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媛
【摘 要】创新发展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中国共产党治理国家的必要手段。本篇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执政理念的创新研究:第一,中国共产党与创新发展相互关联,执政党自始至终是中国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党治国理政的首要任务就是发展;第二,中国现代化进程与发展息息相关,科学发展是实现现代化强国的首要路径;第三,人民群众与发展紧密联系,人民群众共享社会主义发展的成果,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创新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7-0238-02
一、中国共产党与创新发展相互关联,执政党自始至终是中国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党治国理政的首要任务就是发展
(一)从党治国理政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层面解答了如何构建党的面貌以及怎样完善健全党的管理的问题。上世纪末,第一个诞生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苏联,几乎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四分五裂,在如此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推行陷入社会主义早产日荒谬言语的泥淖中,不断被外界言论攻击,甚至遭到无情的批判。正当国家处于危难之时,中国的领导人深刻意识到,拥有一个健全和完善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得到更长远生存的有利后盾,所以,国家审时度势,根据当时形势指出党治国理政的首要任务就是发展,较为深刻地解答了如何构建党的面貌以及怎样完善健全党的管理的国家问题。[1]
党执政兴国的前提条件是发展。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曾经率领亿万人民群众于水深火热之中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才得以稳固了中国泱泱大国的地位,维护了中国亿万同胞的切身利益,使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其次,执政党背负着发展的历史使命。“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党能否紧跟先进生产力的步伐,决定着党能否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从发展的过程、形式、准则、目的、策略等方面全面解答了党如何体现先进生产力。可持续发展是发展的目的。发展要着眼于大局,放眼未来,不能目光短浅,只顾着当下,因此,国家领导人高瞻遠瞩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无疑是执政党在发展角度上的创新。其次,兼顾效率和速度,是发展过程中应坚持的准则。若是盲目追求高效率的发展速度,其后果将会不堪设想。必须将效率与发展速度相结合,二者共同推进发展,相得益彰,从而更快、更好、更准地实现发展,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面临的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再者,“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3]明确了发展应该采取的方式。在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条件下,应大力支持、鼓励和发展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私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能够为社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从服务业等第三行业弥补了公有制经济的短板,能够有效解决就业困难,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为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活力。最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发展策略,跨越式的实现发展是发展过程中应采取的可行性途径。党中央依据国情,从实际出发,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引进人才到西部地区,充分挖掘西部资源,开发西部潜力,从而减小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差异。[4]
二、中国现代化进程与发展息息相关,科学发展是实现现代化强国的首要路径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是解决怎样发展难题的最佳答案。历史的车轮迈向新世纪,我国紧跟时代步伐,继续把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推向前进,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发展的同时,我国也遇到了许多风险和挑战,基于此,党中央领导人在汲取过去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同时,为了更好地迎接新世纪的到来,提出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解决怎样发展的最佳答案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由于我国在发展进程中遇到了不少前所未有的障碍,这些障碍亟待解决,科
学发展观便应运而生。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国力明显提升,综合实力日益强大,与日俱增,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全方位的发展,与此同时,一些病垢也显现出了原型,日积月累,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首先,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资源短缺并出现浪费严重的问题。我国在经济层面虽然取得了巨大成效,但这种经济的成功却是以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因此,党中央领导人指出,经济发展要与环境发展相协调。其次,两极分化严重。在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极大的不平衡,东西差距明显,城乡发展不统一,地区发展有失平衡,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经济的长远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才是长久的发展之道。
(二)科学发展的重点在于兼顾统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方位涉及社会主义建设。当前,我国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关系,要想有力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全方位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要,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特定程度的必然选择。[5]全方位发展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稳固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契合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的需求,积极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其次,兼顾统筹、协调推进社会经济方方面面的综合发展。全面促进城乡一体化、东部沿海地区与内陆之间经济发展、社会与经济比肩同行、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处理完善各个方面关系,组成一个共同进步、相互协调的系统,从而更好地推进现代化进程,稳妥建设经济社会这个整体。最后,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只有解决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减少二者冲突,实现自然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避免资源浪费,使得有限的自然资源得以进行优化配置,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充分发挥作用。
三、人民群众与发展紧密联系,人民群众共享社会主义发展的成果,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一)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应该坚持社会主义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指出社会发展的最终是为了造福人民。若是背道而驰,综合国力的上升以及经济的增长,带来的局面是使社会资源被控制在少数富人手中,阶级固化社会流动停止,社会成果只有一小部分人享有。发展成果没有被人民群众所共同享受,没有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必将造成社会矛盾的恶性循环。社会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核心精神。国家应该力所能及地帮助苦难群众脱离困境,给予物质和精神等各个层面的帮助,并对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贫困人口实施贫困补助,解决人民群众最为关心、最迫切的切身利益需求。
(二)发展的形式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党领导人民坚定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从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实践出真知,只有经得起实践考验的理论才是真理,同理,党的执政理念应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为社会服务,造福百姓。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解决新时期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发展水平落后之间的矛盾已经迫在眉睫,使得我党不得不高度重视发展起来之后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一--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一--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4]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5]习近平.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