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坚 严芳
这一次我想说的话题,不是“升学”,也不是“能力提升”,而是我们还需要引导孩子去看看他以外的其他的人和外部的世界,去思考、去行动,去和他们建立起关联。也就是“公益思维”——不仅仅关注自己,也关注其他人的利益。
比如说,有个家长给过一个特别棒的例子,说她的孩子每天都会多削好几根铅笔,带去学校。为什么呢?孩子说,因为总有同学忘记带铅笔,自己多带几根,可以借给他们。这就是“不仅关注自己有没有铅笔用(这是普通孩子能想到的),而且还关心其他同学有没有”,并为此采取了特定的行动(行动很重要)。但她又做得很自然,不是为了让别人夸奖她(妈妈问起她才解释),而且也很轻松:多削几根铅笔而已,并没有增加太大的负担。
这个例子里就包含着“公益思维”的主要特点:
● 关注并理解他人的需求。
● 为此而展开特定的行动。
● 目标与效果一致:增进他人的利益。
关注到并理解他人
所謂“公益”,跟另一个常见的词——“慈善”其实是不同的概念,慈善强调的是普遍性的善意,而公益强调的是“公众利益”。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去关注某个人群,去看到他们的诉求。比如说曾经流行一时的“冰桶挑战”,本质上就是把患“渐冻症”的人群推到我们眼前,首先让我们能看到他们,知道有这样一类人群存在,并理解他们的处境和需求。
“公益思维”的第一条,就是我们要了解,这世界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人群,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不同的诉求——很可能与你不同,你要尝试去了解、理解这些事情。
在这一步,我们还要把对“公益”的理解放宽。我所说的“他人的需求”,并不仅仅是比如贫困山区的孩子没有书本、没有纸笔这种匮乏性的需求,还包括比如就在我们身边、你居住的小区,居民们的需求,可能那个需求就是有个干净、安全、安宁的生活环境,再比如在图书馆,人们的需求是安静——可以不受打扰地看书,以及能够方便地找到想要的书——这些都是“公众利益”。
采取力所能及的合理行动
培养孩子的“公益思维”,首先要让他看到、理解到、考虑到其他人的需求,而不是只盯牢自己;其次就可以开始思考,我所关注的“公众利益”有哪些?我能为此做些什么?
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世界很大、人群很多,大家的利益诉求也多种多样,大部分都有道理,可是我们每个人的能力、时间和精力都有限,不可能全部照顾到,这就需要有所选择。尤其是孩子,在培养“公益思维”的时候可以这样做:
首先从身边开始。我们可以跟孩子一起讨论,在小区里、在学校里、在图书馆……在每一个日常生活所及的范围内,存在着哪些“公众利益”?
然后沿着这些方向继续思考:那我能做些什么来增进这一种特定的“公众利益”呢?至少可以做到,比如在小区里不乱丢垃圾、在图书馆不随意发出声音等。这些原本是硬性的行为规则,放到“公益思维”体系里,能让孩子对“为什么不可以那样做”有更好的理解。
除了自我约束,我们还可以引导孩子去思考一些更具创造性的行动,比如帮学校图书馆设计一款“保持安静”的海报,或者在图书馆看到散乱的书籍时能随手将它们放回原位。
然后扩展到更大范围。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比如新闻、书籍、电影、身边的人等来进行了解。比如我有个朋友关心流浪汉这个群体,于是愿意提供便利,让他们能够体面地维持自己的生活;而另一个朋友则关心白血病儿童,会定期组织大家去医院陪患儿一起读绘本;还有个朋友关注的是“老年人如何享有现代科技的便利”,于是经常进社区教老人家使用电脑、智能手机。
在了解这些信息的这个过程中,孩子可能会问:“白血病是什么呀?”“为什么有些人会变成流浪汉?”“我的爷爷奶奶不是会用手机吗?”等等,我们就可以顺势和他讨论这些话题,让他对世界、对人群有更多元的思考和理解。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孩子去想一想:哪些是你最关心的?哪些是你有能力参与的?比如“陪白血病患儿读绘本”,可能刚好跟孩子的阅读兴趣结合在一起,可以有比较高的参与可能性。
理性与情感相结合
我猜,读到这里,你可能会问,这跟我们小时候接受的“助人为乐”教育有差异吗?“助人为乐”强调的也是不能只顾自己,还要帮助别人,是一种很朴素的表达。不过,差异还是有一点的:
“助人为乐”强调的是“帮助”,也就是说别人有问题、有麻烦、有困难,我去帮助他。而“公益思维”的概念更广阔:强调的是“公众利益”,不一定是帮助,也不一定完全是别人的利益,比如小区的公众利益里就包含你自己的利益或需求。
“助人为乐”的核心是帮助这个行为,而“公益思维”则是说,首先要去了解、理解某个特定人群的需求,下一步才是对行动方式的思考,再下一步才是展开行动。前面详细说了“理解”这一步,这里再说说“对行动方式的思考”,我一直主张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行动方式,尤其是孩子,很多事情并非他力所能及,也可能并不适合他。有一个简单的原则,可称之为“非牺牲的公益”,就是不以牺牲、放弃个人的基本利益为代价——所以要教育孩子遇到危险时你可以先跑。那么像前面举例的,每天多削几支铅笔,就在合理公益思维范围内。
“助人为乐”里的“乐”,是指帮助别人后,自己心里很快乐,是一种更偏主观的情感。而我所说的“公益思维”,更想强调的是一种理性:理性地去理解、分析,理性地去选择、构想行动方式,以及理性地去评估行动的结果。
但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要带入自己的情感。恰恰相反,透过“公益思维”,我们可以教给孩子的首先是培养起对他人的理解和同情,对公众利益的关心,其次是用理性去思考,最后选择合适的行动方式,让感性和情感能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