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计条件下的休耕农户差别化补偿需求研究*
——以河北省邢台市为例

2018-12-10 08:00陈伊多杨庆媛杨人豪刘素花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年10期
关键词:生计耕地补偿

陈伊多,杨庆媛※,曾 黎,杨人豪,刘素花

(1.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 2.西南大学绿色低碳发展研究所,重庆 400715; 3.邢台市农业局,河北邢台 054001)

0 引言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也是人口大国,在长期的人口压力下形成了高强度农地利用和水资源消耗方式,导致传统耕作区耕地受到了严重破坏,地下水超采严重,在我国华北地区出现了由于地下水长期超采而形成的漏斗区,河北、北京等地近30年来浅层地下水位普遍下降了20~40m[1-2],严重威胁我国耕地永续利用与粮食数量和质量安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并强调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影响农民收入为前提[3-4]。休耕不仅是保护耕地的一种方法,也是提升耕地地力的一种重要方式。休耕农户补偿标准和补偿模式是耕地休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农户休耕积极性和休耕意愿问题,也是影响休耕制度能否顺利运行的关键问题之一。休耕制度的实行会直接导致农户农地经营收入减少,直接影响到农户的生计活动,不同生计类型的农户会选择不同的补偿方式,但农户选择休耕补偿方式的根本动因尚不明确。通过对农户生计资产现状的综合评价,量化各种生计资本对农户选择休耕补偿方式的作用强度,以期丰富休耕补偿理论研究内容,并为完善休耕制度提供依据。

生计资本包含了人们为了谋生所需要的能力、资本(包括物质和社会资源)以及所从事的活动[5]。近年来生计问题以及省级分析框架等研究日益受到重视,Scoones[6]提出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 Bebbington[7]提出以资本和能力为核心,综合分析农户生计、脆弱性和贫困的框架; Ellis[8]提出生计多样性分析框架。国内关于农户生计问题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不同农户生计类型对农户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9-10],借鉴可持续性生计框架,研究地区农户的生计特点和由此决定的资本配置方式及其影响因素[11]; 针对可持续性发展生计途径对农户生计的影响[12-13]和不同类型生计资本对农户耕地保护意愿的影响[14]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研究。可见关于生计资本的研究集中于生计资本与生计活动的关系和生计多样性方面,针对生计资本对休耕农户受偿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成果尚不完善。

休耕补偿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被视为是一种生态补偿。生态补偿的本质是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实现生态保护外部性的内部化[15],其目标是希望通过生态补偿这个政策工具实现在资金有限条件下获取最大环境效益[16-17]。我国有关生态补偿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进行定量化评价[18]; (2)探讨城市与农村生态系统的补偿效益并进行评价[19-20]; (3)研究农户的生态补偿标准、方式以及模式选择[21-23]。生计资本的研究已经越来越深入,面对农业生产和非农业生产之间存在的巨大经济效益差异,农户生计资本的差异对其后续一系列选择产生重要影响[24]。国内学者对农户生态补偿标准、方式等的研究较多,但针对休耕制度的农户补偿问题研究较为欠缺,需要通过借鉴生态补偿已成型的补偿方式建立休耕制度的农户补偿机制。

农户生计资本差异不仅影响农户的生产行为,更对农户利用耕地,参与耕地保护的决策产生影响[25-26]。现阶段,对于休耕农户的受偿需求和受偿标准的研究还较少,文章在借鉴生态补偿、生计资本测算方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多种生计条件下休耕农户对于休耕补偿方式的不同选择,分析总结出对每种不同休耕补偿方式影响显著的农户生计条件。构建基于Logistic模型的不同生计农户休耕受偿方式选择模型,以期解释不同生计条件对农户受偿方式选择的影响方向以及影响程度,并为完善休耕补偿制度提供指导。

图1 研究区域位置

1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邢台市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太行山脉南段东麓,东与山东省相望,西与山西省毗邻,北与石家庄市、衡水市相连,南接邯郸市(图1)。邢台市地处华北山前冲洪积扇以及山前冲洪积平原地带,属于山区至平原区的过渡带,西部为太行山,以山地丘陵为主,中部以山前冲积平原为主,东部以子牙河和古黄河系冲积平原为主,平乡、威县、巨鹿、广宗、临西、清河、新河、南宫东部8县属黑龙港流域,地势低洼平坦。邢台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2~14℃,无霜期180~220d,降水集中,年均降水量487mm[27]。该研究案例区邢台市平乡县与巨鹿县地处黑龙港流域,是河北省地下水严重匮乏地区之一,也是国家实施耕地休耕制度试点的第一批试点地区。该区域农业种植结构以冬小麦—夏玉米、棉花、油葵与谷子为主。

