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报道,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清华大学将为全校教师提供教学过程中课程作业的查重服务。查重系统包括三类检测,一是横向检测,将上传作业与系统中已有的海量数据进行对比;二是纵向检测,可将往年的电子版作业打包,上传到系统中,防止上下年级抄袭;三是校内互检,防止同学之间的相互抄袭。
就在前不久,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严格本科教育教学过程管理,淘汰“水课”,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而清华大学采用作业查重系统,也算是对此的呼应。究其用意,就在于严格过程管理,防止学生以抄袭、弄虚作假的方式对待平时作业,由此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就此而言,采用作业查重系统,的确可以有效防止抄袭,而在此基础上,显然还有必要采取更多措施真正终结“水论文”。其中最根本的办法就是,高校教师要真正花时间对学生的课程论文进行指导,了解学生课程论文的情况,与学生共同进行研讨。
麻省理工学院一位本科生就告诉我,他大二、大三学习时,教授就会每周花两个小时和他交流,指导完成课程研究项目,而且还是世界顶尖教授。這让他对课程论文不敢怠慢,更不敢弄虚作假,而且通过撰写论文的过程,从教授那里学到很多。
这自然也对教师投入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毕竟,指导学生,需要投入大量时间。但我国高校目前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却主要精力都导向申请课题、项目、经费,甚至部分教授对研究生和博士生都没有时间指导,对于本科教学,更难投入时间。如果这一问题不解决,教育部提出的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措施,恐怕难以落地。
说到底,课程“查重”对严格教育过程管理确实大有益处,而在治标之外,也有必要在“治本”上不断加码——也只有让国内大学以办一流本科教育为出发点,设计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引导教师重视投入教学、研究教学、创新教学,“水课”的问题以及作业、考试放水的问题,才能随之解决。
(来源:《新京报》 熊丙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