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人生经验刍议

2018-12-08 09:37吕腾飞魏兆锋
文教资料 2018年24期
关键词:蔡元培

吕腾飞 魏兆锋

摘 要: 作为一代教育大师,蔡元培的一生是为改良中国教育奔走呼号的一生。少时,勤学苦读;任民元教育总长时,做事坚持原则;在选择人生道路上择善而从;在改革北大时敢为人先;在招揽人才上讲究兼容并包。上述这些优点,蔡元培以一人之身而兼之。蔡元培在做人做事方面为我们树立的良好榜样,值得后人认真研究和虚心学习。

关键词: 蔡元培 人生经验 成长历史

蔡元培(1868—1940),字孑民,浙江山阴县人,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蔡元培父亲早逝,家境贫寒,可苦学不辍,最终在文化、教育、救国图存、改良社会风气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先生在香港病逝后,毛泽东在唁电中尊其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蔡元培生活于新旧交替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这造成了他曲折多舛的人生经历。不论身在何处,他始终未忘记教育救国的梦想。本文以其成长历史为线索,将其人生经验概括为勤学苦读、坚持原则、择善而从、敢为人先、兼容并包五个方面,以为我们个人的人生发展起到借鉴的作用。

一、勤学苦读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1]可见苦难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人生通常是经受住小磨难,你会小有成就。经受住大磨难,你会出类拔萃。磨难是人生的试金石,更是通向成功必不可少的佐料。蔡元培早年的经历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蔡元培的父亲在1877年去世,蔡家经济顿时陷入困顿,蔡元培无忧无虑的生活也随之烟消云散。蔡元培在晚年的自述中说道:“我父亲去世后,我们这一房固然陷于困苦,而不多几年,二叔父、五叔父、七叔父先后失业,即同住一弄的亲戚家也渐渐衰败起来。”[2](3)父亲的去世给年幼的蔡元培打击很大,但是他没有因此意志消沉,而是愈发刻苦地学习。蔡元培在父亲去世后,家里没有能力请塾师,所以搬到家对面的私塾去读书了。教书的是个姓李的先生,以教书严厉著称当地。当李先生上课时,会拿本书随口读出一句,让学生接着往下背。如果背不过的或者有错误,则责手心十下退下。蔡元培晚年回忆道:“我记得有一次背诵《易经》屡次错误,被责手心几百下。”[2](8)蔡元培扎实的国文功底就是在这种严厉的教育下打好的,建立在这一篇篇的背诵之中。蔡无忌在《追忆蔡元培》中,对蔡元培用功读书有如此记述:“先君小时家居勤学,尝在楼上读书,一夕本宅失火,举家惶骇不已,家人疾呼先君下楼,先君仍读书自若,极为镇定。”[3](84)

蔡先生最后做出伟大的成就和早期的经历与苦学有着很大的关系。十年的私塾苦读为蔡元培奠定了未来成功的基础。人生不要害怕苦难,苦难是智慧的源泉。能吃世间第一等苦才能成为世间第一等人。

二、坚持原则

民国元年,北方袁世凯和南京临时政府相互争权,最后演变成拉锯战,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后,南京方面孙中山如约退出临时大总统职位。孙中山坚持袁世凯必须南下就职,狡猾的袁世凯以各种理由拒绝南下,实际是害怕脱离自己的势力范围。这个时候孙中山就决定派专使,北上迎接袁世凯。专使的条件为同盟会会员,又是南方政府阁员。蔡元培具备上述两个条件,遂被派遣为迎袁专使。但是,当时很多局内人对此事多持悲观色彩,有的朋友甚至认为此乃“倒霉的差使,以辞去为是”。蔡元培却认为,“南京政府必须有此一举,畏难推诿,是不足取”[4](39)。

在蔡元培离开南京的一个多月里,由次长景耀月代管部务。景是同盟会成员,平常基本不怎么管理教育事务,但是在他短暂的管理期间,为了提升政府北迁后,同盟会仍能在政府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在教育部中安插数十人,教育部冗员剧增。待蔡元培自北京归来,发现这一情况后,毅然解散了所有后来招进教育部的人员。此时的总统秘书长胡汉民对此颇有微词,怪罪蔡元培对本党同志不肯提拔。由此可以看出蔡元培实事求是唯才是举的风格[4](35-36)。很多人认为清退人很简单,实际上当时的蔡元培顶着巨大的人际压力,因为毕竟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得罪人的事很少会有人愿意去干,因为这样的行为会招致许多人的怨恨。大家都为蔡元培高尚的做人做事的风格所折服,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由这件事可以看出,蔡元培做事情有一定的原则和操守,敢于排除万难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不会为了一己之私,以及外界的诱惑与干扰而屈服。陈独秀后来在评价蔡元培时说:“一般说来,蔡先生乃是一位无可无不可的老好人,然有时有关大节的事或是他已下决心的事,都很倔地坚持着不肯通融,虽然态度还很温和。这是老先生可令人佩服的第一点。”[3](387)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向蔡元培学习,学习他坚守节操、不为权欺、不为利动,学习他豪迈的士大夫的情怀。事业当中,当遇到私利和原则相抵触时,应该坚持原则不动摇。