1.2 数据来源以及描述性统计

该文的调研问卷主要涉及农户家庭基本状况、家庭收入以及支出情况、家庭资产拥有情况和农户对休耕的认知及意愿4部分,分析生计条件差异与农户选择受偿需求的内在联系。通过设计农户休耕调查问卷,于2016年11月在研究区开展农户调查,收集农户生计以及相关数据资料。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248份,回收248份,其中有效问卷248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调查范围包括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和平乡县的9个涉及实行耕地休耕试点的自然村。样本农户基本情况见表1。

调研农户的家庭特征是农户休耕补偿方式选择的基础要素。248户受访者平均年龄58.36岁,平均家庭人数4.33人,人均耕地面积0.13hm2,户均农业收入4 768.79元,户均非农收入3.964 388万元; 受访者中绝大部分为男性,共229人,占92.34%; 受教育程度多为初中及以下,共占74.6%,大专及以上仅有5人,农户受教育水平较低; 受访农户中有家庭成员参加非农工作在此定义为有兼业情况,反之则为无兼业情况,受访农户中兼业农户占比较高,占总户数的82.26%。

表1 样本农户基本情况

表2 样本农户特征状况

通过对问卷的整理(表2),受访农户家庭成员平均年龄为58岁左右; 平均每户家庭为4.33人; 农户家庭耕地总面积平均能达到0.48hm2; 相对于家庭农业收入,受访者家庭非农业收入是农业收入的9倍; 选择货币补偿方式的农户为172户,占总调查户数的69.35%,选择实物补偿方式的农户数量最少,共24户,仅占总户数的9.68%,选择综合补偿方式的农户有52户,占总户数的20.97%。

2 生计资本与休耕农户受偿方式选择的模型验证

2.1 模型与变量的选择

Logistic回归分析适用于因变量为非连续变量的回归分析,根据农户休耕受偿意愿的选择,受访农户的主要受偿意愿可归纳为货币补偿、实物补偿与综合补偿3种方式,设计模型的因变量是二分变量。该文采用二分类因变量的Logistic回归建立农户休耕补偿方式的选择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不包含关于变量分布的假设条件,也不需要假设他们之间存在多元正态分布,最终以事件发生概率的形式提供结果,拟合得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参数估计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28]。

根据二元Logistic模型,文中因变量量化取值方法如下:当农户选择接受货币补偿方式时,取值1,当农户选择接受其他补偿方式时,取值0; 同理,在分析农户实物和综合补偿方式影响因素时,选择实物或综合补偿方式的赋值为1,未选择该补偿方式的情况赋值为0。根据Logistic回归建模的要求,设x1、x2、x3,…是与Y相关的一组向量,设P是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将比数P/(1-P)取对数得ln[(1-P)],即对P作Logistic变换,记Logit(P)为:

(1)

(2)

式中,P表示农户选择某一休耕补偿方式的概率;α为常数项;μ表示随机误差;x1,x2,…,xi表示影响农户选择补偿方式的因素;β1,β2,…,βi为Logistic回归的偏回归系数,表示自变量Xi对Y或Logit(P)影响的大小。其值是正值且统计性显著,意味着在控制其他自变量的条件下,Logit(P)的发生随对应自变量值增加而增加; 相反,一个显著的负回归系数代表Logit(P)的发生随对应自变量的增加而减少; 如果系数的统计性不显著,说明对应自变量的作用在统计上与零无异,可以去除[29]。

该文使用Wald统计量对模型的回归系数进行检验。取显著性水平为0.05,当解释变量Wald所对应的概率P值小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可认定该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与零有显著差异,应保留在方程中; 反之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被去除。选择Homsmer-Lemeshowgood-of-fit指标、判错矩阵对回归模型的拟合程度进行检验。当HL指标统计显著时表示模型拟合不好; 相反,当HL统计不显著时,表示模型拟合程度好[30]。

2.2 确定农户生计评估指标体系

根据Sharp等对非洲开展的关于生计资产的量化研究[31],结合课题组于河北省调研收集数据,农户的生计资本主要包括5个方面:

(1)自然资本及评估。在中国,耕地资源是农户最重要的自然资本。文中将自然资产分别以家庭耕地总面积、家庭距耕地距离和家庭人均耕地面积3个指标来衡量,分别反映家庭耕地资源的总量、位置和各农户的人均耕地面积的多寡。

