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超 范文艺
【摘 要】会展产业现如今发展迅速,越来愈多的企业和组织愿意立足于会展这一平台来提高自身知名度,拓展国际市场以及了解本行业最前沿的科技信息。但这一需求随着产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具有国际化的特点,越来越多的国际化展会使得会展产业对其从业人员的素质特别是英语沟通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英教学作为培养国际化高素质会展人才的方法也正被越来越多的会展专业所采用。本文以立足我国现有会展专业教学现状,并依据与其他会展发达国家会展专业语言教学特点对比,深入分析会展专业全英教学的发展渠道现状及创新趋势。
【关键词】会展;全英教学
中图分类号: F713.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21-0092-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1.041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xhibition industry,more and more enterprises and organizations are willing to use exhibition as a platform to enhance their visibility,expand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and understand the advanced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in the industry.However,with the internationalized development of the event industry, the requirement of event staff quality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higher,especially the ability of communicate in English.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Englsish communication quality,full English teaching model was chosed by many event departments.This paper based on the current event major teaching situation in China,along with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event major developed country to deeply analyse the innovation trend of English teaching model of event major.
【Key words】Exhibition;Event Major;English Teaching Model
0 前言
会展产业在当今的经济环境背景下几乎已经成为了一个现代经济的代名词,尤其加入WTO后新型经济背景下有参加国际会展愿望的企业数量在逐年增加,但我国会展业发展虽然迅猛,但会展服务质量与国际会展大国比还有一定差距,其中英语的沟通能力是影响会展服务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为解决这一现象,提高会展从业人员英语语言沟通能力,越来越多的会展专业采用全英教学的模式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但会展专业全英教学体系的全面推广仍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教材的匮乏、教学方法的全英推行程度各异、学生的英语基础层次不齐等问题,所以全英课程构建需要细致的课程设计、体系构建并与国际化接轨,整合更多国际会展课程资源以提高教学质量。
1 会展专业全英教学的需求及现状
目前许多本科院校对开设全英教学模式都有比较统一的认识,其中作为第三产业的会展、旅游等专业更是首当其冲,因其语言沟通能力的需求对英语的听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会展、旅游等专业开设全英授课模式也较为普遍。根据《2017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全国29个省(区、市)的79个城市共有336所高等院校开设会展管理或会展策划专业,其中,本科院校116所,专科院校220所。由此可见,会展专业全英教学的开设具有较大的潜力。
全英文教学能够强化学生的英语专业知识能力。目前许多学校的英语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分离,这样的设置使得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侧重与应试,更多的以追求考级及证书为目标,而真正市场及会展产业需求的是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国际化会展人才,所以全英教学可以做到英语基础学习与专业课程相结合,不仅可以通过专业的经济会展类英文教材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也能同时了解行业產业最新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更有助于形成国际化思维逻辑体系,在今后的国际化会展的策划组织管理中更能游刃有余。