三、择善而从

每个人在一生当中都会遇到无数的选择,有些选择必然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重大的变化。在选择时,我们应该着重从事情本身对社会的价值贡献上来考虑,看它能否实现我们人生的价值,施展自己的抱负;不应该从个人生活的优越性、与金钱的多少上衡量。蔡元培的经历说明了选择正确道路的重要性。

蔡元培1892年中进士,1894年下半年开始了供职翰林院的京官生活。在封建朝代中,翰林学士是社会中地位最高的知识分子群体,集中了当时知识分子的精英。这一群体中的很多人以“达则兼济天下”为目的,不仅努力投身于文化的传承,更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广泛的影响。但是,所有这一切随着1894年的一场战争而发生变化。这一年中日发生了甲午战争,中国被蕞尔小国日本打败,威信扫地,整个国家为之震动。谭嗣同在《春望》中写道:“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是当时文人阶层内心的真实写照。在开战伊始,蔡元培极力主战。令人失望的是清政府后来战败,割地赔款。政府的腐败无能,深深刺痛了而立之年的蔡元培,也就在这一年,他的思想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为后来的教育救国埋下了伏笔。加上朝廷上下开始形成一股学习西方的潮流,蔡元培开始接触西学,寻找治病救国的良药。很早蔡元培就知道京城的官場不是他施展抱负的场地,后来在亲眼看到维新人士的惨烈下场之后,蔡元培终于下定决心于九月南下,开始人生新的一页。

教育是改良社会的一剂良药,这是有识之士的共识。蔡元培回乡后萌生创办新教育的想法,这是蔡元培萌发其教育救国梦想的第一步。“在1898年的深秋,蔡元培出任中西学堂总理,在这一时期是蔡元培教育的初次试水,在执教期间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对《强学报》、《时务报》、《国闻报》及维新人士的著作予以解禁。在此期间对蔡元培影响最大的是严复所译著的一系列著作如《天演论》等”[4](17-18)。由于当时的社会还没完全开化,学堂中存在新旧之争,最后旧派呈压倒之势,蔡元培于1900年十月离开学堂,开始创建属于自己的理想中的学校,后去杭州筹办师范院校无果。1901年8月入南洋公学(南洋公学即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蔡元培在此担任特班中文教习,在讲课当中,向学生灌输民权爱国思想,启发他们放眼看世界,学做有真才实学的人。1902年创办爱国女学,后创办爱国学社,并于1903年正式开学。蔡元培在《爱国学社开校祝辞》中呼吁道:“近今吾国学校,日月增设,其所授科学,诚非可一笔抹杀者。然其精神上之腐败,之卑猥,绝不能为之讳。”[5](39)这样振聋发聩的怒吼,真是能够震破那些传统卫道士的心魄。鼓励学生追求新理想,追求新的精神面貌的态度,希望国家改变沉闷的风气,不可为不急切。由这些苦心孤诣的办学经历可知其办学之波折与艰难,也可以从中看出蔡元培百折不挠,为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呕心沥血的精神。爱国学社的创办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蔡元培独立办教育的初衷,并且在其中聚集了许多大师级人物,如蔡元培、吴稚晖、章太炎等。宣传进步思想是清政府所不能容忍的,清政府随后开始镇压,以《苏报》案案发,章太炎被捕入狱,蔡元培留学德国收场。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蔡元培应邀回国担任教育总长,此时他也许没有预料到,他将在中国教育史上青史留名,在新旧交替的十字路口,他将带领中国的教育走向一段新的篇章。“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由蔡元培的这一经历可知,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专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不为外界的利益所诱惑。

四、敢为人先

旅居法国三年后,蔡元培的人生出现了新的转机。1916年6月袁世凯去世,国内的政治局面发生了变化。范源濂出任教育总长,他表示要切实执行民国元年发表的教育方针。后来范源濂得当局首肯,拍电报给蔡元培,让其速速回国,主政北京大学。这是蔡元培梦寐以求的职位,因为借此他可以从改革教育文化入手,整顿社会风气,进而实现自己的夙愿。

但是,此时北京大学极其混乱腐败,去做这样一个大学的校长,整顿这样一座腐败透顶的大学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对于北大教育的腐败混乱,周天度在《蔡元培自传》中写道:“这种教育上的畸形病态,正是中国官僚政治的反映。学校制度混乱,学术空气稀薄,学生在讲堂以外,又没有高尚的娱乐与自动的组织,遂不得不于学校以外,竟为不正当的消遣。”[6]1916年初冬,当蔡元培刚回到上海,蔡元培的友人中就有很多人规劝他不要就任北大校长,理由无非是怕玷污了他的名声。蔡元培后来回忆时说:“我到了上海,就有人来劝我,不让我去北大就职,害怕对我名声不好。劝我去就职的也有很多,最后我下定决心,去北京就职北大的校长。”12月下旬北上进京,12月26日大总统黎元洪正式聘请蔡元培为北京大学的校长。在1912年1月9日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词》中,他把整顿北大的教育措施分为三部分,分别为砥砺德行、敬爱师友、抱定宗旨,其中最突出强调的为抱定宗旨:“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5](152)这段话可谓字字珠玑,不仅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那个时代教育中存在的弊病,而且为北大除旧布新开启了新的方向。