(2)人力资本及评估。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在农户生计资本中起基础性作用,直接影响农户对其他资本的运用水平。具体采用3个指标,一是家庭劳动力人口数,即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家庭成员所拥有劳动能力的总和; 二是家庭成员的受教育程度; 三是家庭成员健康程度。第一个指标用于衡量人力资本的数量,后两分指标均用于测度家庭房成员的劳动能力,即衡量人力资本的质量。

(3)物质资本及评估。物质资本是指长期存在农户用于维持正常生产生活的物质设施。在该研究中,物质资本可被分为两个指标:第一个指标是家庭资产拥有情况,主要包括生产性工具的拥有情况,第二个指标是经济状况主观评价,来源于问卷调查中对农户的实地访谈数据。

(4)社会资本及评估。社会资本是指农户为实施生计策略而利用的社会网络。文中,社会资本主要包括人情往来支出情况、养老保险收入两方面:第一个指标是村民间相互宴请送礼数量的汇总情况,第二个指标是指农户家庭养老保险收入情况。

(5)金融资本及评估。金融资本指农户短时间内可筹措并支配的现金,采用以下3个指标衡量:家庭农业收入、家庭非农业收入与农业补贴性收入。选择这3个指标是由于这些指标可以分别衡量农户家庭收入的各组成部分的多寡,并可以据此分析农户家庭的经济状况。

通过对5种生计资本的分类统计,可以分别对不同家庭状况的农户休耕补偿方式选择进行分类分析,将农户选择休耕补偿方式作为被解释变量,并假设农户是否愿意选择某一种休耕补偿方式受到农户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这5方面13个因素的影响。

表2 解释变量赋值情况

2.3 模型运行结果与检验

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中二元Logistic分析(Binary Logistic)的强迫回归法,对影响农户选择休耕补偿方式的因素指标体系进行Logistic回归处理,模型的回归结果见表3。

表3 模型回归结果(回归系数,显著性)

3 农户补偿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现阶段,河北省政府对于农户的休耕补偿方式只有货币补偿,调研发现,休耕农户所期望的补偿方式并不只有货币补偿一项,有相当一部分农民会选择实物补偿或是综合性补偿,即补偿实物或其他等值补偿,如表3所示。

3.1 选择货币补偿方式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农户选择货币补偿方式的显著性因素有家庭耕地总面积、家庭整体劳动能力、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家庭资产拥有情况、家庭农业收入、家庭非农业收入这6项指标。6项指标的影响皆为正向影响,即当农户的上述几项生计资本有所提升时,农户更加倾向于选择货币补偿方式。分别从以下5个方面探讨货币补偿方式的影响因素:(1)家庭耕地面积的影响。家庭拥有的耕地总面积大的农户对货币补偿的偏好可能与现实中农户家庭收入有关,收入越高,农户家庭生活富裕度越高,手中拥有更多闲置资金可以用于生产性投资并扩大生产规模。(2)家庭劳动力数量的影响,家庭整体劳动能力体现农户家庭的人口数及家庭成员年龄构成,根本原因在于,家庭人口越多,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数量越多,家庭开支越大,对资金的需求也就越高,越倾向于选择货币补偿以补贴家庭日常开支。(3)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与农户选择货币补偿方式显著相关,调研发现,农民受教育程度越高,他们留在农村从事农业活动的愿望越薄弱,他们更愿意拿到货币直接改善自己的生活或到大城市投资创业。(4)家庭资产拥有情况的影响,家庭资产拥有情况可以侧面体现家庭整体财富情况,家庭资产拥有越多的农户对货币补偿要求更高,这是由于这些家庭将手中资金用于购买固定资产,手中流动资金较少,需要更多资金进行生产活动。(5)家庭农业收入与非农业收入的影响,家庭农业收入与非农业收入对农户选择货币补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表3中,家庭非农业收入的影响(Sig.<0.04)大于家庭农业收入(Sig.<0.075),非农业收入越多说明该农户对农业的依赖性越小,对耕地休耕的意愿越强,选择休耕货币补偿的意愿也越强,相当部分非农收入高的农户选择货币补偿,期望可以得到更多资金用于投资。

