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大蔚
【摘 要】目前,随着内部控制在我国企业内部的盛行,我国大多数企业已经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开展了内部控制管理,但是如何才能够有效掌握内部控制落实的具体情况,保证内部控制各项内容的合理性,一直是企业开展内控的难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围绕企业内控评价指标体系开展深入研究,在阐述内部控制评价的三大标准基础上,探讨如何有效建立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确保企业的内控活动具有足够的执行力、合理性,以供我国企业加以采纳。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因素
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内部控制可以起到有效的监督、评价作用,开展内控活动,要以风险防范,管理漏洞堵塞、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为宗旨,在企业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之后,为了保证内部控制的健全性、有效性,以及充分掌握内部控制在企业中的具体执行情况,需要企业构建一套完整、健全的内控评价体系。因此对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开展深入的研究,对于企业内控是否能有效运行至关重要。
一、内部控制评价的三大标准
1.完整性标准
完整性作为内控评价的第一标准,同样也是其他制度、活动的基础标准,在内部控制体系中,标准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为以企业生产、经营需要为依据,在不同层面和环节,内部控制都要实现全覆盖;二是对企业开展的生产经营进行全程控制,在利用内控评价判断内控是否具备完整性期间,要充分考虑经营范围、规模以及复杂程度带来的影响。
2.合理性标准
作为内部控制更深一层次的要求,内控的合理性也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内控制度的设计适用性、执行适用性;二是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具备经济性,即控制净收益是否大于零,如果大于零,则表示当前的内控制度可以落实,如果企业内部控制的净收益AB线段为最大值,那么就意味着内部控制处于最佳状态,站在企业的角度来看最为合理。在开展内部控制评价期间,要将适用性放在第一位,具体是将企业开展的内控活动,必须与企业的特点和要求相适应。企业在经营期间,人员素质不同、经济条件不同、技术条件不同、组织规模、交易性质都有所差异,直接借用其他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一定适用,只有以经济性、适用性为标准制定内控制度,有侧重点地开展内部控制,才能够发挥内部控制的应有作用。
3.有效性标准
内部控制有效性标准,主要包括:一是企业制定的控制策略、不得有悖于国家法律,即国家法律,企业内控策略无互相抵触的内容;二是内部控制必须设计足够完整、合理,才能够在经营期间有效的贯彻、执行,进而提高经营效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价,不仅要求内控总体有效,还要求内控中的各项制度具有明确的目标,并能够积极贯彻落实,发挥有效作用。
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对策
1.建立评价因素与评价依据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明确提出,在企业生产经营期间,需要建立健全的、以“内部环境、控制活动、内部监督、风险评估和信息沟通”五大因素为主要内容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在开展生产经营期间,需要针对这五大核心要素来制定综合性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充分体现内控评价制度的完整性标准、合理性标准、有效性标准,对内部控制进行分析、评价。具体做法可利用層次分析,首先将上述提到的内部控制五大因素,即五大内容分解为多个内部控制分项,并针主项、分项制定层次有序的评价指标,之后再将评价指标细化为具体的评价内容,对每个单项开展评价,最后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各层次,使用模糊评价法开展模糊评价。
2.确定评价指标评分准则
为了能够在企业生产经营期间有效的提升管理水平,应该首先针对企业开展的内部控制,设计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和评分准则。表1展示的为内控项目完成等级表:
3.确定各级评价因素的权重分配
科学、合理、准确的指标权重,直接关联着内部控制评价能否有效起到评价作用。对各层级内部控制评价因素的权重分配,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经过分解之后的内部控制评价分项中,需要对每一个指标进行权重设置,进而得出针对该评价分项的综合评价分数,针对分项与分项之间的相对重要性,也需要对权重进行设置,便于后期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开展整体性的评价,充分运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由企业内审专家多次进行评价打分,最后进行平均分数的计算,从而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二是在充分考虑原则性的基础上,开展内部控制指标体系评分,重要的指标,对内控的影响也相对较大,所以对其的权重分配也要比较大,反之,重要性低的,对其的权重分配就需要较轻。具体评价权重级别如表2所示:
4.对内控质量采取模糊评价法
(1)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期间,审计人员需要对一级评价因素中的最低级评价因素按所对应的业务完成程度进行评议,给出欠优评价值,随后计算评价值的平均数,再计算加权平均评价值。
(2)对评议的评价因素进行计算,即对1级和2级指标进行评价值计算。
(3)得出综合评价值之后,对企业内控制度开展整体评价,依据表2的内控项目完成等级表进行打分,90分以上为优秀,89—80为良好,以此类推。表3展示的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等级表:
三、结语
本文首先介绍了内控评价指标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三大标准,针对构建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分析,分别研究了设定评价因素、评价依据、确定评价指标评分准则;确定各级评价因素的权重分配;使用模糊评价法进行内部控制质量计算,从而有效使内部控制体系具备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并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在企业经营、生产期间的管理作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石泓,苟红岩.上市证券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财会月刊,2016(27):93-96.
[2]王媛,WANGyuan.陕西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6(1):58-63.
[3]刘思岑.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10):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