薪资待遇方面做出规定,激发教师参加在职培训的积极性,使教师无后顾之忧。还可以出台一些奖励机制,如果培训考核成绩、学习效果良好,就可以加薪、晋升,这样可以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培训。

4.行业企业要积极参与师资培养,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企业要懂得运用自身的优势,积极且深入地参与师资培养工作。企业与市场紧密结合,能快速发现社会所需要的技术人才。而且企业拥有先进的设备、专门的实践场地以及专业的技术人员,这些为职教师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软件及硬件设施。企业能够为师资培养提供更好的实践教学条件,为培养院校注入资金。企业要与高职院校共同培养职教师资队伍,全程参与课程开发、考核、人员管理等方面。培训的课程要根据企业及市场的需要来设置,需要企业的全程参与。企业可以为教师提供实习场所和设备,开展实践性教学。总之,企业应该全程参职教教师培养过程,为提升职教教师素质做出自努力。职教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提升自身素质。要以正确的态度参加培训,要了解了企业的人才需求是什么,与企业进行沟通,了解企业的发展现状。

猜你喜欢
相关者职教师资
校园篮球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研究*
乡村旅游开发中利益相关者的演化博弈分析——以民族村寨旅游为例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浅谈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会计报告与管理会计报告融合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假”师资培训之平台,析专业发展之成效——论参与体育师资培训的体会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