蔡元培在北大极其腐败的情况下,不顾个人名誉之得失,敢于尝试别人不敢为之事情。这种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勇气,是值得我们敬佩的。在生活与事业中不要有太多的得失之心,有时要有一马当先,舍我其谁的勇气与魄力。

五、兼容并包

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说:“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在这里阐释了自己对于人才的观念:因为人才难得,所以我们不能求全责备,而要不拘一格。可是我们的观念却很容易受到世俗的影响,如学历、门第等。只有超凡脱俗的、拥有宽广胸怀的人才会发现人才,才能用好人才,才有容人之量。蔡元培就是这样一个具有非凡气度的人。从他邀请陈独秀、梁漱溟入主北大就可以看出他用人唯才是举、不拘一格的一面。

关于陈独秀,曾经有学者这样评价他:“陈独秀学识渊博,懂日、英、法三国文字,工宋诗,写隶书,对旧学很有功底。新学造诣尤深。他才思敏捷,笔锋锐利。他待人处事,胸怀坦荡但是脾气暴躁,喜怒形于色,也难以容人。”[7](4)从中可以看出陈独秀确实是那个时代不世出的天才,可是他的性格放荡不羁,说话不讲方式,直来直去,得罪了很多人,也很难相处。有一件事很能说明陈独秀的性格及其为人。有一天,沈尹默到刘三家去喝酒,喝酒喝得高兴时,沈尹默当场赋诗一首。陈独秀无意间在刘三家读到了沈尹默的这首诗,当陈独秀去拜访沈尹默时,直呼沈尹默的诗粗俗,沈尹默听后甚为狼狈。当蔡元培问及文科学长人选时,汤尔和向蔡元培力荐陈独秀,并且送给十余本《新青年》交给蔡元培。蔡元培看后为陈独秀的文字所折服,决定聘请陈独秀为北大文科学长。在《陈独秀传》中有一段精彩记述:“那时,陈独秀白天四处活动,夜间看戏,睡的很晚,起的迟。蔡先生差不多天天要来看仲甫,有时来的很早……他招呼茶房,不要叫醒,只要拿个凳子给他坐在门口等候。”[7](127-128)后来陈独秀回忆时说:“这样容纳异己的雅量,尊重学术自由的卓见,在习于专制好同恶的东方人中实所罕见,这是老先生可令人敬佩的地方。”[3](387)

梁漱溟被后人尊为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有中国一代大儒之称。可年轻时的梁漱溟却默默无闻、无人知晓。1916年冬天,蔡元培由欧洲回国,准备接任北京大学的校长职务。这时范源濂向蔡元培引荐梁漱溟,梁漱溟带上《究元决疑论》这篇文章去见了蔡元培。蔡元培告诉梁漱溟,他在《东方》杂志上读过梁漱溟的这篇文章。谈话间蔡元培提出想让梁漱溟到北大教印度哲学,梁漱溟以自己学历尚浅为由,拒绝了蔡元培的请求。蔡元培告诉梁漱溟,学问浅不要紧,可以边教书边研究学问。蔡元培能这样礼贤下士,实在是难能可贵。多年后梁漱溟在《纪念蔡元培先生》一文中说:“关于蔡先生兼容并包之量,下论者多能言之,但我愿指出说明的:有意兼容并包,不一定兼容并包的了;唯出于真爱好,而后人家乃乐与为他所包容,而后尽管复杂却维系的住。——这方是真器局,真度量。”[3](145)由于在蔡元培的主持下,北京大学引进了大量人才,遂开启了北大的黄金时代。这足以证明蔡元培宽广的气度与心胸。

蔡元培的一生贯穿了整个中国近代史,其在创建中国新教育方面的贡献尤其值得推崇。他处在新旧文化交汇的十字路口,却能做到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学贯中西。他的人生经历几乎可以说达到了儒家士大夫立德、立功、立言的完人境界。蔡元培的精神值得我们发掘和借鉴,他的勤学苦练、他的坚持原则、他的择善而从、他的敢为人先、他的兼容并包,对现代人无不具有深刻的警示作用。

参考文献:

[1]孟子.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298.

[2]崔志海.蔡元培自述[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

[3]陈平原,郑勇.追忆蔡元培[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4]张晓唯.蔡元培传[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

[5]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6]周天度.蔡元培傳[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91.

[7]任建树.陈独秀传·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蔡元培
看人多看“闪光点”
看人多看“闪光点”
蔡元培美育思想之我见
帮忙也要看情况
蔡元培的气度
蔡元培借衣服
蔡元培的三次推辞
蔡元培大学理念的当代价值
你的问题无意义