3.2 选择实物补偿方式影响因素分析

农户选择实物补偿方式的显著影响因素较复杂,分别为家庭耕地总面积、家庭人均耕地面积、整体劳动能力、经济状况主观评价、家庭农业收入5个方面,其中家庭耕地总面积、家庭整体劳动能力和经济状况主观评价3项为负向指标,家庭人均耕地面积与家庭农业收入两项为正向影响指标。分别从以下3个方面探讨实物补偿方式的影响因素:(1)耕地面积对农户选择补偿方式的影响。家庭耕地总面积越大的农户,选择货币补偿的可能性越大,家庭人均耕地面积越大的农户,选择实物补偿的几率越大,这与实际调研所得结果一致; 农户人均耕地面积越大,农业收入越高,其对于土地的依赖性越大,休耕后农户失去赖以生存的耕地,他们的生计方式选择本身较少,且该部分农户多为50~60岁的中老年人,子女进城务工,这部分农户在休耕期间又难以找到稳定的打工地点,因此收入数量不固定,由于市场粮价是波动的,定额的货币补偿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日常需求,因此,他们选择足够的粮食补助,以解决自己冬季的口粮问题; 而农户耕地总面积越大的农户选择货币补偿的可能性越大,是由于家庭耕地面积数量越大,农户家庭对农业的投入越多,更期望能够获得货币以供应其扩大生产规模或购买生产资料。由于人均耕地面积农户家庭总面积并无确定的因果关系,因此人均耕地面积与耕地总面积的影响方式不同并无直接因果关系。(2)家庭整体劳动能力与经济状况主观评价的影响。家庭整体劳动能力与经济状况主观评价均为负向指标,这说明家庭劳动力越少,农户选择实物补偿方式的可能越大,由于休耕期间农户家庭青壮年劳动力大多数外出打工,留守家庭的多为老人、妇女和小孩,货实物补偿可以直接满足其生活需求,因此这部分人群多数会选择实物补偿方式; 对自身家庭经济状况评价越差的家庭对于实物补偿的需求越大,这是由于经济状况差的农户家庭生计状况安全感越差,这种不安全感导致农户对粮食的需求升高,期望能够获得实物补偿,即保持家中有存粮,这样才能够维持家庭正常生活。(3)家庭农业收入的影响。家庭农业收入对实物补偿的影响是正向的,这是由于家庭农业收入高的农户对土地的感情更深,实地调研发现,对土地感情越深的农户更愿意食用自家种出的粮食,而非购买来的粮食,因此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直接补偿粮食。

3.3 选择综合补偿方式影响因素分析

综合补偿方式受到家庭距耕地距离、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非农业收入的显著影响,家庭距耕地距离越远、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非农业收入越高的农户对于综合补偿方式可以满足各种差异性补偿需求的认识更加充足。分别从以下3个方面探讨综合补偿方式的影响因素:(1)家庭距耕地距离的影响。对于农户而言,耕地距离越远表明该地块的耕种障碍越大,在实际调研中发现,农户普遍愿意首先休耕或撂荒距家庭较远的若干块耕地,家庭距耕地距离越远,农户选择综合补偿方式的愿望越强,从调研状况来看,农户耕作障碍越大,其耕种欲望就越弱,他们更加期望能够获得一些与农业无关的其他补偿,尤其是能够获得从事非农活动的政策性补偿。(2)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农户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越高,文化程度越高,思想意识越先进,越不愿意被土地束缚在农村,因此更愿意选择较灵活多样的综合补偿方式。研究结果显示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户会选择货币补偿或综合补偿方式,但相对于货币补偿方式(Sig.<0.094),更多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户家庭更加倾向于选择综合补偿方式(Sig.<0.037),这是由于受教育程度更高意味着更高的思维活跃程度,他们希望能够获得综合补贴,由于政策性补贴和一些社会福利无法通过金钱买到,因此需要这些补贴的高学历农户家庭会期望能够直接接受优惠政策等补贴方式。(3)家庭非农业收入的影响。家庭非农业收入越高的农户越倾向于选择综合补偿方式,这些农户通常在外拥有更多收入来源,农业收入占其全家收入比例较低或完全不务农,不愿意被束缚在土地上,他们更愿意得到其他补偿方式,以便更好地实现自己的非农业收入增长; 同时能够发现,非农收入高的农户选择综合补偿的倾向(Sig.<0.012)比对选择货币补偿方式的倾向(Sig.<0.04)更强烈,这是由于综合补偿方式中包含政策补偿等多种方式,非农收入高的农户对政策类补偿需求迫切,因此,这部分农户更加倾向于选择综合补偿方式。

3.4 研究结果分析

通过对休耕农户选择货币补偿方式、实物补偿方式和综合补偿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该文研究结果如下。

