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的自由教育是歧途

2018-12-09 05:40陈敏莹严芳
父母必读 2018年4期
关键词:洋洋规则传统

陈敏莹 严芳

有些妈妈对自由教育极端推崇,认为只有自由才能解放孩子,排斥本土的传统教育,认为传统会阻碍孩子的成长。实际上:

极端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我很注重儿子的个性发展,希望他生活在一个不受拘束的环境里,于是打算让孩子就读一家“放羊式”的幼儿园。通过朋友的关系我认识了许多这里的家长,比如像洋洋妈,虽然她和丈夫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两人月收入不到一万三,但不惜以重金租下幼儿园旁的房子,为的是让洋洋读上这所幼儿园。洋洋已是大班学生,因为一直以来学校没有给予孩子过多的引导,她总是“坐不定”“太自我”。正因为孩子的“熊”,洋洋妈极度担心她上普通公立小学不能适应严明的纪律、不能坚持40分钟的课堂、不愿意按时完成作业……于是,她放弃了省重点小学的学位,让孩子入读“以自由为旨”的私立小学。这所小学学费昂贵,里面的学生都是准备移民的。洋洋妈虽然没有打算让孩子出国,也没有什么经济储备,但由于对自由的执念,便无怨无悔地选择了这条路。不仅洋洋妈,有些上学路上要花一個小时的家庭也坚持选择这家幼儿园,有些孩子4岁还没等到学位,家长依然要坚持排队……这些家长似乎是我的一面镜子,他们让我更加立体地看清自己的选择,认识自身思维的缺陷,反思一直尊奉的自由之路。

自由教育模式在外国有着一百多年的基础,是个非常成熟的大体系,但在中国才刚起步,到目前为止,本土还不存在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的真正的自由幼儿园,只有极为少数、一边实践一边彰显自由精神的幼儿园。我们看到这些自由幼儿园的老师温柔细腻、接纳孩子的情绪,孩子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课程,甚至可以不参与,他们没有午睡、饭量、水量的要求……通过这些形式很多妈妈就认为这就是自由,其实不然,自由的核心并不体现于外在形式上,而应从自由中内化孩子高度的规则感。像洋洋妈的案例,如果幼儿园是真正倡导自由的,洋洋应当是非常有规则感的,当孩子入读公立小学时,妈妈不需要担心规则的适应问题,更不需要继续以自由为导向去规划私立小学之路,其实即使家庭经济基础雄厚、有出国的打算,也要知道,任何有悖于儿童的教育多不是只讲自由,不讲规则的,国际上很多名校都是以规则著称的。

传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被“妖魔化”

另外,极端的自由教育直接导致站在其“反面”的传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被“妖魔化”了。传统教育培育了世世代代的人才,留下了众多饱经鉴定的教学方法,如孔子的“因材施教”、荀况的“学思兼顾”、周敦颐的“进德修业”、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同时,传统教育也不断地为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想象力、语言能力等而努力。传统教育也不等于高压学习,它一般是顺应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的。即使很多传统幼儿园是以学期总大纲进行无差异化的知识传授,但只要老师拥有发自内心的善良和仁慈,那何来问题?如果孩子早早就表现出对英语的爱好,我们大可以发挥其所长,让孩子入读双语特色的传统幼儿园;如果孩子对舞蹈十分喜爱,我们大可以让孩子入读传统的艺术幼儿园,这样会更加适合孩子的个性发展。在尽可能发挥自家娃个性潜力的同时,我们不难找到一些历史长、口碑好的传统幼儿园,往往这些幼儿园的文化底蕴深厚,老师资历丰富、教学水平高,有着自己的一套教育理念,甚至也能当上家长的育儿咨询师。

传统教育与自由教育是可以协作融合

最后我决定让儿子入读一家师资力量强、口碑好的传统幼儿园,当时所有朋友都问我为何挑选看似跟自己“让孩子自由发展”理念完全相反的幼儿园?我回答:一,我们从来都不具备准确无误地判断什么是最好的能力,幼儿园的重中之重始终是老师,像《放牛班的春天》的马修老师,他以音乐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让每个孩子发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老师可以出现在传统幼儿园,也可以出现在自由幼儿园,而并不能极端地认为只有自由幼儿园才有这种人才;二,大家都忽略了一点,传统教育与自由教育根本不在对立面上,两者并不互相排斥,它们是可以协作融合的,例如孩子入读传统幼儿园,如果家长能掌握自由背后的原理和技巧,那么在家里也可以让孩子充分体验自由,跟入读自由幼儿园并没什么两样,甚至会拥有更好的效果,这便引申到我想说的第三点:家庭教育才是内核。

如果我们只走自己认定的天使之路,否定其他路,最终也会在路上遇见魔鬼,因为世界上并没有一条路拥有绝对优势,每条路都包含着无法逃脱的制约性。

很多时候我们会在潜意识里为自己设置一道墙,与其把时间都花在寻找自由教育的途径上,倒不如把这道墙拆掉来获得源自传统教育的互助力,取得双方的精华之处、寻得办法的均衡点,最后掌握融合的教育秘诀。

猜你喜欢
洋洋规则传统
洋洋兔 编绘
让规则不规则
一鸣惊人
不如吃茶去
少年力斗传统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二则
竭泽而渔(下)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