全英教学能够深入提高英语在实际会展产业中的应用。会展属于服务行业,故实际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相对重要。采用全英教学可以使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利用特殊教学手段,例如演讲、小组讨论、辩论等方式提高会展英语实际应能力。虽然会展专业全英教学模式具有可行性及必须行,但是要从根本上真正的采用全英教学,目前还存在许多障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会展教材的匮乏:会展专业课程的全英教学推行已被许多院校采用,但专业相对应的教材匮乏却相当严重,目前国内出版社引进国外教材大都属于大类别例如经济类、管理类等专业教材,而与会展专业相关的国外教材却很少引进,所以许多专业课程的全英教材只能采用纯进口教材,不仅价格昂贵不适合学生使用,相对应的教学资料也缺乏,这都对教师的全英教学质量产生了不小的障碍。
2)全英教学方法的实质性推行:全英教学方法的实质性推行是影响全英教学质量的原因之一,根据实际教学现状,许多课程仍处于双语和全英混淆的尴尬情况。许多课程由于教师的英语应用能力不够以及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等原因,造成全英教学仍流于表面,采用英文教材和教案,但实际讲课过程中却大面积的采用中文,甚至会有文不对题的现象出现,这于营造全英学习氛围的初衷相背离。
3)学生的英语基础也是影响全英教学成功推行原因之一:全英教学必须需要同学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因为全英教材大都采用大量专业英语术语和语境并包含了许多大篇章的国际案例,所以阅读量相对较大,所以部分英语程度较弱的学生会感觉阅读起来晦涩难懂,并会随之丧失兴趣达不到开设全英课程的初衷,所以针对全英教学的学生英语要求也应有一定要求。
2 全英教学课程体系构建
专业与公共课程相结合:会展是一门多学科综合交叉专业,其专业性应用性较强,许多专业课更多需要和当地会展产业相结合,所以在全英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应采用部分专业课程与公共课程相结合的模式。一些管理公共类课程,国外教学资源成熟丰富可积极采用全英的授课方式例如管理学原、市场营销、国际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同时专业课程例如会展概论、展会策划等国外成熟专业课程也可采用全英模式,但部分其他专业课程因和当地产业结合度较高,如果盲目采用全英教学模式会因文化经济背景的差异及教学案例的不同反而会使同学产生混淆,利于理解中国会展行业的实际问题,影响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故仍可采用中文授课或双语授课的模式。同时会展专业全英课程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进,单独开设的全英课程在体系上难成系统,学生在学习上也缺乏延续性,所以所开设的全英课程应尽量与其他可产生阶梯型学习体系,这样学生在专业合并英语学习过程中才能同时达到巩固和提升外语及专业知识运用能力的教学目标。
整合国际化教学课程和教学资源:使用权威原版教材是建设全英课程的基础,但单纯的使用全英教材如没有其他配套的辅助教学资料对学生在理解全英理论知识上也是个不小的挑战,如果有相配套辅助教材或是案例,在教学上教师会更容易掌握学生也能更容易理解,所以在选择全英教材上,应更多的采用成套教学资源齐全的权威教材。同时在非母语的环境下营造全英文的氛围不能单纯依靠教材及教师的口语能力,更应结合更多的国际化教学方式将全英教学更深次的推广例如采用互动教学、体验式教学、全英案例分析等方法。刘德艳和董藩(2005)年就介绍了美国高校的会展教育非常注重实践环节,许多高校在校园里建立模拟客房、餐飲设施,邀请会展业界人士为学生做讲座,并让学生实际参加会展活动,要求学生为学校的体育赛事寻求赞助商。这些实践活动对提高学生的不仅对会展实际操作能力大有益处,对英语的实际应用也非常有益。
与培养定位相符合:会展专业的实际应用性使得它对与实际市场相结合的需求更高,所以会展专业更应根据各自的文化特点选择适合的全英课程并明确其培养定位。王春雷(2006)提出在美国共有50余所大学开设了与会展相关的专业,但这些院校的培养定位都十分明确,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结构,如乔治·华盛顿大学侧重体育营销和节事管理、内华达大学侧重会议策划与服务等。会展全英课程的授课模式虽然可以带来产业内的先进理念及知识,但全英教材大多以欧美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为背景编写,产业案例也多以国外大型展会为背景,不利于学生理解中国会展市场实际,所以在开展全英教学的同时应结合本土教学特点,积极结合本土教学案例使全英教学定位与专业培养定位相符合,并使国外会展理念更好的与国内会展实际相联系。
3 总结
会展专业实行全英教学模式不仅是培养国际化会展人才的需求也是形成各学院特殊教学特色的需求。在会展产业日趋国际化发展的背景下,培养具有国际化战略眼光和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高层次会展人才是许多会展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全英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理解较深层次的会展专业知识,又能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能力,并能够熟练使用英语撰写及沟通交流。但目前会展专业要在在非英语母语的环境下全面开展全英课程并非易事,必须根据各自教学特点,整合国际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王春雷,诸大建.(2006).中美会展产业发展系统比较研究———兼论美国会展产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15.2.
[2]刘德艳,董藩.(2005).美国的会展教育及对中国的启示[J].教育经济与管理,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