(1)农户对休耕补偿方式有多样化的诉求。货币补偿是休耕农户首选的补偿方式,占样本农户的69.35%,但选择其他补偿方式的农户也占接近3成。

(2)农户受偿方式选择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其中,倾向于选择货币补偿方式的影响因素最多,共有6项,分别是家庭耕地总面积、家庭整体劳动能力、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家庭资产拥有情况、家庭农业收入、家庭非农业收入; 倾向于选择实物补偿方式的影响因素有5项,分别是家庭耕地总面积、家庭人均耕地面积、整体劳动能力、经济状况主观评价、家庭农业收入,这5项影响因素构成最为复杂,其中正向因素2项,分别是家庭人均耕地面积与家庭农业收入,负向因素有3项,分别是家庭耕地总面积、家庭整体劳动能力和经济状况主观评价; 倾向于选择综合补偿方式的影响因素最少,只有3项,分别是家庭距耕地距离、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与家庭非农业收入。

(3)收入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户受偿方式的选择。金融资本在农户受偿方式的选择上起显著作用,其中,家庭农业收入对农户选择货币补偿方式和实物补偿方式有着显著性的正面影响,而家庭非农业收入对农户选择货币补偿方式和综合补偿方式具有显著影响。自然资本在农户受偿方式的选择中也起到较大作用,其中货币补偿方式受农户家庭耕地总面积影响显著,实物补偿则受到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总面积影响较大,综合补偿方式则受到家庭距耕地距离和家庭人均耕地面积的正面显著影响。人力资本中家庭整体劳动能力一项代表农户家庭成员的年龄状况,该项对货币补偿和实物补偿两种方式分别起到完全不同的显著性作用,而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一项仅对货币补偿方式的选择有正向影响作用。物质资本中家庭资产状况一项对农户选择货币补偿方式有着显著正向效应,家庭经济状况主观评价一项对农户选择实物补偿方式具有显著地负向影响作用。社会资本则对农户选择任何一项补偿方式均无显著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该文运用Binary Logistic函数构建不同生计资本条件下休耕农户受偿方式选择的计算函数测定农户受偿方式的影响因素,得出如下结论。

(1)选择非资金补偿方式的农户占总受访农户的30%左右,这部分农户的意愿也不容忽视,多样化补偿方式为农户提供可选择的方案,尽可能满足不同生计类型的农户的需求。在今后休耕制度建设和实施中,应当继续实施以货币补偿为主的农户休耕补偿策略,以满足大多数农户的意愿,并照顾到一部分有特殊需求的农户的意愿,增加实物补偿、政策补偿或是综合补偿方式等多种补偿方式供农户选择,通过多样性的休耕补偿方式选择,提高农户休耕积极性。

(2)休耕农户的受偿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不应用单一影响因素来概括农户受偿方式的不同选择的驱动力机制。为了更好地推动休耕制度顺利运行,除了从政策上丰富补偿方式种类,还可以从改善农户生计状况方面着手,推出针对休耕农户的优惠政策,促进对休耕农户的帮扶措施到位,与现阶段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相结合,鼓励农户进行土地流转、支持农村非农产业振兴,根据农户生计测算结果,重点加强农户生计资产中较弱的部分进行补充,能够提升农户对休耕政策的认可程度。

4.2 讨论

(1)由于样本数量的限制,数据样本的分布较窄,仅统计了华北地下水漏斗区的农民受偿方式选择,可能会导致最终分析结果与农民实际诉求存在一定出入。在后续的研究中,将继续搜集不同区域的样本,进行对比分析,将可以得到更加具体、科学性更强的结果,这是值得未来进一步拓展的研究方向。

(2)借鉴Sharp等人生计资本的分类结果,对河北农户生计资本进行分类评价,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较为简单,区别性不强,且社会资本的指标运算结果无统计学意义,对农户受偿方式的选择并无显著影响。文中指标体系并未将受访农户的性别、非农工作类型与社会因素等因素加入其中,在后续的研究中将加入更多农户生计资本构成因素来分析影响农户受偿方式选择行为的农户生计条件因素。

(3)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农户期望的休耕补偿方式类型中除了文中所讨论的3种外,还存在有小部分农户希望增加政策补偿(即政策上向休耕区域进行倾斜)或是技术补偿(即免费技术培训)。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将会增加更多类型的补偿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以丰富轮作休耕补偿方式的理论框架。

猜你喜欢
生计耕地补偿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BY THE SEA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基于西门子VCS的大型五轴机床空间误差补偿
耕地时节
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早期鲜卑生计方式探讨
冰天雪地的生计与浪漫
解读补偿心理
2月2日世界湿地日 湿地与未来——可持续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